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車云網 20小時前

      雷軍深夜放大招,小米要重打順風局?

      原創|Jaden 編輯|Cong

      小米 YU7 還是來了。

      按照以往的計劃,小米將借著 3 月 SU7 Ultra 的熱度,在上海車展前夕做 YU7 技術發布會,并在車展期間正式亮相,然后在 6、7 月正式發布。

      盡管比小米原定計劃晚了一個月,但 YU7 的發布會終究還是來了。而且這場發布會叫「小米 15 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也就是小米將 15 周年這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時間點,也延期到了 5 月底。

      但因為近期發生的很多事情,今天小米 YU7 正式發布,還是讓人覺得有些快,原本大家都以為至少要等到很多事情塵埃落地。

      不過在發布會之前,雷軍就已經說了,不會公布 YU7 價格,也不會開啟小定,這多少讓大家的預期有點落空,但也無疑為 YU7 預留了一些緩沖空間。

      不管怎么說,作為小米旗下首款豪華高性能 SUV,YU7 絕對是今年熱度高的新車之一,任何時候發布,都會吸引全行業的目光。今晚包括 YU7 和玄戒在內的小米發布會相關話題出現在幾乎所有社交媒體的熱搜。

      YU7 是小米「兩年三車」計劃的關鍵落子。在以往小米的宣傳預熱中,YU7 肩負著將小米汽車的品牌勢能從轎跑市場,拓展至競爭更為激烈、但也更為廣闊的 SUV 主流陣地的重任。

      此前行業猜測該車的預售價大概在 25 萬元到 35 萬元區間,而這正是銷量之王特斯拉 Model Y 的絕對主導區。在發布會上,雷軍將 YU7 三個版本完全對標 Model Y,這似乎也意味著 YU7 將與 Model Y 正面廝殺,且極大影響 Model Y 的市場。

      作為一款定位為豪華高性能的新車,小米一方面自然要考慮品牌的調性,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利潤空間,所以其定價或許還是延續 SU7 的邏輯和策略,即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入門價格,也就是在 30 萬以下;而真正體現「豪華高性能」的高配四驅版,則可能將價格上探至 30 萬元以上,甚至 35 萬左右。

      盡管雷軍表示 YU7 有「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但 YU7 所面對的細分市場,除了特斯拉 Model Y,還有問界 M7、理想 L6、L7、小鵬 G9,蔚來 6 系等等,這些品牌和車型各有優勢和強競爭力。YU7 想要從中突圍,「不可替代」還是有些挑戰的。

      當然,作為小米集團 15 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除了 YU7 汽車,玄戒大芯片也是重點之一,包括搭載玄戒 O1 旗艦處理器的小米 15S Pro、Xiaomi Pad 7 Ultra 、全能輕薄旗艦 CIVI 5 Pro,搭載玄戒 T1 的 Watch S4 等一大波意義非凡的新品,都在發布會上亮相。

      小米想由此表達的品牌形象,是一個全新的「硬核科技」企業。

      小米 YU7 不是簡單的「SU7 升高版」

      小米 YU7 是小米汽車的第二款車型,也是品牌首款 SUV。在設計上延續了家族設計語言中對于造型比例的極致追求,采用 3 倍輪軸比、2.1 倍輪高比、1.25 倍寬高比,具有經典高性能 SUV 標志性的優雅低趴姿態。

      雷軍說,YU7 并不是 SU7 的拉高版,而是在 SU7 基礎上重新設計的新車型。在延續家族設計語言的同時,YU7 也必須有自己的個性。" 回歸設計本質,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

      在內飾上,YU7 采用「雙區環繞 豪華座艙」理念,保留了 SU7 的前排 16.1 英寸中控大屏和后排兩塊拓展屏,還新增了小米天際屏全景顯示以及后排移動控制屏。

      小米汽車深度自研的三電系統一直是 SU7 的賣點之一,此次 YU7 三電性能方面再次全面進化。性能表現上,YU7 最大馬力達 690 PS,峰值功率 508 kW,零百加速時間 3.23 秒(含起步時間),最高時速 253 km/h。

