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紀念第 78 個世界紅十字日 " 主題活動在河西區未來廣場舉行。3 名 " 最美救護員 " 講述了自己的救人故事。他們通過親身經歷,為大家分享急救教育的意義。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市紅十字會打造 " 關愛生命、救在身邊 " 品牌,加大對公眾應急救護知識普及,"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有一名急救員。"
急救培訓 學以致用
12 歲小學生勇救溺水兒童
王思喆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桂林路小學五年一班的。參加紅十字公益培訓課后,他收獲了許多實用的急救知識,這些知識也多次讓他在生活中幫助了他人。
2025 年 2 月 2 日上午,王思喆隨父母在市內一家溫泉度假時,突然發現不遠處,一名幼童倒在游泳池中,一動不動,面色發紫、雙眼圓睜,嘴唇也泛著異常的紫色,王思喆意識到他溺水了。于是他立刻沖過去,將幼童迅速撈出水面并抱到岸邊,開展緊急施救。經過一番緊急處理,幼童吐出了大量積水和嘔吐物,面色逐漸恢復紅潤,呼吸也趨于平穩。
回想當時,王思喆說,如果沒有參加急救培訓,他可能根本無法迅速反應,更不知如何施救。這次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急救知識的重要性。
就地取材 多方聯動
救援隊隊員急救受傷游客
2025 年 4 月 6 日,清明假期的媧皇宮景區人流如織。在媧皇閣二層的 " 造化閣 " 區域,一名 60 歲的女性游客不慎跌倒昏迷。現場瞬間慌亂,但挽救生命刻不容緩。作為現場目擊者,天津市紅十字救援隊隊員南虹屹第一時間沖上前去,檢查傷者體征——輕拍并無反應,但胸廓仍有起伏。那一刻,她深知:時間就是生命,必須冷靜判斷、迅速行動。
在傷者恢復意識但頭部出血的緊急情況下,他們迅速組織起一場 " 生命接力 ":就地取材:用桌子上的紅布加壓止血;科學指導:明確急救分工,安撫家屬情緒;多方聯動:通過視頻連線執勤隊長遠程指導,與景區武警協作,克服樓梯狹窄的困難,用扶手椅成功轉運傷者。這一幕幕,讓南虹屹深刻體會到急救知識普及的重要性。
心肺復蘇 救命 2 分鐘
大學教師救助昏倒學生
2025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點左右,天津大學后勤保障與基本建設部老師郭美,接到現場物業人員報告:26 教學樓 3 層走廊有人暈倒。郭美聽到后立即趕往現場,同時安排物業人員取 AED 機。趕到現場時,看到同學面色蒼白、意識模糊癱倒在地,周圍同學手足無措。紅十字會救護員的本能讓郭美立即疏散圍觀同學并進行現場評估;確認無呼吸心跳后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同步讓物業人員迎接 120 工作人員。進行了 2 分鐘左右的 CPR 后,同學逐漸恢復自主呼吸。
當救人的消息在校園里廣為流傳時,受到很多領導和同事的贊揚。大家都說:" 你好棒!你怎么會救護呢?" 她的回答是:" 我是一名紅十字救護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