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晨婷
美國政府所謂 " 對等關稅 " 政策對中國進出口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能夠直觀反映現狀的進出口數據來了。
5 月 9 日,海關總署公布最新進出口數據。今年前 4 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14.14 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4%,增速較一季度加快 1.1 個百分點,延續平穩增長態勢。其中,出口 8.39 萬億元,增長 7.5%;進口 5.75 萬億元,下降 4.2%。
值得注意的是,4 月出口增加 9.3%,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這主要歸功于 " 搶出口 " 效應仍在延續," 搶轉口 " 速度加快。從進出口國別變化和商品類型變化中,也能夠窺見未來我國進出口格局的變化趨勢。
" 搶轉口 " 是出口增長的主因
4 月進出口數據十分亮眼。以人民幣計,4 月出口總值同比增長 9.3%,1-4 月同比增長 7.5%;4 月進口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 0.8%,1-4 月同比下降 4.2%。
從去年以來," 搶出口 " 就是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4 月 9 日,美國政府 " 對等關稅 " 政策正式生效,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已授權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或地區實施 90 天的關稅暫停。從 " 搶出口 " 到 " 搶轉口 ",這是我國短期外貿明顯出現的變化。
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分析師張云杰認為," 暫緩 90 天關稅 " 疊加 " 拓展非美貿易 ",預計二季度 " 搶轉口 " 動能還將延續。在關稅擔憂下,美國進口商存在提前備貨需求,同時,國內穩外貿的政策思路重在拓展非美貿易,且尤其以維護和歐洲、東南亞的貿易關系為優先。若二季度相關地區 " 搶轉口 " 趨勢延續,預計可拉動我國出口同比上升 2.2 個百分點。
近期,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強硬態度也開始逐步松動。美國近期多次表示 " 不會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關稅不會一直高達 145%",市場預期中美經貿高層會談能緩和局勢。
從航運價格來看,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 4 月末美西和美東航線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已經有所改善。4 月 30 日美西航線價格已經較上期(4 月 25 日)上漲 1.7%,可見市場對美出口預期的好轉。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認為,展望來看,我國全年出口仍主要取決于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的進展及美方對與其他貿易伙伴關稅及轉口貿易的態度。在中性情形下,若美方維持對中國對等關稅,但并不嚴格限制轉口貿易,在 90 天豁免期內轉口貿易或對我國出口增速有所支撐,則預計對我國全年出口增速的影響大約在 5.2%,對應拖累 GDP 增速約 1.1%。
對泰國出口增長超 20%
進出口整體維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但具體到我國對各個國別的進出口,變化較為明顯。
前 4 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 2.38 萬億元,增長 9.2%,占外貿總值的 16.8%。其中,對東盟出口 1.48 萬億元,增長 12.6%;自東盟進口 8951.7 億元,增長 4%。
而在東盟國家中,對泰國出口大增 20.6%(按美元計,下同),對印尼、越南出口分別增長 18.4%、18.1%。對新加坡出口下降 3.6%。
出口增長較明顯的還有對非洲和拉丁美洲。1-4 月,我國對非洲出口同比增長 15.1%,對拉美為 11.5%。
這也與企業感受一致。在今年的廣交會上,大多外貿企業都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來自拉美和非洲的客商明顯增多,企業也已經或考慮增加對拉美、非洲市場的開拓。但這一定程度上也會出現 " 以價換量 " 的問題。今年 1-3 月,我國重點商品出口價格下滑幅度分別為 4.4%、3.2%、9.5%,呈現出明顯的以價換量特征。
除了對新興市場的開拓,轉口貿易保持韌性,這也是我國出口保持平穩的一大關鍵。從港口吞吐也能看出,4 月份,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同環比分別增長 5.6%、3.2%,集裝箱吞吐量同環比分別增長 7.3%、3.0%。越南港口出入境船舶數量同比增速分別由 3 月的 3.2% 和 -0.6%,大幅增長至 4 月的 24.0% 和 26.3%。
" 自年初美國對華加征 20% 關稅以來,我國對東盟、拉美等區域出口保持較快增速,短期內可通過這些地區的轉口貿易規避美國對華高關稅。"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此外,歐盟仍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 1.78 萬億元,增長 1.1%,占 12.6%。美國為第三大貿易伙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為 1.44 萬億元,下降 2.1%,占 10.2%。其中,對美國出口 1.07 萬億元,下降 1.5%;自美國進口 3699.5 億元,下降 3.7%。
從產品來看,機電產品仍是出口的主力軍。前 4 個月,占出口總值六成的機電產品出口 5.04 萬億元,增長 9.5%。其中,集成電路 4051.5 億元,增長 14.7%;汽車增長 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 6.4%,較為平穩。同期,出口勞密產品 1.3 萬億元,下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