      在底盤配置上,YU7 配備了更高規格的底盤硬件,包含前雙叉臂 + 后五連桿獨立懸架、閉式雙腔空氣彈簧 + 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Brembo 四活塞固定卡鉗、小米智能底盤等,5.7m 轉彎半徑三車道一把過。在制動表現上,YU7 100km/h-0 最短制動距離 33.9 m。

      YU7 提供了三個版型:標準版(后驅)、Pro 版(四驅)和 Max 版(四驅),依舊全系長續航。入門標準款就擁有 835 km 超長續航,電池容量 96.3 kWh 。此外,YU7 全系搭載 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峰值電壓 897V。最大充電倍率達到 5.2C。

      在 EEA 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方面,YU7 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塊」,將輔助駕駛域控制器、座艙域控制器、整車域控制器、T-Box 通訊模塊集成在一起。同時采用高算力的旗艦平臺,在座艙芯片上,YU7 搭載 4 nm 第三代驍龍 8 移動平臺,整體反應跟迅速。

      在最令人關注的輔助駕駛方面,YU7 搭載了全新一代 NVIDIA DRIVE AGX Thor 車載計算平臺,擁有強大的 700 TOPS 算力,首次搭載 NVIDIA Blackwell 架構,更好支持大模型上車。

      同時全系滿血配置旗艦級硬件,包含 Thor 芯片、1 個激光雷達、1 個 4D 毫米波雷達,11 個高清攝像頭以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

      雷軍宣布 YU7 將于 7 月正式上市。如今隨著小米武漢基地二期工程的投產,小米年產能已經能達到 30 萬臺,未來 YU7 的規模交付并沒有太大壓力。

      目前小米汽車已經上市的車型是小米 SU7 和小米 SU7 Ultra,其中,SU7 是小米首款車型,同樣也是三個版本:SU7 標準版售價 21.59 萬元(后驅),SU7 Pro 售價 24.59 萬元(后驅),SU7 Max 售價 29.99 萬元(四驅)。

      SU7 Ultra 的發布價格為 52.99 萬元起,提供標準版、紐北限量版以及競速套裝。

      這兩款車均是上市即火爆,雷軍透露說,SU7 上市 14 個月,銷量達到 25.8 萬。在今年 4 月,SU7 銷量 2.8 萬,成為 20 萬以上賽道的冠軍。

      這一成績對品牌第一款且單一車型而言,的確是非常成功的。不過,新車為小米汽車賺足了眼球和訂單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包括交付周期的壓力、智能輔助駕駛、車機系統等方面的問題,都帶來了很大的爭議。

      根據最近的銷量周報,小米汽車已經連續多周下滑,且這個趨勢還在持續,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的心態變化。雖然這種短期的下滑不至于讓小米傷筋動骨,但從更長期來看,對小米品牌的考驗還是非常大的。

      而 YU7 的出現,不僅是要延續 SU7 的品牌熱度,更要在產品成熟度、品質體驗以及用戶口碑上實現關鍵的提升,助力小米汽車在新的細分賽道打開市場,并重塑用戶信任。

      大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層核心賽道

      今晚發布會的另一大重頭戲則是玄戒。在發布會一開始,雷軍在介紹小米 15S Pro、Xiaomi Pad 7 Ultra 和小米 Watch S4 時,就公布了玄戒 O1 和 T1 芯片。

      其實早在一周前,雷軍就宣布小米即將發布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 SoC(系統級芯片)玄戒 O1,當時就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此后雷軍陸續披露更多信息:玄戒 O1 是一款采用第二代 3nm 工藝制程、晶體管數量為 190 億個的手機 SoC 芯片,并且已經開始大規模量產,高端旗艦手機小米 15S Pro 和超高端 OLED 平板小米平板 7 Ultra 將搭載玄戒 O1 等等。

