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河南省工匠學院揭牌暨中原大工匠培育開班式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高鳳林應邀以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 " 為題,為學員們講授 " 開班第一課 "。
" 課堂不只是傳承技術的場所,更是孕育新時代工匠的熱土。" 接過紅底金字的特聘導師證書,中信重工鑄鍛公司電爐班班長、大國工匠楊金安激動地說。
與楊金安一同受聘的,還有孟祥忠、游戈、陶留海、牛雪平、和笑天、郭衛東等 6 名河南本土成長起來的大國工匠。自此,他們將以 " 導師 " 的身份進駐河南省工匠學院——既在課堂上手把手授課帶徒,也在線上平臺面向全省職工開講 " 微課堂 "。
據悉,河南省工匠學院是河南 "1+1+N" 工匠學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院由河南省總工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依托河南省總工會干部學校建設,以 " 為中原育工匠、為發展增動能 " 為辦院理念,圍繞 "1+2+4+N" 目標任務體系,緊密對接河南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領域發展需求,構建 " 系統化培養、產教深度融合、多元協同支持、工匠精神弘揚 " 的高技能人才發展體系。
目前,河南省工匠學院已經整合多家合作單位的先進設備和實訓資源,建成涵蓋智能制造、精密加工、新能源汽車、無人機裝調、電力檢修等多個前沿方向的現代化實訓中心,配備五軸加工中心、模擬數控系統、智能焊接工作站等先進設備,實現 " 虛擬仿真 + 實景操作 " 一體化教學。
同時,該學院構建起 " 測—學—踐—評 " 四階梯遞進式培訓體系,入學先 " 測 " 技能畫像,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理論實踐并舉、專業導師與技能導師協同助學的教學模式,共享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優質課程資源,系統設計覆蓋 " 工匠五力 " 課程體系,結業 " 評 " 等級并頒發技能等級證書,實現技能提升與人格塑造的全面培養。
此前,河南省總工會聯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了《河南省 "1+1+N" 工匠學院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按照部署,除了此次揭牌的河南省工匠學院外,河南還將建立省級網上工匠學院和 N 家各級各類工匠學院,為地方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緊缺型、復合型工匠人才。
其中,網上工匠學院依托 " 職工之家 "APP 等數字化平臺,開發模塊化課程、虛擬實訓場景,組織線上練兵、技能競賽,共享優質培訓資源,職工可利用班前、班后、周末等碎片時間 " 隨時學、即時練、即刻賽 ",破解長期困擾企業與職工的 " 工學矛盾 ",做到 " 學習不脫產、評價不脫節、晉級不斷線 "。
河南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總工會、各產業 (系統)工會依托龍頭企業培訓中心、職業院校等資源,覆蓋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和縣域特色經濟領域,建設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工匠學院,培育緊缺型、復合型工匠人才,開展定制化技能培訓、技術攻關,促進創新成果轉化,進而形成省總統籌、分級實施、線上線下互補的 " 省—市—縣—企業 " 四級技能提升網絡,讓全省產業工人 " 上班能生產、業余能提升、晉級有通道 "。
根據《實施方案》,河南還將設立省級工匠學院補助資金,對認定的省級工匠學院分別給予 30 萬元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