這是一座讓人眼前一亮的城市,這里擁有世界最大的眼鏡鏡片生產基地,年產鏡片 4 億副,全球每兩個人戴的眼鏡,就有一副出自這里。
這里也是讓無數創業者眼前一亮的熱土,完備的產業鏈讓新生品牌能夠迅速完成 "0 到 1" 的跨越,而電商平臺的賦能則為老牌企業持續擦亮新活力。近 2000 家眼鏡企業、5 萬余名從業人員在這里創造出年產值 800 億元的產業傳奇。
這里是江蘇丹陽," 中國產業地理盛典——打卡吧!中國產業高地 " 第五站將走進這座 " 眼鏡王國 ",探訪小鏡片折射出的大產業。
眼鏡新秀的突圍訣竅:
" 保姆式 " 服務 +" 顯微級 " 洞察
誕生于 2022 年末的眼鏡品牌設度是丹陽眼鏡王國里的 " 新生代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朱瑩原本在浙江金華從事玩偶生意,成熟、完備、高效的產業鏈條讓她看好眼鏡行業前景。" 丹陽鏡片種類齊全,從 25 度起階,涵蓋近視、散光、老花等需求,加上強大的配鏡能力和整合加工鏈,一副定制眼鏡一天就能發貨。這種產業鏈配套,是我選擇在丹陽創業的重要原因。"
創辦品牌之初,朱瑩便 " 一鍵觸網 ",將線上首店開在了拼多多。與線下配鏡不同,互聯網買家無法直接驗光,為解決消費者線上配鏡的顧慮,設度推出了 " 免費試戴 " 服務,即用戶線上挑選鏡框后,商家免費寄出,試戴滿意后再提交驗光數據配鏡,不滿意可無條件退回,運費由商家承擔,同時,配備專業驗光數據校驗機制,力求與線下服務質量一致。
除了 " 保姆式 " 的配鏡服務,對市場缺口的 " 顯微級 " 洞察則是朱瑩在競爭激烈的眼鏡行業站穩腳跟的另一件 " 法寶 "。彼時團隊圍繞男款、女款、兒童鏡框,甚至運動類鏡框反復試錯,最終找到突破口,即被主流市場忽視的大臉人群。" 很多人因為臉型偏大,在市面上很難找到既合適又好看的眼鏡。他們自己常說,有眼鏡戴就不錯了,至于款式和品質,根本想都不敢想。" 朱瑩表示," 正是這樣的反饋,激發了團隊調整產品方向。我們開發出超大尺寸的鏡框,將最寬處從行業普遍的 135 毫米至 145 毫米,擴大至 165 毫米。"
消費者的反饋讓朱瑩找到了商機,而拼多多的支持則讓商機不斷疊加," 我們店鋪剛上線就得到了拼多多的站內推薦,拼多多的運營還主動邀請我們加入社群,提供銷售建議與品類趨勢參考,比如明星同款眼鏡、春季推太陽鏡、開學前推廣光學眼鏡等。這種基于數據的實時溝通,是新商家快速起盤的重要推手。"
如今,設度在拼多多光學眼鏡店鋪的口碑榜上名列前茅。
隱形眼鏡龍頭的守擂秘籍:
" 黑科技 " 賦能 +" 高匹配 " 鋪貨
不同于初出茅廬的設度,海昌隱形眼鏡是眼鏡界的資深前輩。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入隱形眼鏡制造領域的企業傳統巨頭,海昌在丹陽這片土地上深耕細作多年,在研發、生產、物流和服務等多個環節實現高度整合。
相比有框眼鏡,消費者對于隱形眼鏡舒適度的要求更為苛刻,正因如此,一個個美麗與健康兼顧的 " 黑科技 " 應運而生。在海昌的實驗室,研究所協理張全喜將隱形眼鏡一一拆解,不論是針對彩瞳掉色問題的 "BMW 色粉立體包裹技術 ",還是針對藍光的 " 光心黃 " 設計,都精準直擊消費群體的關切點,無疑是科技與市場有效結合的典型范例。
" 拼多多需要優質商品,品牌需要精準的用戶觸達路徑,因此,我們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海昌隱形眼鏡電商負責人宋凱怡表示 " 通過拼多多數據中臺快速了解用戶需求,海昌隱形眼鏡動態調整 SKU 結構,實現精準鋪貨。" 技術服務需求,產品與用戶的高度匹配度,實現了品牌銷量、聲量和用戶轉化效率的三重提升。
2025 年,中國隱形眼鏡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 200 億元,彩瞳、防藍光品類增速迅猛,這一趨勢下,海昌把握需求風口,瞄準平臺年輕用戶群體,依托拼多多千億扶持計劃的助力,不斷打造爆款,躋身彩色隱形眼鏡、日拋護理等細分品類的銷售第一梯隊。
" 丹陽制造 " 的制勝基因:
" 先行者 " 姿態 +" 天花板 " 標準
60 年前,返鄉青年將上海的鏡片技術帶回丹陽,折射出第一縷利潤曙光。今天,數智驅動下的 " 丹陽眼鏡 ",正在抬高行業標準的天花板。當世界工業以 0.02 毫米作為精密儀器的標桿,丹陽將光學薄膜誤差精細至納米級別;當國際沿用德國 25 度分階驗光標準近兩個世紀,丹陽創新突破實現五度階差的精準驗配,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2025 年 4 月,拼多多宣布推出 " 千億扶持 " 計劃,超千億的資金、流量支持將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態建設,助推平臺商家新質轉型升級,全力構建用戶、商家及平臺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透過小小鏡片,我們看到的是丹陽眼鏡產業一個甲子的精工細作,更是 " 丹陽制造 " 在創新突破、平臺托舉中愈發耀眼的未來。
下一站,讓我們繼續探尋——你的城市,是否也藏著這樣的制造傳奇?
你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