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和訊投顧都業華表示,最近指數漲了但部分投資者的股票卻沒怎么動,跌時卻跟跌,這確實讓人惱火。還有投資者發現自己重倉的品種并非市場熱點,于是詢問是否需要換股。這種情況可能比較普遍,至少是主流狀況之一。
首先,不一定要換股。因為投資者操作風格存在差異,并非所有人都要追逐熱點。比如,標準的價值投資者信奉價投理念,他們不關心熱點,只關注所買公司是否具有成長性、付出價格是否合理、用現金流貼現角度看是否有安全邊際。至于股票是否成為熱點,只是運氣問題,有則更好,無也無所謂。價值投資者更多關注這些層面,如果投資者是這種風格,就不必換股,市場好壞、股票漲跌,只要符合自己的標準,問題不大。
其次,如果確實要換股,也存在一些問題,容易兩邊挨巴掌。比如,投資者覺得 PCB、藥或數字貨幣等熱點好,換進去后心里舒服,但換完熱點可能開始調整,而之前扔掉的股票卻開始上漲,這樣里外一算,心態就崩了。這就如同跳槽,覺得原單位差,跳槽后發現新單位不如想象中好,回頭一問老同事,老單位卻變好了,心態類似。
因此,第一步不應急著換股,而是先診斷自己的股票。要弄清楚股票不漲是在可接受的上漲結構中震蕩,還是已經走弱進入下跌趨勢。可以問自己,如果現在沒有這只股票,是否還愿意繼續買它,這就是所謂的 "day one" 心態。如果答案是不想買了,那可能確實需要換股;如果覺得還行,那可能它仍符合自己的偏好,可以定一個規則,比如只要股票沒有破某個點位,就可以考慮持有。
如果認可熱點,換股應逐步進行,且趁調整時換,一般在強勢調整時換,而不是在強勢猛漲時追,那時風險很大。
這其實涉及投資理念問題,熱點是否是自己心里認可的東西。認可熱點不是主觀成見,不是什么東西熱就跟著走,不一定要追漲,但要往熱門方向看,比如人形機器人熱就多看看人形機器人,PCB 熱就看看 PCB,創新藥好就注意創新藥,要跟著市場風格走,不能自己定義哪個該熱哪個不該熱。
如果認可熱點,第一要先處理好手里的持倉,逐步決定哪些該出清,哪些該持有;第二,趁著調整時看看哪些熱點股可以做。但選熱點是有門檻的,需要一些積累,比如為什么選這個而不選那個,為什么等這個調整而覺得那個現在可以做,這些都需要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一段時間才能掌握。如果打定主意做熱點,就可以慢慢積累,估計得一兩年甚至兩三年,但掌握嫻熟后會有好處。
所以,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說該不該換股,而是要從思考邏輯出發。如果本身偏價投方向,就不用談熱點。比如巴菲特,在網絡股泡沫時,做熱點的人會在網絡股出現賣點時跑掉,而巴菲特做價投或成長股投資,不關心是否是熱點,只關心能否算出公司的未來現金流,看不清就不弄。因此,對于熱點,應該從源頭上思考,是否打心眼里認可這個模式,是否是選股主要邏輯。很多人最大的問題是不停跳來跳去,一會兒選銀行等非熱點,一會兒又覺得熱點好,這樣不行。一個人的核心認知應該底層穩固,在此基礎上把玩法玩清楚。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