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半個月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冤家終于還是干起來了。
2025 年 5 月 7 日,注定是一個將會載入史冊的日子:當天凌晨,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上空爆發了激烈的空戰。有些出人意料的是:看似弱勢的巴基斯坦占據了上風,反倒是之前不可一世的印度狠狠吃了癟,先發制人卻被巴基斯坦當場反殺,一架無人機、三架陣風、一架蘇 30MKI 和一架米格 29 共 6 架印軍戰機成了打狗的肉包子,統統有來無回。
而在巴基斯坦民眾意氣風發載歌載舞高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的同時,在遙遠的東方的某個神秘大國活動了一下數錢數得抽筋的手腕,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
01
北京時間 1999 年 5 月 8 日 5 時 45 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新華社記者邵云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朱穎在這次襲擊中遇難,另有 20 多名外交人員不同程度受傷。
然而,這一赤裸裸的 " 謀殺 " 暴行卻被當時的美國政府用 " 誤炸 " 的話術洗脫責任,其理由是使用了一份所謂 " 中央情報局的過時地圖 ",在這份 " 過時地圖 " 中,中國駐南使館距離北約轟炸的真正目標——南斯拉夫軍事總指揮部直線距離僅 180 米,且兩個建筑物的 " 形狀大小都非常接近 "。
但這一說法顯然站不住腳,首先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轟炸中國大使館的 B-2 隱形轟炸機中裝載了 6 枚 GBU-31 導彈,這種導彈每枚重 900 公斤,屬于 " 聯合直接攻擊導彈 "(JDAM),是當時美軍精確制導武器庫中型號最輕、攻擊精度最高的炸彈,攻擊圓概率誤差低于 10 米,良好氣象條件下更是低于 3 米——說這種導彈能出現 180 米的誤差,人導彈聽了估計都要當場跟你急眼。
其次,從導彈的發射軌跡可以看出:這五枚導彈是從五個不同方向分別攻擊的,其中更是有兩枚是從使館的兩個角直接切入,目的性肉眼可見的明顯,美方 " 誤炸 " 的辯解,顯得頗為蒼白無力。
最后,關于 " 地圖過時 " 的說法,感到受到了冒犯的美國國家地圖局第一時間站出來 " 甩鍋 "。1999 年 5 月 16 日,美國地圖局聲明 " 使用我們產品的人員,無論國務院,情報分析家,還是陸軍、陸戰隊、海軍或空軍,都可以完全信任國家地圖局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 我們的地圖絕對正確地標示了中國大使館及南聯盟軍需局的位置 "。美國政府恐怕自己也沒想到,前腳剛 " 公關 " 完,后腳就被 " 自己人 " 給背刺了。
但令人憋屈的是:盡管人人都知道美國這就是一場精心布局的謀殺,但卻拿他沒轍。彼時的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還是從蘇聯引進的 " 蘇兩七 "(蘇 -27 戰斗機),國產戰機只有殲 7、殲 8 為代表的 " 二代機 ",無論是飛行性能、航程還是載荷,各方面參數都遠遠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完全不具備對美國進行軍事反擊的力量。
美國的五枚導彈徹底讓所有中國人意識到:弱國無外交,只有自己的拳頭硬起來了,說話做事才能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
那么:中國的精確打擊武器路在何方?
02
頂著美國 " 我就喜歡看你這種看不慣我但又拿我沒辦法的模樣 " 的嘲諷,中國選擇以發展破局。" 駐南使館被炸事件 " 后來成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關鍵轉折點,一如殲 -20 總設計師楊偉所言:" 沒有當年的痛,就沒有今天的強。"
喊口號很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當時的中國空軍,還是以各種二代戰斗機為主,海軍現代化艦艇不到兩位數,陸軍裝備與歐美也存在代差。但正是巨大的差距,激起了中國人烙印在基因里的那種永不低頭的勁頭,讓我們堅定了在技術封鎖中突圍、從仿制蘇式裝備轉向完全自主創新的決心。而這也正是幾十年前 " 兩彈一星 " 精神的一種繼承與發揚。
2000 年后,中國軍事進入了 " 野蠻生長 " 的狀態:先是殲 -10 戰斗機華麗亮相,一舉粉碎了西方國家在 " 三代機 " 領域的壟斷;隨后遼寧艦下水實現了航母 " 零的突破 ";再然后以東風系列導彈為核心搭建的戰略威懾網更是憑借 "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 的名梗成了 " 網紅 "。到 2020 年代,中國的軍事體系已經實現了三大躍升:
第一是裝備的自主化:殲 -20 隱身戰機、055 萬噸驅逐艦等尖端裝備現已做到 100% 國產化,電磁彈射、高超聲速武器等顛覆性技術甚至實現了對歐美的反超;
