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體趨勢真的爆了。
從年初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新 Agent 橫空出世,從硅谷到國內,大廠們都在爭相推出自家智能體。
但 Agent 不是一個新詞匯,從 2023 年就開始有人談論。不同時間、不同階段,這些智能體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有哪些改變?
一份值得參考的行業定義,新鮮出爐。
現階段的智能體,更應該被稱為 " 超級智能體 ",它有三大核心功能:
感知與交互
認知與決策
自主與演進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貫穿這三大功能的基座。
從核心基本能力到核心矩陣,超級智能體的概念終于清晰了。
如上這份定義參考,來自聯想。
作為終端硬件巨頭,聯想在 2023 年就提出 "AI Twins" 概念,并通過 AI PC 等部署實現,實現公有 + 私有模型、跨云邊端的混合式 AI 架構。其中對 AI 本地性、個性化、執行力等方面的強調,都與當下趨勢相呼應。
那么這一次,聯想再次搶先定義超級智能體,又看到了哪些新趨勢?
個人和企業的 " 認知操作系統 "
在 2025 聯想創新大會上,聯想的主要動作有:
定義超級智能體
發布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
發布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
亮相城市超級智能體
首先看對超級智能體的定義。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表示,超級智能體是提高生活質量和生產力水平的下一個引爆點。
相較于初代智能體,它具備三大功能。
感知與交互是超級智能體的第一層能力。
通過文本、語音、手勢、眼動追蹤等多模態協同,智能體可實時捕捉用戶狀態與環境信息,跨終端實現對用戶意圖的精準解讀和響應。例如,佩戴聯想智能眼鏡的用戶進入超市時,智能體會結合健身數據與當日飲食記錄,動態推薦健康食品;若用戶剛完成長跑,則會 " 寬容 " 調整推薦策略。
在發布現場,超級智能體就為大張偉生成了個人風格鮮明的段子。
它可以結合用戶意圖和先驗知識,將復雜任務分解為子任務,并派發給相應的領域智能體,然后自主編排執行順序,規劃執行步驟,基于智能體互聯協議調用跨生態工具來主動執行任務,并通過自我學習不斷演進和升級。
它可將復雜任務(如組織戶外燒烤)分解為預約場地、采購食材、邀請朋友等子任務,調用電商、社交、導航等生態工具自動執行。更關鍵的是,智能體通過自我學習不斷優化決策邏輯," 用得越多,它越懂你 "。
其中,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可以部署在 PC、手機等智能終端上,服務于每一個普通人。
這對端側計算能力也提出考驗。
為此,聯想聯合清華大學及無問芯穹研發了" 聯想推理加速引擎 ",可以讓一臺普通 PC 的本地推理能力,達到 OpenAI o1-mini 云端模型水平。
它通過高性能并行解碼、算子融合優化以及異構計算技術 , 實現了多種應用場景下推理速度的大幅提升,以及功耗和內存占用的顯著降低。
發布現場,聯想直觀演示了推理加速引擎在 AI PC 上的加速效果。
3 臺配置相同的 AI PC 同時解答 2024 年高考數學壓軸題:
初代大模型(灰色):耗時 27 秒,沒有回答出正確結果,0 分。
二代大模型(藍色):耗時 26 秒,答案滿分。
二代大模型 +" 聯想推理加速引擎 "(紅色):耗時 13 秒,答案滿分。
聯想認為,企業超級智能體的核心根基在于算力支撐體系。
聯想已經構建了基于 " 端 - 邊 - 云 - 網 " 架構的混合計算基礎設施,并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研發GPU 內核態虛擬化技術,能有效降低 AI 模型訓練成本,加速 AI 推理。
此外,在會場展區還看到了聯想萬全 AI 一體機的身影,它們可以提供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服務,并推出了國產 GPU 版本。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最高吞吐可達 12000 token/s 的 AMD 版本一體機已經被搶購到暫時沒貨了。
能實現多模態自然交互,呈現形式包括 web、APP、小程序,甚至是具身機器人。
" 聯想樂享壹號 " 機器人就是搭載了樂享超級智能體,它不僅大秀太極拳,而且還對聯想各項業務了如指掌,是聯想首位硅基員工。
聯想也提出了 "1 × N 城市超級智能體 ":
1 個核心中樞:負責任務規劃與資源調度
N 個領域智能體:支持城市治理和社會服務
目前已在武夷山、宜昌等地落地服務。
梳理來看,聯想這波新發布,意在通過超級智能體矩陣,全面覆蓋個人、企業和城市級別的 AI 應用場景,重塑生產力范式。
這背后,計算是底層根基。無論是個人計算終端(手機、PC 等),還是計算服務中心,云邊端一體的混合式 AI 架構才能實現超級智能體的靈活流轉。
比如在個人領域,楊元慶表示,應該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個人智能體,而不是每個設備有一個智能體。如此才能提供更加個性化、私人化、主動的智能體體驗。
目前,云上算力已經可以面向大模型、智能體提供良好的服務體驗,終端設備還需要完成進一步迭代。這也是 AI 手機、AI PC 為何爆發。
楊元慶表示,未來 12 個月,端側 AI 綜合能力將實現至少三倍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新一代 AI PC 等終端設備也即將發布。屆時,面向超級智能體,聯想將完成對端側 AI 計算能力的重新定義。
如此看來,在大模型時代,底層計算與上層軟件智能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密不可分。無論是計算設備還是超級智能體,它們也將不再局限于工具的角色,而是變成個人和企業解決問題的入口,更像是一個整體的認知操作系統。
這或許也是為何聯想需要在此時此刻定義超級智能體。
你覺得呢?
— 完 —
量子位 AI 主題策劃正在征集中!歡迎參與專題365 行 AI 落地方案,一千零一個 AI 應用,或與我們分享你在尋找的 AI 產品,或發現的AI 新動向。
也歡迎你加入量子位每日 AI 交流群,一起來暢聊 AI 吧~
一鍵關注 點亮星標
科技前沿進展每日見
一鍵三連「點贊」「轉發」「小心心」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