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起迷你 PC/miniPC,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 小巧精致 "、" 節省空間 "、" 適合辦公 "、" 低能耗發熱少 ",這些標簽的確沒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mini PC 它們像一個個安靜地在辦公的文員,被安置在顯示器背后或辦公桌一角,默默處理著文檔表格、網頁瀏覽和影音播放等輕度任務。
正是因為這些標簽的存在,零刻 GTR9 Pro 的出現顯得更有意義,甚至稱得上是顛覆。僅為 180 × 180 × 90.8mm 的機身尺寸,經由細膩的 CNC 工藝雕琢的全金屬外殼,看著冷峻之中帶著一絲歲月靜好的簡約機身設計里,竟然具備可以擔當現如今常見的視頻剪輯、建模渲染甚至 AI 推理等重度應用場景的性能,如此反差感實在令人咋舌。
高能表現盡濃縮,顛覆認知由此起
零刻 GTR9 Pro 有底氣挑戰傳統認知,其核心動能源自搭載的 AMD 銳龍 AI Max+ 395 處理器。又是 AI 又是 Max 還帶 "+" 號,意味著這并非尋常的低功耗核心,而是 AMD 將高端桌面級體驗引入緊湊形態的戰略結晶。
一起來看看這款處理器的細節吧,這款處理器基于 Zen 5 架構打造,CPU 部分為 16 核 32 線程設計,最高加速頻率可達 5.1GHz,總緩存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80MB。如此規格,即便是放在桌面級處理器中,也屬于旗艦配置了,更何況這是一顆用在迷你 PC 的處理器。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AMD 的核心顯卡表現從未讓人失望。這次 AMD 銳龍 AI Max+ 395 處理器帶來的,是基于 RDNA 3.5 架構打造的 AMD Radeon 8060S 集成顯卡。40 個計算單元,顯存帶寬高達 256GB/s,性能媲美移動版 RTX 4060 獨顯。3DMark Time Spy 顯卡分數達到 11369 分,這無疑更讓人期待它在實際應用中能帶來多強的提升。
既然名字帶上 "AI",那么集成 NPU 如今就顯得必不可少。銳龍 AI Max+ 395 內置的 NPU 單元基于 XDNA 2 架構打造,算力高達 50 TOPS。對比此前的 NPU,不僅有了長足的算力提升,而且支持更多 AI 框架,搭載銳龍 AI Max+ 395 的零刻 GTR9 Pro,將會成為本地 AI 應用的理想平臺。
實戰檢驗真功夫,性能表現超預期
AMD 銳龍 AI Max+ 395 處理器的硬件規格固然強勁,但還是要通過實際應用,大眾才能明白價值所在。為了讓這款處理器充分發揮實力,零刻 GTR9 Pro 搭載了頻率高達 8000MT/s 的 128GB LPDDR5X 內存,以及出廠標配 2T 容量的固態硬盤,避免造成性能瓶頸。
在常見的 CineBench 測試中,零刻 GTR9 Pro 在 CineBench R23 獲得了單核 2017 分,多核 35542 分的成績;CineBench 2024 的成績則分別是單核 115 分,多核 1874 分。如此彪悍的得分,已經穩穩地踏入了高端桌面 AI 工作站的領域,無論是運行需要極致多核性能的 3D 渲染、視頻編碼,還是復雜的科學計算,這臺小巧的機器都能提供澎湃動力。
在具體的生產力測試中,Blender 的跑分測試為 monster 229.20,junkshop 152.84,classroom 124.33。對 Blender 跑分熟悉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樣的表現,與高性能臺式機相比也毫不遜色。
UL Procyon 的照片編輯基準測試中,零刻 GTR9 Pro 獲得了 8536 分的成績,視頻編輯基準測試得分則是 22942 分。這意味著處理大尺寸 RAW 照片,或是在 Premiere Pro 中剪輯 4K 甚至更高分辨率的視頻時,零刻 GTR9 Pro 都能提供流暢的實時預覽、指哪打哪的操作體驗,以及爽快的導出速度。這在那些對性能有苛刻要求的攝影師、設計師和視頻創作者來說,的確是一個出色的解決方案。
最后,讓綜合性能測試 PassMark 對零刻 GTR9 Pro 的整體表現做個總結,12051.9 分的總評分也印證了其均衡而強大的系統整體實力。PCMARK10 Extended 11141 分,則是證明了其在長時間性能輸出時仍然能有穩定出彩的表現。
談到 " 穩定表現 ",有些朋友可能會想起,如此一臺緊湊的 mini AI PC,在進行測試或者實際重度應用的時候,是否會有 " 起飛 " 一般的風扇噪聲,打破歲月靜好的暢快體驗。為此,我們在測試時對機器進行了噪聲測試,36.3dB 的結果,證明了其穩如泰山的靜音實力。
