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客戶資金安全,今年下半年剛開始,多家銀行同時啟動個人賬戶清理工作。
7 月 1 日,順德農商行發(fā)布《關于清理人民幣零余額個人久懸賬戶的公告》稱,為進一步落實《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和監(jiān)管規(guī)定,嚴格履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及相關資料保存義務,切實保障客戶資金安全,維護金融秩序,該行將對符合條件的人民幣零余額個人久懸賬戶開展清理工作。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接受財聯(lián)社記者采訪表示,銀行清理 " 睡眠賬戶 ",此舉一方面可以提升機構自身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合規(guī)性,防范風險。
又見多家銀行啟動個人賬戶清理工作
財聯(lián)社記者注意到,今日(7 月 1 日)順德農商行、中原銀行等多家銀行公告,未來一到兩個月內將進行 " 清卡 " 工作。
其中,順德農商行公告,本次清理范圍為:(一)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未完成實名信息補錄或個人關鍵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存在缺失、無法核實賬戶實際控制人身份信息 , 且賬戶人民幣賬戶余額為 0 元的個人活期存款賬戶;除符合上述第(一)條件外,本次所清理的賬戶同時滿足已納入該行個人久懸賬戶管理 3 年(含)或以上。
順德農商行表示,該行將于 2025 年 8 月 1 日起逐步將前述第一條所列的個人活期存款賬戶進行銷戶處理。進行銷戶后,對應賬戶將不可恢復、不可使用。
而不同于順德農商行,中原銀行此次將 " 一人多戶 " 也納入清理工作范圍。根據中原銀行公告,本次清理范圍為:(一)個人長期不動的銀行結算賬戶。連續(xù)兩年(含)以上未發(fā)生存現(xiàn)、取現(xiàn)、轉賬等主動交易,賬戶余額在人民幣 10 元(含)以下,且無信用卡約定還款、個人貸款還款等簽約關系的個人銀行賬戶(包括借記卡、活期存折和電子賬戶)。社保卡、工會卡、白金卡、財富卡、鉆石卡等賬戶不列入本次清理范圍。(二)個人開立多個銀行結算賬戶。同一客戶名下持有 1 個以上I類或分別持有 5 個以上Ⅱ類、Ⅲ類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中原銀行表示,該行將于 2025 年 9 月 1 日起,逐步開展以上賬戶的清理工作,限制屬于本次清理范圍內賬戶的交易功能。
財聯(lián)社記者注意到,對于用戶而言,如果想要所持賬戶不受此次清理工作影響,兩家銀行在公告中也給出各自要求。
順德農商行表示,在上述清理期間,若客戶希望繼續(xù)使用賬戶,請在 2025 年 7 月 31 日前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賬戶介質到我行任一營業(yè)網點辦理賬戶信息核實及賬戶實名信息更新,營業(yè)網點將在核實客戶身份、賬戶用途等信息后,為符合管理要求的賬戶辦理激活手續(xù),激活后可正常使用賬戶功能。
中原銀行表示,想要所持賬戶免受影響,個人長期不動的銀行結算賬戶,客戶可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前辦理賬戶激活;如果名下有多個銀行結算賬戶,對于不再需要使用的賬戶,請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前辦理銷戶或降級;如確需保留使用,須前往該行任一營業(yè)網點或通過手機銀行、微信公眾號對擬保留的賬戶進行賬戶合理性聲明登記,申請賬戶繼續(xù)使用。
此前大行已率先啟動,近年來各地中小銀行持續(xù)跟進
據了解,近年來伴隨監(jiān)管要求持續(xù)加力,各銀行針對 " 沉睡賬戶 " 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加強。業(yè)內人士指出,此舉能夠有效遏制電信詐騙等不法行為,保障持卡人的資金安全,并幫助銀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2023 年 9 月,金融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集中開展 " 為民辦實事 " 專項行動的公告中強調,要做好關系消費者切身利益的 " 關鍵小事 ",開展人身保險 " 睡眠保單 " 清理專項工作、銀行 " 沉睡賬戶 " 提醒提示工作,激活社會閑置資金,喚醒消費者 " 沉睡 " 財富。
據公開信息顯示,2023 年,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以及平安銀行、廣發(fā)銀行等股份行先后開展睡眠卡清理工作。其后,其他各地銀行已陸續(xù)跟進,更是在 2024 年迎來行業(yè)集中 " 清卡 " 的高峰期。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 2024 年下半年就有天津銀行、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等超過 30 家銀行銀行開展 " 清卡行動 "。
值得一提是,其中不少銀行更是多次開展賬戶清理工作。例如,廣發(fā)銀行在 2024 年 8 月和 10 月分別發(fā)布《關于開展個人非實名制及長期不動戶清理工作的公告》和《關于開展個人非實名客戶賬戶清理工作的公告》。
" 銀行清理睡眠賬戶有助于防范個人風險,避免自身賬戶被不法分子利用,為銀行賬戶安全筑起防線。" 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