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甲骨文就從垂垂老矣的數據庫公司變成 AI 巨擘,以及成為未來 TikTok 股權交易的最大贏家。
美東時間 9 月 15 日,甲骨文股價再度上漲 3.41%。此前八月,它就被美國私人金融和投資咨詢公司 Motley Fool 列入 " 美股十巨頭 " 之列。這 " 十巨頭 " 除了此前的 " 七姐妹 "【英偉達(NVDA)、微軟(MSFT)、蘋果(AAPL)、亞馬遜(AMZN)、Alphabet(GOOGL)、Meta Platforms(META)、特斯拉(TSLA)】之外,加上了甲骨文(ORCL)、博通(AVGO)和奈飛(NFLX),認為它們將引領 AI 前進方向。
躋身 AI 巨頭,甲骨文對云計算市場也野心勃勃。六月份的 2025 財年第四季度收益報告里,甲骨文 CEO 薩弗拉 · 卡茲曾宣稱:" 甲骨文不僅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云應用公司,而且還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云基礎設施公司之一。"
甲骨文可能收到的一份大禮將鞏固它在云計算市場的優勢,那就是 TikTok 美國用戶數據將繼續由甲骨文托管,存儲在得克薩斯州的數據中心。
更重磅的是,據傳,甲骨文與沃爾瑪組成的財團將有望接持 TikTok40% 的股份。81 歲的甲骨文創始人拉里 · 埃里森迎娶了年僅 34 歲的 90 后華裔女性,再煥發青春,如今,又想將 10 后的 TikTok 部分納入版圖。
但也有潑冷水的,高盛在最新報告中大幅上調甲骨文目標價至 310 美元的同時卻維持 " 中性 " 評級,其認為巨額資本支出將推遲至現金流盈虧平衡至 29 財年,而且能否轉化為營收增長仍缺乏明確的可見性。
雖然前景看漲,但因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所以甲骨文市值在短暫突破萬億美元后,跌到 8500 億美元左右。
但誰都不會再忽視埃里森的野心,以及他背后雄厚的政商資源。
81 歲的埃里森給 54 歲的馬斯克上了一課。
當地時間 9 月 10 日,甲骨文跳空高開,股價漲幅一度超過 40%,收盤市值一天增加 2240 億美元,創下 1992 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拉里 · 埃里森個人財富也水漲船高,暴漲 890 億美元,一度超越馬斯克,首次登頂世界首富!
在硅谷縱橫四十余年,耋耄之年還能再進一步,拉里森的精神頭屬實令人驚嘆。
甲骨文的突然 " 起飛 " 源于其前一日公布的 2026 財年第一財季業績。
根據財報,本季度甲骨文總營收 1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凈利潤為 29 億美元,同比下降 4%。從客觀數字來看,這是一份拿得出手的成績單,然而處在 AI 爆發式增長期,甲骨文營收和凈利潤表現并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
不過,甲骨文想要強調的重點不在本季度,而是一個讓行業內外瞠目結舌的預期收入——公司剩余履約義務(RPO)高達 4550 億美元,單季度增加 3170 億美元,同比增幅 359%!