達成這樣的效果,和設計團隊對機身散熱架構的巧思,有著不可分割的干系。為了保障性能可以穩定發放,設計團隊精心設計了 MSC 2.0 散熱系統。該系統由雙靜音風扇、大面積 VC 均熱板和 137mm 寬的密集散熱鰭片組成。
有了這套散熱系統保駕護航,零刻 GTR9 Pro 在嚴苛的雙拷測試中,仍然可以實現 CPU 功耗穩定在 120W,GPU 部分也能達到 119W 的峰值表現。與此同時,這套散熱系統是由全新設計架構的鋁板支撐,這既是為了避免 PCBA 承重保證機身耐用度,更是以堅如磐石的物料和結構支撐,避免產生共振,發出不和諧的聲音打破了應有的安靜體面。
顯存技術巧應用,AI 效果破認知
有了傳統項目中的彪悍得分,相信大家會對零刻 GTR9 Pro 在 AI 方面的表現抱有期待。我們還是先在 Procyon 中測試其文本生成的能力。多款大模型的成績,均表示零刻 GTR9 Pro 有著不輸搭載高端獨立顯卡機型的表現。在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基準測試中,這臺機器在本地運行 Phi-3.5-mini 模型時的平均 OTS 速度為 73.33 tokens/s;Mistral 7B 模型中,它的平均 OTS 速度達到 45.85 tokens/s;運行 Llama-3.1-8B 模型時,平均 OTS 速度達到 38.51 tokens/s;在 Llama-2-13B 模型中的速度達到 21.12 tokens/s。從 3.5B 到 13B 大模型,零刻 GTR9 Pro 運行的速度都相當快,顯然尋常的大模型絲毫沒有任何壓力。
在實戰測試中,零刻 GTR9 Pro 通過 LM Studio 軟件,也嘗試加載了最新開源的 gpt-oss-120b 大語言模型,進行了邏輯推斷。結果是令人震撼的:大模型不僅成功加載,而且運行速度超乎想象。首個 Token 的生成時間僅為 0.84 秒,隨后的平均生成速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33.40 token/s,這組數據背后蘊含著革命性的意義。
首先,能夠運行 120B 級別的模型,得益于零刻 GTR9 Pro 配備的 128GB 海量內存,通過 AMD 可變顯存技術加持,能將其中的 96GB 內存分配給顯存使用,徹底打破了以往消費級 PC 因內存瓶頸而無法本地運行大型 AI 的桎梏,也能暢玩 3A 大作和設計渲染。其次,超過 30 token/s 的生成速度,已經完全達到了實用級別,用戶可以在本地進行無延遲、低成本、數據隱私更安全的各種 AI 任務。強大的生成式 AI 能力被集成在如此小巧的 PC 形態中,生產力的邊界從未被如此拓寬,不禁讓人感嘆科技的進步。
不止驚人高性能,周邊硬件夠實用
" 全能 " 不僅是用于零刻 GTR9 Pro 在不同類型需要性能場合中的表現,它的接口配置也極其豐富。零刻 GTR9 Pro 提供了 HDMI 2.1 8K 60Hz 和 DP 2.1 8K 60Hz 接口,用戶可以輕松連接四屏 8K 顯示器,構建多屏 Mini AI 工作站或游戲環境。
此外,零刻 GTR9 Pro 還提供支持 40Gbps 傳輸速率的雙 USB4 接口、雙 10G 萬兆網口和高速 SD4.0 讀卡器。無線連接方面,Wi-Fi 7 無線網絡和藍牙 5.4 模塊都一應俱全。這些接口不僅滿足了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還讓設備兼容各種外設,讓人可以圍繞它組建 AI 服務器集群,作為你的 AI 算力中心。
令人驚訝的是,設計團隊充分發揮了處理器中 NPU 的算力,實現了實時語音轉文字功能,進一步擴展了設備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機器還內置四麥克風陣列、AI 降噪芯片 B1、雙揚聲器及 DSP,進一步增強了語音指令的 AI 識別能力。
AI PC 奇點時刻,由此開始盡掌控
在 AMD 的全力推動下,miniPC 正在悄然完成一場邁向桌面 Mini AI 工作站的性能革命。零刻 GTR9 Pro 作為具象化的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告訴世界:mini PC 不僅可以勝任專業創作,甚至能在方寸之間,馴服百億參數的 AI 大模型。
零刻 GTR9 Pro 更是在告訴大眾,miniPC 品類還有著無限可能。它不再是 " 夠用就好 " 的妥協選擇,而是 " 小而強大 " 的最佳詮釋。在這一刻,零刻 GTR9 Pro 更多屬于專業場合和發燒高玩,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讓高性能計算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讓 AI 技術惠及每一個人,這或許就是 miniPC 革命的真正意義所在。
購買地址:https://item.jd.com/1017180253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