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節點 Auto,作者 | 天璣
新勢力們,已經 " 競走 " 了快十年了。
隨著各家新勢力走向創立十周年的大關,大家也紛紛交出了 " 十年大考 " 的答卷,第一梯隊的已經交付破百萬,第二梯隊的也在 50-70 萬輛區域沖刺。
從十年前的 " 搶占細分市場 " 到今年的 " 全面混戰 ",電車經歷了價格戰、技術戰,最終指向赤裸裸的規模戰。
新勢力們也逐漸意識到,只有跨過百萬規模,才能拿到下一戰的入場券。
01 下一章:100 萬
一轉眼,新勢力們已經不太新了。
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的,很多電車玩家已經 " 十歲 " 了。" 蔚小理 " 都已經過了創立十周年、零跑今年要邁入十年大關,就連賈躍亭造車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今年上半年結束,很多車企陸續公布了累計銷量,頗有種 " 期中考 " 交卷的意思。
領先的理想累計交付已經達到了 133 萬輛;小鵬累計交付突破 80 萬輛的帖子下,粉絲喊著:今年破百萬!;靠兩個爆款滿血復活的零跑也突破了 80 萬輛的累計銷量;蔚來、問界逼近 80 萬輛大關;極氪、長安深藍突破 50 萬輛 ...
遙想當年,新勢力們在玩的還是 " 圈地自萌 " 的文字游戲,車企們紛紛想要在細分賽道上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比如威馬就用 "2021 年中國主流市場純電汽車制造商排名第一 " 的頭銜發布招股書。
" 當時電車玩家正在和市場處于‘蜜月期’ " 十余年的電車從業者嘉林(化名)這樣對《節點 Auto》說道,市場需要電車,所以會在政策上對油換電提供極大支持,這就讓消費者自發開啟了電車的置換潮。這段時間市場上的電車玩家是初始級難度,我們看到一批威馬、哪吒這樣的低價、少智能化的電車在市面上非常受歡迎,而很多電車廠定位一個細分賽道也是為了率先攻略定向市場。
如今,這個 " 蜜月期 ",已經結束了。
隨著威馬、哪吒走向破產,在場的玩家意識到,細分賽道、文字游戲、曾經爆款都沒用,只有規模才是王道。
何小鵬說:下一個階段新能源車市場的賽點就是誰能夠每年生產跟銷售 100 萬臺新能源汽車,這只是一個淘汰賽的入門券,也就是說沒有就被淘汰了;李斌說:車企每年 200 萬輛銷量是生死線,如果看不到銷量到這個線的希望,我覺得會很難。
不難發現,車圈達成了下一個共識:年銷百萬,是 next level 的入場券。
為什么是 100 萬?
價格戰,正在壓縮車企的利潤空間。過去三年,新勢力的均車單價都在逐年下滑,理想汽車均單價從 2022 年的 34 萬元下滑到了去年的 29 萬元;蔚來從 40 萬元掉到了 30 萬元 ...
可以說,新勢力們在被動的或者主動的卷入價格戰,這樣的趨勢下,走量就是唯一的解。
只有規模夠大,才能均攤成本,才能在價格戰之下有錢賺。
還有一個原因,現在車圈之前的供應商之爭也很明顯。
因為電車出新的速度實在太快、平替實在太多,所以大家都想要更快的交付,不過電車頭部的供應商就那么幾家,所以大家都要去爭搶一個優先供貨的位置。
下游怎么去給上游 " 畫餅 ",就兩點,一個是賬期、另一個就是規模。
前陣子車圈紛紛加入了 "60 天賬期 " 的隊伍,側面反映的就是車企在用縮短賬期來爭取上游的優先資源;跟賬期同樣好用的就是規模,這個很好理解,大量批發總是比小量采購更容易拿到折扣、優先權。
蜜月期過去,新勢力們被價格戰和供應商競爭夾擊的時候,百萬銷量成了進入下一階段比賽的 " 鐵門檻 "。
02 如何跨越 " 鐵門檻 "
認知門檻是成功的前提,跨越門檻是成功的必須。
新勢力有意識的從 " 跑馬圈地 " 進入到 " 全面混戰 "。
做加法、做加法,還是做加法。
產品上,做加法。電車們拿出三大套路:價格下探、品牌外延、補能跨圈。
小鵬 MONA M03 是典型的價格下探成功案例,11.98 萬元起售的 MONA M03 直接打向了比亞迪的腹地。MONA M03 的成功也印證了電車圈的那句真理——技術不成熟的時候向上收割,技術成熟的時候向下收割。
小鵬把一直以來在智駕方面的優勢發揮到 MONA M03 上,用純視角方案降低技術成本,實現中低價位車型的更高階智駕。在續航方面也做到了領先,MONA M03 有兩款續航版本,CLTC 工況續航分別為 515km、620km,其 620 公里續航版本的售價只有 12.98 萬。對比來看,AION S MAX、榮威 D7 EV 等車型超過 600 公里的版本,售價都在 15 萬元以上。
在續航這個 " 痛點 " 上領先,在智駕這個 " 癢點 " 上差異化,MONA M03 的大火讓小鵬成功吃到了 15 萬元之下這塊市場的蛋糕。
和直接在原品牌上推出產品做價格下探不同,蔚來做的就是子品牌矩陣。蔚來品牌保持原有的高端定位和市場份額。在 30 萬元以上的純電動車型,蔚來 ES6 和蔚來 ET5T 近半年的銷量依然是新勢力領先。
在此之上為了擴展覆蓋范圍,蔚來推出樂道 L60,21.99 萬元起售價對標 Model Y," 發布會當天車主群里非常熱鬧,我們非常看好樂道 L60。" 一位蔚來車主告訴《節點 Auto》。之后又上線螢火蟲品牌對標寶馬 MINI 主打精品小車。
" 蔚來最初的定位是高端、社交和服務,所以比起在原有品牌上做價格下探的嘗試,獨立子品牌的路數既能保留原有品牌的調性又能滿足產品擴張的需求。" 嘉林(化名)對《節點 Auto》分析道。" 慢慢的蔚來會像一個集團一樣形成產品金字塔,各個細分賽道逐個擊破。"