RPO 本質是企業的 " 預收款 ",包含已簽約但尚未確認收入的合同價值。此前,外界對這一數字的預期約 1800 億美元。
甲骨文 CEO 薩弗拉 · 卡茲強調,公司本季度與三家人工智能領域巨頭都簽署了重量級的云合同。目前,OpenAI、xAI、Meta、英偉達等在 AI 浪潮下收益最大的公司都與甲骨文有著重要合作,公司未來 RPO 可能突破 5000 億美元大關," 客戶需求遠遠超過了產能供給。"
卡茲給出了極其有沖擊力的預期指引,認為公司云基礎設施業務本財年收入將增長 77%,達到 180 億美元,未來四個財年的年收入目標分別為 320 億美元、730 億美元、1140 億美元和 1440 億美元。
雖然甲骨文沒有直接承認帶動 RPO 的項目是什么,可是媒體如同早已打好招呼一般,迅速跟進披露了具體內容——OpenAI 將在未來 5 年,向甲骨文采購價值高達 3000 億美元的算力。
這筆采購是 " 星際之門 "AI 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一部分,
今年初,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軟銀孫正義、OpenAI 奧特曼和拉里 · 埃里森共同在白宮宣布啟動 " 星際之門 ",號稱要在四年內投資 5000 億美元在美國本土建設容量為 10 吉瓦的數據中心。其中,軟銀負責財務,OpenAI 承擔運營,甲骨文提供高性能芯片。此外,微軟、英偉達和 Arm 也會是初始技術合伙人。
7 月,OpenAI 宣布與甲骨文共同在美國開發 4.5GW 新增 " 星際之門 " 數據中心算力,未來 AI 數據中心總容量突破 5GW,可支持超 200 萬枚芯片運行。
彼時,雙方沒有透露具體的交易金額,直到發布財報,甲骨文才拋出 " 重磅炸彈 "。
一夕之間,投資機構們似乎全部變成了單線思考的樂觀主義者,完全沉浸在了 3000 億美元這一天文數字帶來的震撼之中,用一飛沖天的走勢強行打造美股新的神話。
稍許冷靜之后,甲骨文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回落,累計跌超 10%。
3000 億美元說著好聽,可這只能算是一筆 " 口頭支票 "。AI 浪潮下,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天文數字隨處可見,只要把一時的熱度抓住了,似乎沒有人會真正跟進具體的落實細節。
根據最新披露信息,作為采購方,OpenAI 的年收入約為 100 億美元,尚未實現盈利。即便身處行業領先位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讓 ChatGPT 保持高速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商業模式也仍處于探索狀態,從產品端獲取足夠現金流對奧特曼仍是一個難題。
換言之,OpenAI 自身的 " 造血能力 " 與約定的合同金額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
預期收入嚴重依賴單一客戶,客戶的支付能力是個未知數。怎么看,甲骨文都像是在用一個虛實不清的交易引導市場做出過度反應,用一場豪賭刺激市場繼續看好自身在 AI 時代的前景。
拉里 · 埃里森的商業形象一直是激進的 " 壞小子 "。在塑造激進的個人形象,創造增長故事領域,馬斯克只能算他的晚輩。
在科技圈大佬中,埃里森是技術底子很薄弱的那一類,先后就讀三所大學卻沒有拿到一張畢業證書。不過,復雜的社會經歷鍛煉出了他過人的商業前瞻力以及打造政商關系的能力。70 年代末,埃里森找到了合適的技術合伙人,利用 IBM 的戰略失誤帶領甲骨文銷售團隊率先拿下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訂單,賣出了尚未成熟的數據庫產品,成為信息技術革命下成功摘到果子的人。
過于沉溺于傳統數據庫市場,使得甲骨文云業務起步晚,加上丟掉中國市場,甲骨文一度被視為一家跑輸科技大盤的 " 老公司 "。
2016 年,甲骨文才推出第二代云基礎設施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在進度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甲骨文立足自身優勢,專注企業級混合云和數據庫相關的云服務,將 OCI 與其數據庫服務深度整合。
同時,甲骨文采用多云融合戰略,幫助客戶實現在私有云、公有云和本地數據中心之間靈活切換,協同服務,這對注重信息安全的大客戶非常實用。
