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有啥別的事情,主要是因為全世界最大的電腦展之一—— COMPUTEX 臺北電腦展正式拉開了序幕。
COMPUTEX 大會自創辦以來已有 43 年歷史,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 ICT 產業盛會,本屆展會以 "AI Next" 為主題,匯聚全球超 2000 家科技巨頭與創新企業,不僅擁有著琳瑯滿目的參展品牌和產品,更重要的是,那些全球頂級的上游廠商、存儲廠商和 PC 廠商們都會在這里公布全新一代產品。
只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這堆新品里頭,和咱們這些玩家有關聯的還真不算多。
你看,老黃現在已經一心投入他那又大又好的超級液冷服務器里頭,一個多小時演講能有九成以上時間在復讀 AI 算力和服務器陣列;英特爾這邊自覺消費級游戲顯卡打不過,新 CEO 就帶著大伙去鼓搗消費級算力卡了;至于 Arm、高通、聯發科,也是人人都在吹自己要定義下一代 AI 體驗。
昨日晚間,AMD 在 2025 臺北國際電腦展上正式發布了三款新品,可以說款款新品都是猛料中的猛料。
雖然現場我是去不了了,但是信息還是可以搜集一下的,所以說這篇文章呢,小雷就來帶大家簡單聊聊 AMD 的這批新品,看看有哪些是你感興趣的,又有哪些產品是比較有意思的。
別的不說,咱們從大伙最關心的 Radeon RX 9060 XT 顯卡開始聊起。
要知道,這個系列直接關系著咱們這幫臭打游戲的到底能不能用上便宜顯卡,所以我還是很上心的。
作為定位中低端市場的產品,RX 9060 XT 采用了基于臺積電 4nm 制程工藝的 Navi 44 GPU,與 RX 9070 系列所采用的 Navi 48 相比面積顯然更小,但性價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這顆核心,高概率也會成為之后 RX 9060 的基礎,所以大伙可以關注一下。
具體參數上,RX 9060 XT 配備了 32 個 RDNA 4 計算單元、共計 2048 個核心,默認頻率為 2220MHz,游戲頻率為 2530MHz,Boost 頻率為 3130MHz,可選配備 8GB/16GB 的 GDDR6 顯存,顯存位寬為 128Bit,支持 DP 2.1a 和 HDMI 2.1b,TBP 在 150W 至 182W 之間。
規格方面嘛,沒有太多的驚喜,和咱們之前看過的爆料差不多。
當然,大伙兒還是更關心實際性能方面,所以我們先來看看在官方精心設計的場景下能展現出來的性能。
看著好像還行?
仔細看的話,AMD 是用 RX 9060 XT 16GB 版本,在 2K 分辨率、極致畫質這種容易爆顯存的環境下進行對比的,至于 RX 9060 XT 8GB 版本,AMD 官方根本沒有給出任何理論性能背書。
好家伙啊,沒想到濃眉大眼的蘇媽也學壞了。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便可以根據 RX 9070 XT 的數據,對 RX 9060 XT 的測試數據進行一個大致的預估,當然,考慮到產品本身還有顯存大小、顯存位寬和 TDP 的影響,實際效果會在預估的基礎上下浮動。
已知 RX 9070 XT 的 Time Spy Extreme 得分為 14500 分左右,在 Time Spy 里的跑分一般為 28000-29000 分。
嗯 ... 這個數據怎么這么眼熟呢?
等一下,這不正好就是剛剛開售那張 RTX 5060 的水平嗎?
看到這大伙兒應該有個底了,在傳統光柵性能下,RX 9060 XT 和 RTX 5060 基本是旗鼓相當的,比起目前市面在售的 RX7650GRE 還是有明顯提升的,提升幅度約 25%,已經算是比較可觀的升級了。
不過國行價格還可以,8GB 顯存版 2499 元起、16GB 顯存版 2899 元起。
但大伙兒知道,英偉達的拿手好戲就是光追性能,這次更是把 DLSS4.0 成主要賣點。
與之對應的,AMD 也反手掏出了 FSR 4。
相較于上代 FSR 3,這一代 FSR 的升級首次獲得了基于機器學習 AI 的超分辨率,除了傳統的分析處理模型,還加入了混合機器學習模型,無論性能還是畫質都有極大改善。
不僅如此,今天 AMD 更是宣布將為 RDNA4 推出FSR Redstone技術。
所謂神經網絡緩存,旨在預測間接光照在場景中的反射位置,減少對完整路徑追蹤的性能需求。
而機器學習的光線追蹤 / 幀生成則類似于英偉達 DLSS 3.5 ——通過一種 AI 算法,可減少對光線追蹤場景的復雜度要求,隨后再通過超分辨率技術進行放大,并接著進行幀生成。
看著不錯,起碼技術上是趕上 DLSS 3.5 的水平了。
但是哈,蘇媽也和老黃學壞了,FSR Redstone 僅針對 RDNA 4 設計,也就是說,只有 RX 9000 系列的顯卡才可以使用,老顯卡和核顯還是老老實實用 FSR 3 吧。
當然,這也不是俺們這些一般玩家能用得著的,線程撕裂者一向主打高性能計算,旗艦型號 Threadripper Pro 9995WX 擁有 96 核心和 192 線程,在渲染任務中,官方聲稱其性能比英特爾最快的 Xeon-W 芯片高出 2.2 倍。
仔細想想,對于想買電腦的用戶而言,上半年確實有那么一丟丟的尷尬。
年初推出的四張新顯卡,雖然對比此前的 RTX 40 系顯卡有著不錯的提升,但是整體處在 4500-30000 元的中高端價位段,對很多用戶來說,這個價格幾乎是一臺完整的電腦預算。
幸好,到了 5 月底,兩家廠商總算是把主流價位的顯卡給吐了出來。
在我看來,RX 9060 XT 的定價倒是沒啥問題,2499 元的價格,剛好是歷代主流價位顯卡最常見的一種定價,相較于上代顯卡,這次的圖形性能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再搭配上 FSR Redstone 畫的餅,看起來還挺香的。
問題在于,現在 RTX 5060 其實也就這個價位,而英偉達顯卡在游戲玩家的眼中顯然是要比 AMD 顯卡更加吃香的,已經實裝的 DLSS 4.0 甚至會進一步拉開雙方差距,并沒有達到大家預期中那種爆殺英偉達的效果。
選紅還是選綠?對入門游戲玩家而言,這根本是一個不用思考的選擇。
這下蘇媽,就有點尷尬了。
5 月 20 日 -5 月 23 日,25 年臺北國際電腦展在中國 · 臺北舉辦。
作為全球領先的 AIoT 和新創產業大展,今年主題為 AI Next。
歡迎與雷科技一起關注臺北電腦展上的 AI PC、AI 芯片、AI 硬件,一起感受撲面而來的 AI 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