第二是力量的體系化:構造出了 " 預警機 + 隱身戰機 + 無人機 " 的一套完整的空天作戰體系以及 " 航母編隊 + 區域拒止 " 的海上攻防網絡;
第三是軍民融合:北斗導航、量子通信等最早出發點為民用的技術開始被應用于軍事,形成 " 創新雙循環 "。憑借這樣的跨越式發展,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僅有的做到同時推進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國家。
省流版本就是:中國已經是真正的世界軍事強國了。
那么具體強到什么地步呢?中國產的武器裝備,不僅自己用起來綽綽有余,現在已經可以擺到貨架上拿來賺外匯了——剛剛還在把印度飛機當成煙花放的巴基斯坦,其 70% 的軍隊建設用的都是 " 中國貨 "。
03
" 巴鐵 " 軍方是用什么花式吊打印度飛機的,目前有三種說法:梟龍、殲 10C、紅旗防空系統,總之不管是什么,都是 "Made in China"。
這時肯定就有人要問了:巴基斯坦還有很多美式裝備,像美國的 F-16 戰機就一直是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之一。為什么這么肯定這次把印度飛機打下來的就一定是用的中式裝備?這里面就有說法了:軍售條款有明確規定,巴基斯坦在沒有得到美國五角大樓授權的情況下,不得擅自使用 F-16 發射空空導彈,更不用說巴基斯坦自己都禁止在克什米爾地區使用 F-16 戰機。
所以,這次印巴沖突的主角只可能是中國裝備。網上流傳的一些相關信息和視頻也可以證實這一點:沖突中第一架被擊落的印度戰機蘇 -30,就是被巴軍方出動殲 -10CE,發射 " 霹靂 -15" 空空導彈直接擊中的。這也是中國 " 霹靂 -15" 導彈首次被應用于實戰,且成績喜人。而印度被擊落的第二架戰機 " 陣風 ",則是被巴基斯坦的防空雷達探測到了進入領空,隨后迅速啟動攔截程序,發射 " 紅旗 -9P 防空導彈 ",將其一擊斃命。至于其他 4 架被擊落的印度戰機,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應該也都大同小異。
巴基斯坦此番用中國產的武器裝備,對之前一度不可一世的三哥來了一波全方位無死角的降維打擊,也給全世界結結實實地上了一課。
平心而論,真正被干破防的,其實還不是印度,畢竟他們頂多也就是臉腫了點。最丟臉的,其實是歐美的軍事工業,說一句 " 一覺醒來天塌了 " 毫不為過。
歐洲號稱 " 雙風 " 的陣風和臺風,無論是戰斗機用的材料,還是各個子系統零部件,幾乎全是世界最頂級的存在。所以,西方航空界一直把 " 雙風 " 兄弟吹成是 " 非隱形戰機天花板 ",五代以下打遍天下無敵手,五代以上也能做到穩定一換一,概括一下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客觀地說,人家敢這么吹也是有底氣的,畢竟臺風此前可是惟一正面擊敗過美帝 F-22 非隱身戰斗機,而且還不止一次:根據美國 ABC 新聞網報道,在 2012 年的阿拉斯加紅旗軍演上,德國第 74 戰術空軍連隊的臺風,至少擊落了三架 F-22。直接把這哥倆捧到了 " 世界單價最高戰斗機 " 的寶座上。
考慮到現在有隱形戰機水平的國家就三個,俄羅斯的 T-50 被嫌棄,中國的殲 -20 不外賣,美國的 F-35 只開放給幾個核心的成員國,于是作為 " 非隱身戰機天花板 " 的 " 雙風 " 就成了搶手貨。結果誰能想到:中國居然派出了殲 -10CE 這個 " 程咬金 ",直接按著頭一陣亂殺,把 " 唯西方武器論 " 的陣地一下給打沒了。印度瘋沒瘋不清楚,陣風的老家法國估計這會兒肯定是已經瘋了——戰機那 40 個億的尾款可還欠著呢。
這次中國武器在克什米爾小秀了一把行活兒,就直接把整個西方航空界干麻了——對上 F-22 都絲毫不虛的幾億歐的 " 天花板 " 被 4000 萬美元的殲 10CE 連底褲都扒光了,只能光著屁股回家。正常人看到這樣的差距,會選擇買哪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這句話的含金量果然還在上升。
更讓西方尤其是美帝糟心的是:殲 -10CE 在中國,甚至還不是最先進的戰機,后面還有殲 -20 呢。反正現在包括埃及、沙特在內的很多傳統美制裝備用戶已經開始重新評估采購策略了,真是恐怖如斯。
04
26 年前,面對美國赤裸裸的挑釁,受困于技術代差與外交困境,中國只能選擇暫時忍氣吞聲、臥薪嘗膽,用實干的方式,來為自己爭得在國際舞臺上大聲說話的權力。
如今," 中國貨 " 在克什米爾上空初試鋒芒,把歐美的飛機打得丟盔棄甲。中國人也終于可以在聯合國上自信滿滿地放出 " 如果中國真的給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那俄烏戰場的局面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樣 " 的豪言。也正像《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所寫的:" 強大軍隊是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
從駐南使館的廢墟上站起來,中國用了整整 26 年時間完成了軍事的大變革。現在的中國人,已經不再害怕任何威脅。不知道看到中國武器在印巴沖突中大放異彩的美國人,以后還敢再玩 " 誤炸 " 嗎?
來源 / 今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