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云鵬 程茜 麗思
編輯 | 心緣
盼望著,盼望著,一年一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來了!
智東西8月9日報道,2025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周五在北京亦莊開幕,展覽面積約50000平方米,匯聚200多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包括50多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1500多件展品、100多款首發新品,宛如一個盛大的機器人主題樂園。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形機器人的產業熱度居高不下,新技術、新功能、新融資、新演講層出不窮。本屆博覽會展出人形機器人的展商數創歷史之最,A館至少22家、B館至少29家,C館至少8家,幾乎每個有表演的展臺都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
展出的實用功能同樣令人眼花繚亂,有家庭陪伴、醫療護理、工業制造、水果采摘,也有防爆滅火、應急救援、產線巡檢、電站操作。
逛機器人大會怎么能少到了花式出糗名場面!連機器人翻車都很有看點,比如走路踉蹌、倒地抽搐、趴窩歇菜、摔跤被抬走,還有些不聽話的機器人被工作人員推、拉、拖、拽,節目效果拉滿。
線上有京東機器人專區,線下世界機器人大會和機器人大世界展示并售賣包含41家參展企業的百余款產品,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智能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機器人大世界文創區都能用消費券享受優惠價。
總之,如果你想一探中國機器人產業最新風潮,那么世界機器人大會絕對是最直觀的一扇窗口。
回想2016年第一屆世界機器人大會,那時機器人展品還是以功能型為主,多數都不是能下地跑的人形機器人形態,外觀也比較潦草,粗糙得像功能單一的大號玩具。
9年后的今天,機器人產業的變化已經翻天覆地,這在本屆展會上可見一斑,很多人形機器人都能干活兒了,能用于家庭陪伴、科研教育、導覽講解,也能深入餐廳、超市、醫院、工廠等具體場景"打工"。
在全面逛完180個展臺以及4S店、機器人餐廳后,我們總結出10點觀察:
1、機器人產業真的爆發了,全國主流媒體和投資人涌向亦莊。地方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參展熱情高漲,北京、廣東、湖北、四川、浙江、杭州、成都的都來了。
2、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新秀成為絕對的主角,從人氣、展位面積到影響力都斷檔領先,已經是展臺引流攬客的金字招牌。相比A館和B館的人氣火爆,側重底層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C館則稍顯冷清。
3、老牌機器人廠商變得低調,許多細分賽道的機器人玩家并未參展。往年A和B館是按照消費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五五開來分,今年工業機器人展區明顯大幅縮減。
4、人形機器人終于大大方方的明碼標價,最貴的一臺近百萬,大部分定價都是幾十萬元,也有少數便宜到幾萬元的,比如眾擎PM01賣8.8萬元,宇樹G1賣9.9萬元。
5、繼機器狗之后,人形機器人走向加速場景化應用落地,不再只是站樁或畫餅,而是真正探索替代人類作業的場景和方案。
6、展品演示豐富多元,但同質化現象嚴重,產品形態、功能、場景大同小異。
7、人形機器人技術還不成熟,并不能做到擺脫人工控制、獨立自主,翻車狀況屢見不鮮。所以暫時不用擔心人形機器人會讓人丟飯碗,相反,它還會增加人類崗位需求——至少需要1個人遙控、2個人當護工。
8、尋找落地場景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的重要課題,消費動力仍很有限,目前訂單主要來自營銷、文娛、科研教育、商業服務、工業制造場景,距離走入家庭還很遠,尚未看到一款能撬開消費者錢包的雛形。
9、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依然有限,具身智能的數據、算法、落地部署門檻都是業界頭疼的問題。
10、下一步重點是群體智能。本屆展會上已有多家企業展出多機協同作業的能力。
01.
人形機器人可以現場買了!
實探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和機器人餐廳
在距離展館3公里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亦莊),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剛剛開業。
4S店面積4000平方米,共4層,集"銷售-維保-租賃-數據反饋"于一體,集合了40多家企業7類50余項產品。企業客戶在現場就能下單采購。
一層陳列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都明碼標價,方便企業選購。從價格來看,最貴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單價達到上千萬元;人形機器人中最貴的是優必選分揀機器人Walker S,補貼價為97.2萬元,其次是魔法原子Gen1的78萬元。
二樓是互動區,可以佩戴VR感受機器人眼中的世界,參與腦電波對戰比賽,或是觀看機器人踢足球比賽、機器人投籃表演。京東還在旁邊整了個電子產品市集,售賣耳機、電腦、VR設備等硬件。
與4S店相鄰的智能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也開張啦!
