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搞機團# 貝爾金MagSafe充電底座測評報告
搞機型號:貝爾金MagSafe充電底座
測評作者:瀟磊博客
推薦指數:★★★★☆
機器性價比:★★★☆☆
搞機型號:貝爾金MagSafe充電底座
測評作者:瀟磊博客
推薦指數:★★★★☆
機器性價比:★★★☆☆
隨著手里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每天為這些產品充電就成了很頭疼的問題,桌子上、床頭上總是免不了拖著好幾根長長的線材。雖然無線充電的出現多少讓充電這件事看起來優雅了許多,不過之前用的無線充電器只能為一臺設備充電,要么就得多買幾臺,要么就得輪著充,效率始終是不高。

今年冬天入手了iPhone 13 Pro和Apple Watch,于是就想著給這些常用的設備添置一臺能夠統一充電的設備。盡管蘋果在2017年就為我們秒回了AirPower的美好藍圖,不過這款產品最終還是跳票,甚至宣告放棄。找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把目光鎖定在貝爾金BOOST ↑ CHARGE PRO三合一無線充電板上,這篇文章就和各位聊聊這款充電板的體驗心得。

包裝方面采用縱向結構,貝爾金家族式的白綠撞色風格,正面印有充電板的渲染圖,上方分別標記有貝爾金的Logo以及產品名稱,下方羅列有這款充電板的功能特性。

盒子背部標記有這款充電板的功能特性、兼容設備列表和制造商信息等內容。

包裝中有硬紙板模具填充,保證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會磕碰損壞。包裝內容也比較簡單,只包含有貝爾金三合一無線充電板、電源適配器和使用說明書。

這款無線充電板提供有黑、白兩種配色,我選擇的是白色,主要也是考慮到我的桌面是深胡桃木色的,白色款搭配起來對比度更高,比較醒目一些。但相比之下黑色款要更耐臟,各有利弊。機身整體是一個扁平的長方形,三圍尺寸是23.7x8.6x2.1cm,比100元人民幣稍長一些,建議放在桌面靠后方的位置。

機身表面采用親膚質感的涂層,包覆整個機身正面和側邊,觸感溫潤舒適。最大的優勢就是與電子產品接觸不易劃傷,一般裸機放上去充電也不必太過擔心。

機身朝向前方右側的位置標記有灰色的貝爾金Logo,印刷面積比較小,略顯低調。


機身底部中間有一塊凸起的腰圓造型,表面覆蓋有硅膠材質,增加與桌面放置的穩定性。硅膠材質區域標記有這款充電板的技術參數以及各項技術認證圖標。電源插頭采用90度拐角的設計,正常插入以后剛好放在機身背部的凹槽當中,線材從后方預留的走線孔延伸出來。

硅膠材質部分凸起于側邊框,邊緣位置由一塊磨砂質感的塑料蓋板起到過度的作用。

機身正面中間同樣設計有一圈腰圓形凹陷區域,形成一個類似于托盤的造型,依次分布有三塊不同的無線充電區域。中間靠近內側的位置預留有狀態指示燈,默認熄滅,充電時白色燈光亮起。

最左側的凸起的圓盤是MagSafe磁吸充電模塊,圓形部分的尺寸與蘋果官方的MagSafe充電器相當,側邊通過一圈銀色金屬材質包裹。

日常將iPhone丟上去就可以牢牢吸附,同時為手機提供充電。以我自己用的iPhone 13 Pro來說,即使是戴著厚厚的皮質保護殼,也可以吸附的比較牢固。老款的iPhone 11 Pro、iPhone 8等不支持MagSafe功能的手機也放上去也可以進行無線充電,只是不能吸附。

充電期間,使用功率測試儀測試了iPhone 13 Pro的無線充電功率,實測可以達到10W左右。

平常不用iPhone的話,其他品牌支持Qi無線充電協議的手機也可以放上去充電,比如用小姐姐的華為P50 Pro測試也可以正常充電。只是沒有磁吸的話,需要刻意對準充電模塊的位置。

充電的圓形凹陷區域是為AirPods耳機充電設計的,從AirPods 2代開始就有支持無線充電的收納倉了,平常不用耳機的時候丟上去充電就可以了。不過我目前手里沒有AirPods,所以用一款其他品牌支持無線充電的耳機上去試了下,也可以正常充電。

同樣在為耳機充電的時候測試了充電功率,實測數據是4.8W。


最右側是為Apple Watch設計的無線充電區域,中間的“聽診器”默認是躺著的狀態,可以將手表展開放上去充電,比較適合晚上放在床頭柜上的使用場景。Apple Watch充電同樣是磁吸的方式,吸附也比較牢固。


如果是在辦公桌上使用,不想把手表躺平的話,也可以將中間的“聽診器”部分立起來,然后將Apple Watch橫著立起來放上去,當Apple Watch有消息屏幕亮起之后也可以方便的看到顯示的內容,或者平時用來喵一眼時鐘。


值得一提的是,Apple Watch的無線充電區域還支持調節,在機身背部對應的位置設計有圓盤滑塊,提供有三個檔位可以調節,分別適用于不同版本的Apple Watch,可以自由調節手表的傾斜角度。

充電功率方面,這款三合一充電器支持為Apple Watch 7提供快充,體驗期間進行測試,充電功率可以達到3.5W。

在日常使用中,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兩臺或者三臺設備一起充電的,這也是我選擇這款三合一無線充電板的主要原因。為了滿足無線快充,充電板支持的輸入功率是15V-2.67A,也就是40W。在體驗期間,我也測試了三臺設備同時充電的功率,最高可以達到15.7W。

附贈的電源適配器采用腰圓形的造型,體積稍大一些,不過縱向插頭的設計插在插線板上也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通體采用白色磨砂塑料外殼,內側標記有輸出功率為15V-2.67A。線材部分長度是1.5米,基本上能夠滿足正常家居或辦公場景的使用。

能夠滿足iPhone無線充電的產品有很多,但真正能夠做到三臺設備同時快充,并且兼顧到設計感的精致產品卻不多,這是我體驗幾點下來之后最大的感觸。貝爾金的這款三合一無線充電板平時放在桌面上就像是一款精美的裝飾品,尤其是親膚質感的涂層給人非常精致的印象。三款設備同時無線充電,也免去了桌面或者床頭柜上拖著各種凌亂的線材,保持家居或辦公環境更整潔。

深度體驗下來,這款三合一無線充電板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雖然近千元的售價有些小貴,不過對于桌搭博主,或者是高質量生活的數碼黨來說儼然是最佳的選擇。尤其是蘋果正式宣布放棄AirPower之后,市場上急需一個合格的平替產品,這也為這款貝爾金三合一無線充電板留出一定的市場空間。
文章的最后,結合自己這段時間的體驗,為這款產品提出一點改進的建議。在很多情況下,為iPhone無線充電的同時還需要兼顧到手機上的信息,而平放顯然不是最佳的形態,希望貝爾金在后續的產品中考慮推出一個立式充電的版本,或者是開發一個立式的配件來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