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地處北緯 30 ° 黃金產茶帶南端,群山環抱,云霧繚繞。這里擁有全球 85% 的冰磧巖地貌,歷經六億年風化的獨特土壤,富含鋅、硒等有益元素。茶樹生長在海拔 500 米至 1000 米的山間,生長緩慢,一年只采一季春茶。正是這海拔帶來的溫度與光照差異,以及 " 高山云霧出好茶 " 的自然法則,賦予了安化茶葉內質豐厚、滋味甘甜清冽的卓絕品質,自明清起便成為皇家貢品,在中國貢茶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在安化田莊鄉高馬二溪村,"90 后 " 新茶人諶利的雙手正在茶青間游走——時而勻翻快炒,讓葉片在滾燙鐵鍋中翻飛起舞;時而轉滾悶炒,以掌心溫度喚醒茶葉內質;緊接著輕壓慢揉,細觀葉色由鮮綠漸轉暗潤,指尖感知著茶汁滲出時的微妙黏稠。
安化黑茶的獨特魅力,源于一道神秘工序——渥堆。在濕熱的環境下,揉捻后的茶葉悄然發酵,微生物的奇妙作用,帶來色澤的轉變與醇厚滋味的形成。溫度的精準拿捏,是成就黑茶 " 陳香 " 的關鍵。隨后,還需用七星灶以隔年松柴明火烘焙干燥。
" 這灶一生火,就像自帶風一樣往里鼓風,里面的物質隨溫度慢慢氧化,讓茶葉變得柔和。" 諶利解釋道,正是這獨特的渥堆與松煙明火烘焙工藝,賦予了安化黑茶有別于其他茶類的深沉色澤、醇和口感和獨特的松煙香。
曾經,安化黑茶作為邊銷茶,沿著茶馬古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邊疆牧區,成為邊疆人民 " 生命之飲 "。今天,這份古老技藝在傳承中煥發出勃勃生機。在諶利等新一代茶人的帶領下,安化黑茶產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
據悉,2024 年,全縣有茶園基地面積 36 萬畝,年加工量達 8.4 萬噸,全年實現綜合產值 268 億元。安化黑茶不僅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中國馳名商標,其制作技藝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產業的繁榮,源于不懈探索。安化堅持 " 茶旅文體康 " 融合發展戰略,在傳承古法的同時,擁抱科技創新與時代潮流。從傳統的茯磚、千兩茶,到便捷時尚的速溶茶、袋泡茶、瓶裝茶飲;從經典的茶品,到創新的荷香茯磚、桑香黑茶、黑茶牙膏、面膜等跨界產品;從茶園觀光到茶溫泉、茶民宿體驗……安化黑茶正以多樣化的形態融入現代生活。
當《沿著緯度聽中國》的鏡頭掠過安化的青山秀水,渥堆車間里彌漫著溫潤的發酵氣息,古老的七星灶升騰起裊裊松煙,茶農在茶園與車間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見。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茶葉,都浸潤著山水的精華與時光的沉淀;每一盞醇厚的茶湯,都訴說著千年的技藝傳承與不息的創新活力。安化黑茶,正從歷史深處走來,帶著山的厚重、水的靈韻、火的淬煉與時光的饋贈,成為中國茶文化寶庫中一顆獨特而璀璨的明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央廣網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 小時報料熱線 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 " 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 " 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