      自研芯片算得上是中國手機廠商的執念,畢竟有蘋果和三星的成功在前,華為、OPPO、小米等等,后來都走上了芯片自研這條路。但從最后只有華為跑出來的結果也能看到,造芯這件事并沒有那么容易。

      雖然雷軍聲稱芯片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層核心賽道,但大家還有很多疑惑,當然,最大的問題是:小米怎么突然就能夠自研 3nm 芯片了?這個芯片能行嗎?

      雷軍特意回應了這些問題。和此前的發布會一樣,玄戒 O1 此次拉了蘋果最先進芯片作為對標,并列出了一系列頂級參數,以此來證明 O1 的強悍和優秀。

      對于小米為什么能做出玄戒,雷軍首先再次回憶了小米過去十一年的造芯路,提到期間雖然經歷了澎湃項目的失敗,但小米也沒有放棄造芯,做了很多小芯片,比如快充芯片、電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線增強芯片等。

      雷軍說,大芯片研發要比大家想的要困難很多。在重啟大芯片項目后,至今小米已經花了 135 億,研發人員超過 2500 人,今年預計研發費用超 60 億元。這一規模在國內芯片設計公司都在前三。

      同時,大芯片業務生命周期很短,一年一迭代,需要足夠裝機量,一兩年賣到上千萬臺才能覆蓋成本。過去十幾年,全球先進制程 SOC 只留下 3 家,從中可以看出,這是需要足夠長期的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業。基于此,小米決定放眼長期,在未來十年在大芯片上持續投資 500 億,穩扎穩打。

      雷軍表示玄戒 O1 和 T1 意味著小米的大芯片剛剛開始,在追求硬核科技的路上,小米現在還是個后來者。" 后來者一開始肯定不完美,總會被嘲笑被懷疑。但后來者總有機會。只要開始追趕,我們就走在贏的路上。"

      雷軍曾說,過去一個多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如今即使過了一個月,延期到現在才發布自研芯片,對小米而言也是一場賭博。

      如果玄戒能夠達到外界預期,認可小米也因此突破了硬核科技,自然對小米的品牌形象有很大提升,同時小米還能利用軟硬一體的優勢,去優化 " 人車家生態 " 的體驗,這也是小米走高端化的必由之路;

      當然,如果大家并不看好玄戒,或者后續表現不及預期,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根據今年 3 月小米發布的 " 史上最強年報 "。2024 年全年,小米集團總收入達到 3659 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35%;凈利潤為 236 億元,同比增長 34.9%;經調整凈利潤為 272 億元,同比增長 41.3%。

      有充足的利潤給的底氣,小米 2024 年的研發投入是 240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會漲到 300 億,也就是說,包括手機和汽車業務在內的各個業務層面的優秀表現,讓小米有足夠的市場體量和資源,能夠負擔長期的芯片研發投入,以及裝機應用。

      除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該芯片所用技術還可復用至汽車的智能座艙或艙駕一體化,未來還可能向更多領域延伸,形成跨終端的協同效應。

      車云小結

      今天發布會主題為 " 新起點 "。當然每個人對于這個主題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或是以 15 周年為節點,或是以 YU7 或玄戒為節點,又或是小米今年 3 月以來的經歷為節點。但無論是哪一種,小米如今都站在一個新的路口。

      在去年小米 SU7 發布的時候,雷軍曾經說,小米汽車的目標是每年賣一千萬輛,做到全球前五名之一。這對任何車企都并非一個短期且容易的目標,對于眼下剛剛起步的小米汽車來說,更是有很遙遠的距離。

      發布會的最后,雷軍將五年前的那句 "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 " 翻了出來,他說,小米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下一個五年,我們會用更堅實的成長來回報大家。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精|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频道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男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制服美女视频一区|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