"TikTok 是 OCI 發展‘分水嶺’。"2020 年,在美國監管機構的強制要求下,TikTok 一度處在出售邊緣,不得不尋找在美國本土化運行的合作者。
與半路入伙又反叛的馬斯克不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埃里森一直是硅谷少有的共和黨支持者。憑借在信息安全領域經驗和與特朗普政府的良好關系,甲骨文從微軟手中搶下了大單,成為 TikTok" 可信技術提供商 "。知情人士透露,TikTok 龐大的流量所帶來的業務規模超過了 OCI 其他所有客戶的總和,迫使甲骨文以從未有過的規模思考業務布局。
在 ChatGPT 引爆 AI 熱潮之前,為 TikTok 運行圖形處理器使得甲骨文儲存了規模龐大的英偉達 GPU 芯片,也積累了豐富的 AI 基礎設施運營經驗,這家老牌公司得以迅速適應市場變化。
科技業不論資排輩,只看能不能站上風口。2024 年,埃里森又抓緊特朗普重返白宮的機遇,和 OpenAI 攜手搞起了充滿雄心壯志的 " 星際之門 "。
雖然人在暮年,但依靠與特朗普的親密關系,埃里森在用激進的方式為甲骨文爭取進入下一個科技周期的機會。
最近幾年的經濟形勢,讓個人到企業都有了一個明確的認知:不能用當下的情況去推斷未來,不能只看得見上升看不見低谷。AI 應用能否充分發展,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將會決定當前火熱的 AI 基礎設施投資是不是一場泡沫。
誠然,每一方都希望有好的結果,但更需要看得見風險。
甲骨文作為經歷過幾輪周期的科技業 " 老人 ",有著豐富的 " 過關 " 經驗。因此,當甲骨文一味地片面凸顯積極因素時,外界反而會更加在意它想要掩飾的是什么。
" 他們實際上沒有錢。"作為競爭對手,馬斯克一直是 " 星際之門 " 有力的監督者。
按照奧特曼的規劃," 星際之門 " 初始投資額 1000 億美元,逐步擴展至 5000 億美元。馬斯克則稱,他掌握可靠情報,軟銀的融資保障金額遠低于 100 億美元。
官宣以來," 星際之門 " 計劃進展緩慢,軟銀和 OpenAI 在多項議題上存在分歧。據透露,OpenAI 自行將設在得克薩斯州阿比林市和登頓市的兩座數據中心列入 " 星際之門 " 項目,OpenAI 與甲骨文達成的協議也繞過了軟銀。
這意味著 AI 基礎設施建設巨額成本很難得到軟銀引入的外部資金,而是要由甲骨文承擔。
2026 財年一季度,甲骨文的資本支出高達 85 億美元,同比增長近 270%,自由現金流已連續兩個季度為負。2026 年,甲骨文計劃新建 37 個 AI 數據中心。財報會上,卡茲承認公司財年資本支出指引上調至約 350 億美元,相當于預計營收的 53%。
據統計,甲骨文在 AI 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已經超過了其現金流,總債務權益比高達 427%。作為對比,微軟僅為 32%。
今年初,就有外媒披露甲骨文在數據中心方面的資金投入已接近臨界線,埃里森個人的財務能力或許比整個公司還要強。未來幾年,甲骨文有極大概率持續陷入負自由現金流的狀態。
一旦訂單轉化不如預期,很可能引發流動性危機,市場對公司的信心將迅速崩塌。
實際上,甲骨文 AI 基礎設施業務的盈利能力也讓外界擔憂。
摩根史坦利的報告明確指出,甲骨文在本季度財報中回避了原先設定的 2026 財年營業利潤率達到 45% 這一目標,這表明公司的利潤率表現不及預期。
第一財季,包括云基礎設施(IaaS)和 SaaS 的云業務在甲骨文總收入中的占比接近 50%,相比 2022 年 25% 的占比翻了一番。以此推測,云業務對利潤率起到了反向作用。
摩根史坦利估算,甲骨文本地部署數據庫業務毛利率高達 97%,AI 基礎設施業務的毛利率約為 40% 左右。隨著公司進一步轉型,業務占比的變化將對利潤率產生持續性影響。摩根士丹利預測,到 2029 財年,甲骨文的整體營業利潤率將從 2025 財年的 72% 下降到 54%。
對任何生意而言,長期性的 " 投入>產出 " 絕對說不上是走在正確的路徑上。想要當 AI 時代的基礎底座供應商,甲骨文必須要改善成本結構,以及拓展更多客戶,否則遲早會被開除出十巨頭之列。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埃里森會緊抱特朗普大腿,以及緊盯著 TikTok 后續的股權交易。作為圍繞著特朗普周圍的大財團的一員,埃里森雖然不擅長技術,但卻精通 " 交易的藝術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最話 FunTalk,作者:何伊然,編輯:劉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