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 60 次,涉及缺陷車輛 506.88 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汽車召回數量增加超百萬輛。頻繁的召回事件凸顯車企在智能化轉型中需強化質量管控,保障消費者權益。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品牌產品召回高達 120.68 萬輛,占召回總量近 1/4。召回原因是車輛上電時的反向電流可能損壞行車電腦主板上的電源組件,導致后視攝像頭功能異常,可能造成倒車影像無法顯示,從而影響駕駛員倒車時的視野,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此外,部分被召回車輛還存在因電子助力轉向系統軟件問題,可能觸發轉向助力受限,造成電子助力轉向功能失效的安全隱患。
奔馳品牌成為上半年累計召回頻率最高的車企,累計實施 12 次產品召回,累計召回缺陷汽車產品共計 144967 輛。其中,僅 6 月 13 日當天,奔馳品牌便實施 3 次產品召回,覆蓋其旗下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其他品牌如極星、沃爾沃、本田等也因制動控制模塊軟件問題、燃油泵裂紋風險等原因進行了召回。
進口汽車召回事件共 33 次,占總召回次數超五成,涵蓋日系、韓系、美系、德系、意系等多家全球汽車知名品牌。捷尼賽思因高壓燃油泵、集成充電控制模塊軟件等問題多次召回;起亞因制動系統液壓電子控制單元內部可能發生短路導致發動機艙起火而召回;保時捷、斯泰蘭蒂斯等也因裝配錯誤、制造過程偏差等問題進行了召回。
頻繁的召回事件反映出車企在快速擴張和技術創新過程中,質量管控存在漏洞。智能化轉型帶來的復雜電子系統和軟件問題,增加了產品缺陷的風險。此外,進口汽車因生產標準、供應鏈管理等問題,質量問題更為突出。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工信部發布通知,部署開展 2025 年度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工作,將加大對輿論關注度高、存在較大質量安全隱患車型的抽查力度,嚴查整車結構參數、碰撞安全、電池性能等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