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6 日起,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滅菌乳》第 1 號修改單(以下簡稱:滅菌乳新國標)正式實施。此次修訂明確,生產滅菌乳只能以生鮮乳為原料,不再允許使用復原乳。
什么是復原乳?為什么不允許在滅菌乳中使用它?會帶來哪些影響?人民網健康 " 醫 " 點通欄目采訪了修改單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業創新團隊相關負責人。
復原乳,又稱 " 還原乳 " 或 " 還原奶 ",通俗來講,是指把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添加一定的水制成的乳液。如何區分滅菌乳、巴氏乳、調制乳?滅菌乳是大家常說的純牛奶,保質期可達到 6 個月以上,并且僅需常溫儲存;巴氏乳是經過巴氏殺菌后的低溫鮮牛奶,保存期比較短,需要在 0-6 度儲存;調制乳是在牛奶基礎上加了食品添加劑 " 外掛 " 的奶制品。
滅菌乳新國標實施后,滅菌乳、巴氏乳(即低溫鮮奶)都必須用 100% 生鮮乳制作,乳品質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復原乳仍然可以用于酸奶、調制乳、乳飲料等產品,且必須在配料表中寫明原料,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為什么在滅菌乳中取消復原乳原料?從營養角度看,添加了復原乳的牛奶,經受了多次熱加工,活性蛋白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損失較多,口感風味、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因此,直接用生鮮乳加工的產品比復原乳加工的產品,營養價值更高,口感、風味也會更好。
除了更好的營養價值、口感風味之外,滅菌乳新國標給百姓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方便。滅菌乳產品包裝將只標注 " 純牛(羊)奶 " 或 " 純牛(羊)乳 ",不再標注復原乳相關內容,標簽更加清晰,讓消費選擇更為簡單。
《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4)數據顯示,2023 年我國奶業生產能力繼續提高,產業綜合素質持續增強,質量安全水平高位再提升。全年奶類產量 4281.3 萬噸、乳制品產量 3054.6 萬噸,同比分別增長 6.3%、3.1%。全年累計抽檢 8710 批次生鮮乳樣品,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 100%。由此看來,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安全上,我國生鮮乳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奶業加工生產的原料需求。
負責人表示,將復原乳從生產滅菌乳的原料中剔除,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修訂。滅菌乳新國標確立了以生鮮乳為原料的奶業生產體系,表明國家對推動奶業一體化發展和提高乳品質量的高度重視。我國在推動奶業做強做優、生產出讓人民群眾滿意、放心的高品質乳業產品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對奶業全產業鏈而言,滅菌乳新國標更是奶業高質量發展的 " 推動力 "。短期看,乳品企業對生鮮乳的需求會增加,直接帶動奶牛養殖場增收,讓養殖戶更有干勁;長期看,這將推動企業與養殖場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企業會更關注奶牛健康養殖和生鮮乳質量,避免以往因原料波動導致的產業 " 大起大落 ",從養殖到加工形成良性循環。
在國際層面,滅菌乳新國標也讓中國奶業更具競爭力。新標準實施后,進口滅菌乳也必須做到更規范,質量更有保障。同時,取消復原乳也將提升中國奶業的國際信譽,助力國產乳制品拓寬國際市場。
隨著滅菌乳新國標落地,中國奶業正邁向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階段。9 月 16 日之后,當你拿起一瓶常溫純奶時,獲得更清晰的產品信息,看到配料表中只出現 " 生牛(羊)乳 " 這一字眼,或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這份 " 舌尖上的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