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財經 李姍姍
上一次對消費者說教的鐘薛高已經破產清算了,如今又來了一個百果園。面對消費者質疑 " 百果園水果偏貴,月薪 2 萬元都吃不起 ",8 月 8 日,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發視頻回應稱," 不會迎合消費者 "" 絕不在品質上做讓步。"
余惠勇還擲地有聲地表示:" 我認為商業就兩種,第一個利用消費者的無知,第二個教育消費者成熟,像百果園這么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
話一出口,百果園瞬時沖上微博熱搜。
對于 " 教育消費者 " 的說法,網友并不買賬:" 中年男老板這么喜歡爹味兒,吃個破水果還被教育上了 "" 屬于得了便宜還賣乖 "。
百果園真有那么貴嗎?
以榴蓮為例,外賣平臺顯示,百果園北京地區售賣的 A 級帶殼泰國金枕榴蓮單價為 87.6 元 /kg;而切果季、果繽紛同品級榴蓮售賣單價分別為 74.9 元 /kg、72.44 元 /kg。
有消費者花 17 塊買了兩個蘋果,回家切開才發現內部果肉已經變質發黑。
2001 年,余惠勇拿著 400 元在深圳創辦了百果園,2002 年 7 月首家門店開業,首日銷售額 1.8 萬元,單月突破 40 萬元,起勢很猛。
創業初期,百果園瞄準中產家庭,門店多開在中高端小區周邊。余惠勇以 " 做最好吃的水果 " 的定位和 " 不好吃退款 " 的承諾贏得市場。
2009 年,百果園在業內首創 " 三無退貨 " 政策,允許消費者對口感或品質不滿意的水果進行無實物、無小票、無理由退貨,打破傳統零售 " 離店概不負責 " 的服務壁壘。
然而,百果園的承諾卻在一次次的曝光中逐漸食言了。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百果園的投訴有 3000 多條,大多是關于水果的品質和售后問題。
去年 315 期間,百果園被曝光,存在用腐敗水果制作高價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當鮮果售賣、隨意定義車厘子等級等亂象,讓它的高品質形象大打折扣。
有百果園的加盟商在余惠勇的相關視頻下留言稱,去年公司將三無退貨相關政策改為公司承擔 60%,且扣除整單金額而不是被退果品金額,已傷及加盟商的利潤。
更有消費者表示,買到不好的車厘子申請三無退款,卻一直拖著不退;買到生的蜜瓜卻申訴無門。
2023 年 1 月,百果園成功掛牌港交所,當年營收增速驟降至 0.69%,凈利潤增速降至 11.88%。
上市次年,百果園迅速出現業績變臉。2024 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 9.82% 至 102.73 億元;錄得凈虧損 4.86 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 3.62 億元,出現近五年來首虧;毛利率也從上年的 11.5% 降至 7.4%。
2023 年初,百果園還信心十足地計劃 " 未來十年營收破千億、線下開超萬家門店 "。而截至 2024 年底,百果園零售門店剩 5127 家,同比凈減少 966 家,平均每天關店 2.6 家。
截至 2024 年末,百果園尚有長期銀行借款 1.62 億元,短期銀行借款 23.47 億元,短期租賃負債 0.3 億元,而期末現金余額僅有 17.58 億元,存在 6.19 億元短債缺口。
百果園自家人也開始逃離,自 2024 年以來,公司股東們開啟頻繁減持。
Wind 數據顯示,從去年 5 月,百果園常務副總裁焦岳先后多次減持,累計套現約 970 萬港元,持股比例從 7.43% 降到了 4.05%;天圖投資董事長王永華 7 次減持,累計套現 3788.64 萬港元。
截至 8 月 8 日收盤,百果園股價為 1.75 港元 / 股,總市值 26.94 億港元,較上市首日收盤的總市值 94.74 億港元,跌去了 71.56%。
2024 年,余惠勇總薪酬 101.6 萬元,較 2023 年的 109.7 萬元同比下降 7.38%。
相關公司:百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