帥哥美女機器人在前臺迎賓,機器人親自下廚做飯、咖啡拉花、做冰淇淋、鏟爆米花,"蘇軾"、"李白"機器人辯論,"牛頓"講解每道菜的原理,擎朗機器人送餐收餐,宇樹機器人溜達握手,"功夫熊貓"表演打太極,機器人搖滾樂隊狂飆,最可愛的當屬粉色垃圾桶——滿場找顧客要飯。
菜單同樣賽博味兒滿滿,有"芯核牛堡動力模塊"、"芝爆引力加載器"等菜品,不過這些就不是機器人做的了。
機器人大世界文創區有徽章、冰箱貼、文具、生活用品等6大類115項機器人文創產品。
4S店、文創區需在微信"亦莊機器人"公眾號預約,"機器人焰究所"可在美團或大眾點評上預約,均可領取消費券享有優惠。
線上,打開京東搜"機器人大會",京東商城E-TOWN機器人消費節專區提供四足、雙足、外骨骼、教育陪伴類等4類63個品牌店鋪680余種機器人產品。
此外,京東推出"機器人1元起拍"活動,限時限量提供"機器人女團成員"等產品競拍。
今年京東頻頻出手投資機器人的舉動備受業界關注。僅7月21日一天,京東就完成了3家具身智能企業的投資,分別是千尋智能、逐際動力和眾擎機器人。
作為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獨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京東在世界機器人博覽會的展臺匯集了幾十款機器人產品,包括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以及外骨骼設備、機器人圖書,還有自家的京東物流車等。
50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集結!
極限挑戰、打工干活,靈巧手越來越擬人
今年博覽會的"頂流",毫無疑問是人形機器人。
往屆通常是工業機器人展臺最大,今年的C位則被人形機器人當紅創企占領。宇樹、眾擎、加速進化等有表演、互動的展臺人流量尤其大,人擠人都看不到盡頭。
人形機器人炫技表演已經是固定節目,這邊上演后空翻,那邊展示伏地起身。不過有些表演沒有固定時間表,能否看到靠運氣。
許多不做人形機器人本體的展商,也擺出人形機器人來裝點門楣。美的雖然沒參展,但把它的首款人形機器人放在了旗下工業機器人企業庫卡的展臺。
還有一些注重在外貌上做到擬真的機器人,相關展商都在設法讓機器人表情更自然生動,不過就現有效果而言,很難避免"恐怖谷"效應,看起來多少有點瘆人。
1、雙足人形機器人
宇樹科技格斗機器人擂臺賽燃情開戰,G1秀出高踢腿、伏地挺身、迅猛出拳、閃避格擋等高難度動作,展現出色的運動控制與平衡能力。好玩的是,機器人有次摔倒不是因為被對手打到,而是自己突然絆腳栽了個跟頭。
人形機器人半馬的冠軍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天工,一直在跑步機上長程行走;亞軍松延動力N2則表演了行走、奔跑、后空翻、打招呼、歡呼、舞蹈等動作。
還有很多人形機器人現身本屆展會,有鈦虎機器人的T170 V2.1、里工實業的里掂D1、四川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D12、PNDbotics的Adam-U、江淮中心的S1、埃斯頓酷卓的Codroid 02,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中電科21所也都帶來了人形機器人展品。
比如去年9月成立的動易科技,展出了身形小巧的PHYBOT C1,身高1米28,體重28kg,結合高畫質投影單元與呼吸燈帶設計,可以做個性化導覽和內容展示。
眾擎機器人PM01體型也很嬌小,身高1.38米,體重約40kg,具有機械式步態和類人自然步態兩種行走模式,擬人程度高,可滿足更多開發者的科研需求,實現跨平臺算法的部署及驗證。
魔法原子剛發不久的小型雙足人形機器人MagicBot Z1,擁有擬人化情感交互能力,輕觸頭部就能和觀眾主動流暢對話。
2、輪式人形機器人
輪式人形機器人的腳變成了輪子,上半身照樣能跳舞。在帕西尼展臺,觀眾參與抽獎可觸發機器人整齊劃一跳群舞。
群體智能是優必選展臺的一大看點,多臺Walker 2、Cruzr S2與UQI優奇頂升移動機器人Wali瓦力U600、無人物流車Chitu赤兔協同展示從物料入庫搬運到智能分揀的全流程作業。
面向智慧康養場景,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出了照顧老人、居家陪伴的具身智能機器人。
千尋智能的墨子Moz1演示了從洗衣機取衣、疊衣的全過程,至于速度嘛,依然是慢工出細活。
清寶智能展示了咖啡、文旅、安保、導診等不同類型的服務機器人,下半身靠一個底盤移動,上身就跟真人一樣,其核心技術是呈現豐富自然的面部表情。今年清寶機器人已獲得幾千萬元的訂單。
