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論是用戶還是廠商,對于“魅族是國產手機的黃埔軍校”這句話都毫無爭議,然而市場的機遇和挑戰(zhàn)總是并存且瞬息萬變,在過去幾年國產機的發(fā)展進入快車道的時候,魅族卻無奈地掉隊了。如今重整旗鼓的魅族帶著20系列回到賽場,到底能否占據一席之地呢?

※ 拒絕單調外觀,直屏旗艦里的“好色之徒”
過去幾年里,曲面屏幾乎成了“高端旗艦”的標示性元素,以至于眾多千元機也會以搭載曲面屏為榮,不過凡事都有個審美疲勞,越來越多的用戶對于直屏旗艦的呼聲越來越大!而魅族 20 ,就是這樣一款為消費者而打造的新旗艦。

相比于魅族20 PRO,魅族20擁有多彩明快的配色,顯得活力十足,我這次上手的是“熱(měng)愛(nán)粉(fěn)”,說實話這個粉色非常耐看,在不同光照角度下泛著淡淡的金色非常漂亮,即便男生用也不會有很“娘”的感覺。


整體的包裝風格變化也很大,相比于我以前用過的魅族16th來說,幾乎全部采用了白色的紙質包裝和配件,變得清新文藝了許多,這也更符合我記憶里魅族的格調。

這次魅族20在細節(jié)方面也是主打“熱愛”的文藝情懷,一封致煤油的信件和CEO簽名落款還是文藝味兒十足。

※ 小身材也有大能量,硬件配置得失并存
作為旗艦機的標準版,魅族20的起售價下探到了不足三千,核心三大件依然配上了主流的驍龍8Gen2+LPDDR5X+UFS4.0,按照經驗來看,這套組合戰(zhàn)個三五年不成問題。

73mm左右的機身寬度是我最喜歡的尺寸,握持起來恰到好處,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結構也能保證散熱充分。在上一代魅族18身上倍受好評的超聲波屏幕指紋同樣沒有缺席,即便放到現在也是業(yè)內數一數二的解鎖體驗,之前魅族16th我當主力機用了兩年半,相信這次魅族20能用更久。

雖然體驗大于參數,但還是照例來個跑分看看,得益于fHD分辨率的屏幕壓力并不大,可以輕松達到130萬分,絕對是市面上第一梯隊的水平。

核心配置保持旗艦水準的情況下,價格下探必然也有縮水之處,比如這塊來自BOE的6.55英寸OLED屏幕,在我拿到真機之前確實有點擔心其觀感體驗。

實際上在室內和室外場景切換體驗下,這塊屏幕的激發(fā)亮度800nit、峰值亮度1300nit,雖然夠不上頂級水平,但Flyme系統(tǒng)內單獨設置了“高亮度模式”選項,可以進一步提升戶外強光下的亮度表現,保證日常使用體驗還是不成問題。


在手機越來越大的趨勢下,190g+7.99mm的玻璃金屬機身也算是難能可貴的輕薄之選,而且紅外、NFC、X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一個都不少。

魅族20還在這塊機身內塞下了4700mAh電池,并配備了67W快充協(xié)議的C2C接口充電器,除了使用率不高的無線充電缺席之外,整個機子從配置和質感方面確實對得起這個價格!

※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魅族20的小而美體驗
既然我從一開始就抱著拿魅族20當主力機的心態(tài),對于影像、游戲、辦公等常用場景的體驗還是非常看重——
◆ 影像方面:
5000萬像素支持OIS的GN5大底主攝+1600萬像素超廣角+500萬像素景深+3200萬像素前攝的四攝方案。
GN5作為與20 PRO同款的主攝方案,也是友商旗艦多次搭載打磨過的大底CMOS,成像素質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色彩還原比較準確,影像方案和風格呈現比較偏向于寫實——室外陽光下明快、色彩稍淡,室內暗光下深沉、色彩厚重。無論是直出還是后期,都有較高的寬容度。
GN5作為與20 PRO同款的主攝方案,也是友商旗艦多次搭載打磨過的大底CMOS,成像素質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色彩還原比較準確,影像方案和風格呈現比較偏向于寫實——室外陽光下明快、色彩稍淡,室內暗光下深沉、色彩厚重。無論是直出還是后期,都有較高的寬容度。

以下是一些我拍攝的樣張,非專業(yè)攝影人士,僅供參考吧!







◆ 游戲方面:
兼容的游戲就不多贅述,這個配置基本上啥都能玩了。以我比較喜歡玩的LOLm為例,原生支持開啟120FPS超高幀率和超高畫質、特效,不過騰訊官方也是出于溫控的考慮,并不支持三者同時開啟。

以Perfdog實時測試結果來看:15分鐘左右一局的游戲幀率非常穩(wěn)定,幾乎是一條直線(屏幕設置了90Hz刷新率),即便是開團也沒有出現卡頓掉幀的情況,溫度波動在6-8℃左右,還是比較溫和的,整體的游戲體驗還是非常棒!

※ Flyme是我對國產手機系統(tǒng)熱愛的來源
如果要寫一個“Flyme有哪些好用的功能”專題,我覺得隨便就可以寫出幾十條,絲滑動效、非線性動畫、統(tǒng)一的設計語言等都是一款優(yōu)秀系統(tǒng)最基礎的素質,我也不再贅述。由于缺席了Flyme 9的使用體驗,我把我對Flyme 10使用下來的整體感受做個分享吧!

◆ Alive壁紙三屏貫穿,Flyme特色小工具幫大忙。
說真的,一張普普通通的壁紙就可以自動生成無縫連接的動態(tài)貫穿效果,直到今天也覺得算法非常出色。內置的很多小工具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APP安裝空間,可能不常用但關鍵時刻很需要。

可能對于習慣了點擊“下一步”的用戶來說有點麻煩,但它真的可以幫你細化管控各個APP的權限和個人隱私,在后續(xù)的使用過程中能避免信息過度讀取、廣告過度彈窗的問題。

當然也有一項短板還是頗為無奈的,那就是IoT生態(tài)初具雛形但還未成氣候,自家旗下的lipro智家管理平臺尚未打通其他主流智能家電品牌,無法統(tǒng)一管理大量不同協(xié)議的全屋智能方案,這一點和友商相比還是有著明顯的不足,估計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期待后續(xù)的發(fā)展過程中可以改善吧!
※ 綜合評價
魅族20作為回歸之作,也算是一個重整旗鼓后的煥新之作,可以看出這款手機在配置方面為了貼近主流用戶的購機預算而做出了一定的取舍和妥協(xié)。雖然也有種當年魅族16th的味道,但市場局勢和品牌姿態(tài)都不可同日而語,魅族20給人的感覺更務實,不再執(zhí)著于旗艦的虛名,更像是一部為大眾打造的沖量產品,這個價位它確實有著頗有辨識度的外形、出色的手感和軟硬件配置,值得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