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 2025 年上半年,有多少家商業銀行的線下網點已經悄然退出大眾的視野?
今日上午,依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渠道,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約有 2677 家 " 商業銀行 " 的線下網點獲準退出,這一數字已經高于去年一整年的數據。
在業內人士看來,線下網點經營成本高企,在金融科技的沖擊下,疊加節約成本等因素,部分銀行適當收縮線下網點在所難免。
2677 家!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線下網點退出數量創新高
" 目前,我們支行最主要的客戶是每個月定期來提取退休金的老年人群。他們還是更喜歡現金。" 北京市西直門地區的一家國有大行網點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年來辦理業務的人數有顯著減少的態勢。
從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的最新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無疑有更多金融機構在積極響應 " 線下客戶數量減少 " 的這一趨勢。
今日,依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 金融許可證信息 " 欄目列出的 " 商業銀行 " 的 " 機構退出列表 " 查詢功能,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2025 年上半年(2025 年 1 月 1 日—— 2025 年 6 月 30 日),累計約有 2677 家商業銀行的線下網點 " 關門停業 "。
其中,今年上半年 " 網點關停第一例 " 發生在 1 月 2 日——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五原路西段商會大廈一樓的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門峽文博城支行(中原銀行三門峽文博城支行)獲準退出,其機構編碼為 B0615S341120010。
今年年初,財聯社記者曾統計發現,2024 年國內商業銀行累計約有 2483 家線下網點獲準退出。這意味著,對比來看,今年上半年獲準退出的商業銀行線下網點數量已經顯著高于去年全年。
金融科技沖擊、降本增效 銀行實體網點持續調整或難免
在業內人士看來," 消失的銀行網點 " 是行業的普遍現象,在多重因素的疊加下,商業銀行持續調整網點布局在所難免。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網點持續調整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國內人口增長見頂,實體經濟進入轉型期,銀行的客戶數量、業務難免受到影響,不再有過去 " 擴張期 " 的煩惱。
另一方面,近年來不斷加劇的銀行 " 供給側 " 改革也加快了線下網點的整合,大量村鎮銀行被吸收合并,其中也有部分網點因為重復布局等因素被撤銷。" 另外,在撤銷網點的同時,也要看到一些銀行也在過往的金融資源薄弱地區新設了不少網點。"
" 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導致很多銀行業務不再需要到線下網點辦理。申請貸款、轉賬等很多都可以通過 APP 來完成。" 某上市銀行內部人士進一步向財聯社記者介紹,金融科技的發展在提高經營效率的同時必然會造成部分業務的收縮。
另外該人士認為,在信貸需求難以有效增長的背景下,出于降本增效的考量,部分銀行也不得不收縮、整合一些效益不佳的線下網點。" 過去新設一些網點后,順利的話兩三年就能收回成本并盈利。但現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