千尋智能的Moz1機器人這邊開柜抓取傳遞一氣呵成,那邊穩準狠搭建創意積木。自變量機器人的量子2號展示了傳統香囊制作技藝。銀河通用還是老樣子,讓G1機器人從小賣部給觀眾取貨,沒什么新意。
3、靈巧手
靈巧手展臺的人氣也非常高,配合機械臂執行夾雞蛋、舉鐵健身、做實驗滴試劑等動作,吸引了大量圍觀人群。大部分靈巧手展商都在C館。
C館最熱鬧的當屬靈心巧手的機器人樂團,用靈巧手演奏各種樂器,有敲鼓、彈古箏、彈鋼琴、彈吉他等等。其靈巧手產品的現場標價從8800元到99999元不等,據介紹,該公司占據了全球高自由度靈巧手80%以上的市場份額。
靈巧手一方面呈現出輕量化、小型化、高性價比的特點,另一方面在垂直領域進一步提升"專精"能力。
許多靈巧手表演重點展示了絲滑的活動能力,比如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示抓礦泉水,臥龍集團展示抓氣球,江淮中心視觸靈巧手能進行一定幅度的側擺運動,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孫富春團隊展示人形機器人THumanoid彈鋼琴,智澄AI的TR5足式通用人形機器人"鐵軍一號"展示了化學滴劑的精準操作。
還有一些夾爪展品。比如米思米的電動夾爪,有平行型、旋轉型、吸取型,售價從1416元到6163元不等。
有些人形機器人展品,吸引觀眾的亮點不是技能,而是外貌。
松延動力的仿生機器人,有的可以跟隨音樂對口型,有的可以進行表情模仿,機器人皮膚細節、五官、表情都非常逼真。
機器動物集錦:狗豹鳥蜂,
還有各式AI萌寵
在機器人展會上"遛狗"依然時髦,家家養得起"機器狗"的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
維他動力剛發布的Vbot智能伴隨機器人像個"小跟班",不需要遙控器控制,具備VLA自主移動和Agent視覺語言交互能力,能幫忙拎包、拍照錄像、照看老人孩子。成立僅半年,維他動力已融資3億元,研發團隊超過60人,與京東、火山引擎、地瓜機器人、禾賽科技、億緯鋰能五家行業伙伴達成深度合作。
恒之未來展示了一只小巧可愛的機器狗,通體黑色,動作靈活,重量只有1kg,小到能拿在手里玩。
中電科21所的半人馬機器人構型是國內首創,能在狹小空間中靈活穩定移動,負載能力達30公斤。
多款小型AI陪伴機器人展品都采用動物外形。
杭州海創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臺有一個憨態可掬的小型熊貓機器人"潘達",眼睛一眨一眨的,可以識別人的情緒。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展出了能逗孩子開心的心智陪伴機器人。
去年12月成立的樂享科技,展出了酷似瓦力的履帶式機器人W-Bot。它主打戶外陪伴,不僅能提供情緒價值,還能干些拉露營車的活。
非人形態"打工人",上天入地"特種兵"
服務機器人、康養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非人形的特定用途機器人,雖然在本屆博覽會中淪為人形機器人的陪襯,但論起在真實場景的落地,它們的方案往往更加有效和成熟。
在展館,隨處可見非人形的服務機器人擺攤,做煎餅果子、拉花咖啡、冰激淋、爆米花。幾乎每臺機器前都大排長隊。
智東西上身體驗了智元研究院的可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穿上后沒有覺得重,行走或爬坡時都能感受到明顯向上托舉的力,據了解其能減少40%-50%的運動消耗。
早些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把A館和B館按照消費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五五分,今年工業機器人的聲勢,基本上靠新松、庫卡這幾家老牌大廠頂了。
京津冀機器人產教融合協同發展區、庫卡展示了小型機械臂模擬焊接,ABB機械臂能做到"手持"紅酒杯移動不灑,SMC重點強調其機械臂方案的高效節能,天鏈機器人的機械臂開啟"大力士挑戰賽",和觀眾比拼舉啞鈴。
國地共建機器人創新中心也設置了機械臂演示一條龍,從分揀到質檢流水線作業;埃斯頓酷卓升降式碼垛工作站的協作機械臂負載20kg,搭配升降柱可實現最大碼垛高度2430mm。
還有一些吸睛的大型工業裝置,新松展臺一角是曾參演央視端午特別節目的大型機械臂,庫卡則是大型重載搬運工作站、機械臂。面向清潔、檢測等應用場景,新松展出了星未來工業清潔機器人,安川首鋼展示了機器人AI視覺檢測系統。
凌天智能集團展出了防爆消防特種作業機器人,現場還有水下機器人實際作業演示和無人機鉆圈表演。曼大智能也展出防爆機器人產品。
加速具身智能開發與落地,
模型、平臺、數據方案再進化
