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熱點問答(第 294 期)
網通社汽車研究院院長 何侖
最近,懂車帝與央視聯手舉辦了規模空前的駕駛輔助系統測試。民族品牌遙遙領先的 " 高階智駕 " 技術集體淪陷,而一直被吊打、被超越的特斯拉則搖身一變,僅憑老版的駕駛輔助技術,就遙遙領先了,這或許是今年車圈最為顛覆、轟動、爭議激烈的事件。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何侖:懂車帝是不是曾經被車企充過值,所以才叫 " 充值帝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說,最不可能為了讓自己遙遙領先而給懂車帝充值的車企,就是特斯拉。
首先,美國有一個《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簡稱 FCPA,)主要打擊美國公司或在美上市公司在海外行賄行為。過去幾十年,與中國業務相關的跨國公司被 FCPA 調查、罰款的著名案例至少有七起,高通、輝瑞、阿斯利康、IBM、華信能源、沃爾瑪等大名鼎鼎的跨國巨頭都赫然在列,其中被罰金額最高的是沃爾瑪,2.82 億美元;在車企中,奔馳因被查證向中國有關部門官員、國企業官員提供現金回扣、高端旅游、禮品和 " 咨詢費 " 等,2010 年被罰 1.85 億美元。
所以,從特斯拉角度看,要給懂車帝充值,就要冒很大的風險,必須仔細掂量后果。更重要的是,特斯拉雖然在網上從來就是電車領域里被吊打、群嘲的標靶,但銷量、品牌、技術領先的形象卻總讓人羨慕嫉妒恨,非要冒那樣大的風險來給懂車帝充值,犯得著嗎?
而且,以這種卑劣方式吃里扒外,傷害國家重點培養的心頭肉——民族汽車品牌,有關部門、媒體也絕不會放過我,我可不想死。
另外,跨國車企、合資車企一般都死要面子,講企業文化,更有嚴格的內部規矩和流程,這種給媒體充值變相造假的勾當,在采購部那里就極難通過,即便通過了,還有法務部在那里虎視眈眈,它們可不像我們一些車企的法務部,是專門來整治媒體、用戶或外部修理工的,而是專門整治內部人的,搞內部合規的。
所以,從各個方面看,特斯拉充值懂車帝,可能性極低。
網通社:這次懂車帝和央視聯手做測試,但后來央視在相關微博中把 " 聯合 " 二字去掉了,很多人據此認為,這表明,懂車帝的這場測試只是商業營銷行為,沒有官方背書。您怎么看?
此外,還有一些屬于常識和邏輯問題,要搞清楚也不難。
首先,懂車帝不會像輿論場上一些大聰明那樣愚蠢,它應該很清楚,和那些 " 中國驕傲 "、" 國之重器 "、" 國貨之光 " 相比,和那些大型國有汽車集團相比,自己算個球呀,就是吃了兩個豹子膽,也不敢為了商業營銷,擅自做這種測試,還要公布結果,捧特斯拉臭腳,而得罪這樣一群超級大佬,包括一些大金主。
更重要的是,剛才說過,測試中集體淪陷的自主品牌都是有關部門的心頭肉,是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主力軍。區區一個懂車帝膽敢為了商業目的,搞這種不干不凈的測試,給遙遙領先的自主品牌潑臟水,為洋品牌鳴鑼開道,公然跟有關部門和國家戰略作對,那就是活膩了。
另外,那些因測試而受傷的車企或品牌的反應也很有意思。像這樣被一家媒體明目張膽地公開打臉,要是放在以往,早就開始各種硬剛了,法務部也會強勢出動。可到現在,反應最激烈的動作也不過是 " 不予置評 "。它們是怕懂車帝嗎?當然不是,它們忌憚的是懂車帝背后的那只手,它們或許早就明白,懂車帝不過是有關部門整治行業亂象借用的一只手,一只方便使用的第三方的手。
網通社:就算有關部門指使或默許懂車帝這么干,就不怕這可能會傷了自己的心頭肉嗎?
何侖:有關部門應該估計到這會有風險。但一些自主品牌 " 高階智駕 "、" 遙遙領先 " 的大忽悠,已經造成了太多惡果,對消費者利益、相關技術和電車行業健康發展造成的損害已經難以承受。多個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嚴管車企的 " 虛假宣傳、抹黑競品 ",各種發文試圖厘清和規范智駕、自動駕駛、駕駛輔助、L2 和 L3 等技術概念,可有什么用呢?那些故意誤導或被混肴的概念已經被忽悠得深入人心,而且一些很牛的品牌敢于頂風作案,嘴炮照打,繼續濫用概念,讓有關部門陷入尷尬。
只是有關部門或許沒想到,這次測試成了自主品牌駕駛輔助技術的大型翻車現場,便宜了特斯拉這個洋品牌。原因或許在于,這兩年中國智駕技術遙遙領先的大忽悠不僅讓那些宗教品牌信眾、還有不少普通消費者中毒很深,有關部門的一些人也被忽悠得心神不定、半信半疑的,相信即便做了公平的測試,結果也不會這么慘。結果,的確就是這么慘!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網通社:這場測試流程上的客觀性、公正性也受到不少質疑。您怎么看?
何侖:有個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流出來的視頻,點擊量很大,說的是,不同的測試車進入轉盤時如何待遇不同,通過與被撞的結果如何不公。我邊看邊笑,當博主一本正經、苦口婆心、煞有介事地對測試場景做理性分析時,上面彈幕上的幾行字卻在畫龍點睛,也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入彎車本來要該讓環島內的車 ","(問交通法)就是我在主道我有路權 "," 哈哈哈哈哈,這博主絕對沒駕照 "。再一看下面,又感到悲哀,居然有近萬個點贊!
要想了解懂車帝這場測試是否公正,對駕駛輔助技術發展和公眾認知有哪些意義,我推薦一篇對法雷奧中國區首席技術官顧劍民博士的專訪文章《懂車帝測試只是眾多長尾問題中的冰山一角!》。
還有,特別推薦同濟大學朱西產教授有關駕駛輔助技術的文章,他的一些真知灼見很值得一讀,雖然他的權威身份沒能讓他免遭被網爆、被刪帖的厄運(參見 " 朱西產:關于《不要把智駕強制標準定的太高,60 分及格就行了》視頻的正式說明 ")。
(圖 / 文 網通社 何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