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也非常久違地在發布會上介紹起了手機,與其說發布的是小米 15S Pro,不如說其實是當中的玄戒 O1 芯片。
這塊芯片的具體規格,雷軍本人已經在發布會之前親自揭曉:比肩高通驍龍 8 Elite 的臺積電二代 3nm 工藝、190 億晶體管,確實是對標第一梯隊的規格。
而今晚的發布會,玄戒 O1 的具體細節正式曝光,15 歲的小米,也可以說因這顆自研芯片,正式成為了一家「硬科技」企業。
小米肩負的期待,包括那句「為發燒而生」的口號。即使這幾年小米已經鮮少提及,但大眾依舊希望從小米旗艦手機上,看到第一梯隊的性能表現。
而玄戒 O1 很好回應了這個期待:它不是一顆出現在中端機上的試水作,而是真正能扛起旗艦性能大旗的產品。
CPU 性能上,玄戒 O1 的單核性能研究和 A18 Pro 有差距,不過多核性能成功反超。
小米此前其實也在電源管理芯片、影像芯片方面有所積累,但玄戒 O1 作為一顆集成 CPU、GPU 等各種模塊和處理器的 SoC,難度當然不在一個量級。
玄戒 O1 自官宣以來,其實被不少質疑的聲音圍繞,其中最大的爭議,在于玄戒 O1 的 CPU 和 GPU 都并非自研核心。
這方面小米確實不如自主研發核心的蘋果和華為,但萬事開頭難,玄戒 O1 已經展現了小米在芯片的設計能力,也是邁出了最難的第一步,接下來才好攻堅。
雖然規格上已經對標了第一梯隊,但在核心配置上,玄戒 O1 還是有點沒走在前列:依舊配備了兩個「超小核」,而去年不管是聯發科還是高通的旗艦芯片都已經拋棄了超小核,更不用提驍龍 8Elite 全大核的先進設計,這也給未來迭代指明了方向。
自 2021 年重啟芯片計劃以來,小米在玄戒上燒了超過 135 億人民幣,并且將重蹈澎湃 S1 的覆轍,持續投資 10 年和至少 500 億元,而小米未來將投資 2000 億用于研發。
持續的投入,短時間內其實很難在產品上見到可觀的收益,雷軍坦言需要在一兩年時間賣到千萬臺,基本上是「賠錢的買賣」,不過玄戒還能帶來其他方面的豐厚回報。
畢竟,最難也最全的 SoC 做出來了,技術也能很快實現遷移和下放,用在車機、智能家居等等其他生態產品中。
和小米 15S Pro 一同發布的小米 Watch S4 eSIM 15 周年紀念版,就搭載了手表芯片「玄戒 T1」,還集成了小米首款 4G 基帶,這或許也是本場發布會上最大的驚喜。
雖然小米的首款基帶只支持 4G ,明顯是一次試水,但這也意味著小米擁有了通訊基帶的設計能力,這也是堪比自研 SoC 處理器的硬核科技。
做自研芯片,是難而正確的事
以往針對小米最大的批評,或許是「組裝廠」這個名號。
從屏幕到攝像頭,從揚聲器再到手機里面的零部件,基本都來自供應鏈上游,發布會介紹的賣點,特別是性能方面,其實就是在介紹高通為首的供應鏈最新成果。
這樣的批評雖然過于以偏概全,畢竟手機內部設計和供應鏈整合能力,本身也是廠商的實力體現,蘋果也以此見長,其他友商很多時候也未必比得過小米。
但也反映了大眾對小米有更高的期待,想看到小米手機的「核心科技」,小米也就像雷軍所說,真正的追求是成為一家「硬核科技廠商」,而芯片就是最硬核的骨頭。
雖然表現已經在第一梯隊,但玄戒不會完全取代高通,成為我們在小米旗艦手機上的唯一選擇。
高通方面已經回應稱,會繼續保持和小米的長期合作關系,未來的小米旗艦機依舊會采用高通技術。而根據初步爆料稱,有望在下半年亮相的小米 16 系列,會繼續采用驍龍的旗艦 SoC。
小米很可能在未來同時提供高通和玄戒處理器的旗艦手機,類似小米 15 和小米 15S,在兩個季度分開發布,給用戶不同的選擇。
如果縱觀小米手機產品歷史,就會發現每一代小米手機的口碑,都會和當年的高通驍龍處理器發揮深度掛鉤。
性能不佳的英偉達芯片,導致了小米 3 這個小米手機第一個滑鐵盧;小米「沖高端」的第一次嘗試小米 Note,撞上了著名的「火龍」驍龍 810;而近年來小米口碑和銷量低谷小米 11 系列,驍龍 888 難辭其咎。
和高通的深度綁定,既成就了小米,也讓小米陷入相對被動的局面,如果驍龍表現不佳,小米手機只能「吃啞巴虧」。
而玄戒的誕生,讓小米真正將選擇權抓到了手中,沒那么容易受制于人。
雖然就目前而言,玄戒很難說超越聯發科和高通,但至少能有相對持平的表現,也多了一個「人無我有」的獨家選擇。
小米也需要思考,手上有了玄戒這張牌之后,應該怎么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而不是簡單成為「驍龍平替」,這需要硬件和軟件團隊的通力合作。
從更高的維度來看,這個選擇還有著更深的意義。
2025 年可以說是「國產大年」:DeepSeek、鴻蒙電腦、玄戒,越來越多硬核的國產技術的出現,讓我們手上有了不是來自別人,而是自己的選擇——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并且,有選擇,才意味著有競爭,而有競爭,才能帶來進步。
小米 15S Pro:
16GB RAM + 512GB ROM 版:5499 元
16GB RAM + 1TB ROM 版:5999 元
小米平板 7 Ultra:
12GB RAM + 256GB ROM 版:5699 元
12GB RAM + 512GB ROM 版:5999 元
16GB RAM + 1TB ROM 版:6799 元
納米柔光屏版本:加價 600 元
小米 Watch S4 eSIM 15 周年紀念版: 12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