除此之外,過去一年新勢力們在純電還是增程的問題上的邊界也變得模糊。零跑發布增程車型、小鵬宣布要做混動而以增程 SUV 打出爆款的理想開始推純電車型,在理想 MEGA 之后,理想 i8 也即將上線,就在前幾天李想還在社交平臺發文,回顧了理想 i8 從預判、立項到即將正式發布整整十年的研發歷程,這款車也被稱為是 " 理想十周年獻禮之作 "。
渠道上,做加法。
零跑和 Stellantis 集團合作,借助 Stellantis 集團的備件倉庫,零跑已經在歐洲建立了比國內更快的零部件配送體系,能夠做到 95% 的零部件 24 小時內送達;根據規劃,2025 年零跑國際將形成 550 家以上的渠道規模,構建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服務體系。零跑汽車計劃持續深化歐洲市場,并加速開拓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目標在 2025 年實現海外銷量同比翻倍增長。
原本 " 死磕 " 直營的新勢力們為了迅速擴大銷售網絡開始走起直營 + 經銷商雙模式,小鵬推出 " 木星計劃 " 引入經銷商打開下線城市銷路;極氪同樣引入合伙人代理模式來快速填補下沉市場空白。
產品、技術、渠道,各個方面都不斷跨圈的新勢力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突破百萬大關。
03 贏者通吃,成定局?
今年,電車圈開始呈現 " 贏者通吃 " 的局面。
今年前 6 個月,TOP 5 新能源汽車廠商銷量占整體市場份額的 59.2%,TOP 10 則占比 77.8%。
這是因為,電車的技術、品牌都在逐漸成熟,而用戶心智中留下的位置也越來越少。
從電車技術來看,尤其是電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電池技術的躍升或者靠材料升級或者靠結構升級。比如說,從當初已被淘汰的鉛蓄電池,鎳鎘電池,鉛酸電池,到如今電池龍頭廠商都在同時布局鈉離子電池,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等等。但是電池的材料升級并不那么容易,從研發到量產每一次新的突破可能都需要小十年的時間。所以各大車企就會在結構上下功夫,比如問界 M9 選用的是能量密度高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并且配合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這種組合不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還優化了電池的使用效率。智能的電池管理系統能夠精準調控電量的使用,使得每一度電都能發揮出最大價值。
整體來說在新勢力短時間內想要通過自研電池做出極大突破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而從品牌來看,豪華看問界、空間看理想、性價比看零跑、轎車看小鵬和小米,隨著各個標桿品牌的樹立,基本上已經沒什么可以從市場上再創造的藍海了。
這樣的情況下,最先實現規模壟斷的品牌就可以逐漸實現供應鏈壟斷和技術壟斷,越是賣得好就越有供應商優勢,越有錢投入研發,再反哺到銷量上。贏者通吃的局面就來了。
" 去年,電車圈還有一種說法,說智能化會是后來者居上最好的機會。" 一位電車從業人員向《節點 Auto》回憶道,而今年,隨著 " 技術平權 " 被喊出來,這樣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因為技術的稀缺性是能叫上高價的原因,現在新能源乘用車 L2 級別及以上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突破 66%,技術稀缺性被極大稀釋。
不能卷稀缺了,還是可以卷體驗。
" 端到端 " 成了今年智駕的關鍵詞。
華為鴻蒙 ADS 3.0 把端到端網絡首次用于高速 + 城區 + 泊車三域融合,小鵬和理想也實現端到端大模型全量上車,NOA 領航覆蓋從鄉村到城區的全場景,包括收費站、封閉園區、地庫,在場景切換時無斷點,時空感知和領航行為準確。
智駕發力端到端是整個產業鏈成熟的表現,高算力是能夠實現端到端的必要條件,以英偉達 DRIVE Thor 為例,其 2000TOPS 算力較前代提升 4 倍,支持自動駕駛與智能座艙多域融合計算,配合 SOA 軟件架構可實現功能模塊動態擴展。隨著車規級芯片制程向 5nm 以下演進及規模化應用,單位算力成本正以年均 35% 的速率下降。
當智駕逐漸走向技術升級、體驗惠普,電車將徹底變成一個燒錢、堆人、高門檻的游戲。今年,威馬、哪吒已經逐漸走向出局邊緣。接下來,要逐漸接受 " 十年大考 " 的玩家們,從規模到技術,都要交出合格的答卷。
寫在最后
電車發展的這十年,這個圈子聽到了太多的聲音,最開始,是質疑的聲音——用電的車跑得遠嗎?補能問題能解決嗎?
然后,是興奮的聲音——資本砸錢,用戶買單。
再之后,就是殘酷的競爭的聲音——有的品牌裁員、解散、出局,有的品牌靠大單品吃盡紅利,有的品牌從增程跨越到純電,有的品牌做價格下探來自救 ...
不過從今年開始,新勢力只能認準一種聲音,就是銷量的聲音。在百萬大關的壓力之下,新勢力,只能用銷量說話,其余的,都是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