本屆大會期間,星海圖首發其全球首個端到端全身控制VLA模型,只需一句自然語言指令,就能操控R1 Lite在任意打亂的家庭臥室場景中完成整理床鋪這一高復雜度、長程任務。觀眾可以零門檻操作星海圖R1 Pro完成抓娃娃、拼圖闖關、打太極等挑戰。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通用多模態視覺感知系統。越疆DOBOT平臺旨在成為Agent時代的"機器人安卓",希望幫助開發者訓練專屬智能體。
星塵智能剛剛發布AI機器人研發套件,將"本體-數據-模型"打包成閉環系統,機器人平臺(本體)提供靈活敏捷精準的操作能力,遙操方案(數據)能讓非專業人士高效采集到高質量演示數據,全身操作策略(模型)可通過少量高質量示范和模型訓練掌握多任務全身操作能力。
科大訊飛也展出了降低機器人開發門檻的配套產品,包括具身智能訓推一體機、機器人超腦平臺、機器人智能語音背包等。
核心零部件琳瑯滿目,
從激光雷達、傳感器到電子皮膚
核心零部件展品非常密集,激光雷達、傳感器與AI的融合愈發深入。
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地共建機器人創新中心、禾川科技的展臺上都擺滿了執行器、傳感器、激光雷達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
傳感器方面,他山科技主要做的是AI觸覺傳感器,TS-F指尖觸覺傳感器實現"未接觸先感知",TS-E機械手觸覺傳感器能精準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和摩擦力。搭載其AI觸覺傳感器的夾爪可根據物體軟硬、重量實時適配力道,實現更趨近于人類指尖動作的操作流暢度與安全性。
帕西尼全球首發其第三代多維觸覺傳感器矩陣PX-6AX-GEN3,能夠為具身智能體提供豐富細膩、穩定可靠的觸覺交互信息。煜禾森重點展出了防爆移動機器人平臺、整體IIC防爆激光雷達傳感器等防爆產品。思嵐科技展示了多傳感器深度融合的Aurora2.0升級版一體化3D空間感知解決方案,以及通用底盤、開放底盤、水下雷達。
藍點觸控展出了高準確度的六維力傳感器,合作伙伴有智元機器人、小米機器人、千尋智能、優必選等。漢威科技、柯力傳感、宇立儀器、HBK、鑫精誠、諾盛測控、福瑞博也展出了多款傳感器產品及解決方案。
科盟創新核心產品包括減速器、馬達模組,并現場演示人形機器人練舉鐵、平舉、側平舉等動作。因克斯展出從核心關節模組、靈巧手到運動控制算法的全棧解決方案。Maxon、紐格爾、動易科技、意優、達妙、卓譽均展示了多款關節模組或解決方案。
易格斯展出機器人自動化方案。阿爾勃特ALVA展出其首創的"AI +空間計算"類人眼視覺系統。留形科技展示了融合高精度空間感知與記憶能力的空間記憶模組。亦莊機器人展臺也匯集了一體化電機模組解決方案提供商靈足時代、知名顯微鏡品牌麥迪光學等企業的展品。
07.
結語:見證機器人大會十年之變
總體逛下來,一些熱門機器人展位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進去出來都很困難。如果想要搶好的拍攝角度,建議提早去占位。
自2016年首屆大會在亦莊開辦以來,世界機器人大會已經走到了第十個年頭。智東西從第一屆就在現場深入報道、觀察、見證。今年開幕首日北京大雨淋漓,但展會現場的熱鬧勁兒絕對不止10倍的暴漲。
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當道,是本屆展會的第一大特點。第二大特點則是加速場景化應用落地,不管是面向消費者的玩具、陪伴,還是在工廠里搬東西、打螺絲,基本不玩虛的,都在拿真實場景演示。
多家人形機器人創企的CEO告訴智東西,今年非常顯著的變化是,很多機器人都在嘗試結合實際需求,朝著真正落地的方向努力,真正開始派上用場。雖然并非每個都做得很好,但大家的方向高度一致——一定要落地,先行動起來,再逐步迭代完善。
展會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同質化現象嚴重,沒看到令人驚喜的創新。機器人炫技、上崗花樣雖多,但很多表演都是陳年老節目,缺乏新鮮感。
而一眾人形機器人炫技多過實用,核心問題還是一個字——慢。
機器人做咖啡很慢、疊衣服很慢、拿東西也很慢,如果人工是這樣的速度,恐怕會被消費者猛烈抨擊和投訴。什么時候機器人能把一些費勁兒的臟活累活做得既快又準,才能真正解決生活和行業里的痛點問題。
此外,不少現場的"機器人秀"仍是靠預編程或現場遙控實現,真正智能化到能跟人有更深入的語言、動作上的交互的,還很少或比較弱。
回顧這十年,機器人在具身智能的大潮之中,實現了站立、行走、執行越來越復雜動作和平衡的進化,但交互、思考能力依然遠未成熟,也許這正是下一個十年我們期待看到的變化——讓機器人更聰明、更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