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 A 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截至收盤,滬指漲 0.34% 錄得 6 連陽,深成指漲 1.46%,創業板指漲 1.96%,北證 50 指數漲 1.18%。A 股全天成交額 18499 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 1136 億元,全市場超 4100 只個股上漲。
板塊題材上,受碳酸鋰期貨漲停影響,鋰電產業鏈爆發,海內外 AI 算力催化眾多,帶動光模塊 CPO 等概念主題走強。
ETF 方面,主要寬基持續走強,同類成交額最大的 A500ETF 基金(512050)上漲 0.89%,年內跑贏滬深 300 指數超 3%。人工智能相關 ETF 整體上漲,聚焦光模塊、PCB、服務器等的 AI 算力硬件產業鏈領漲,5G 通信 ETF(515050)上漲 2.54%,同類費率最低的創業板人工智能 ETF 華夏(159381)上漲 2.60%;芯片 ETF(159995)上漲 0.56%、人工智能 AIETF(515070)上漲 1.72%。
對于 A 股行情,華西證券表示,本輪行情增量資金來源眾多。自去年 "924" 行情啟動以來,我國 M1-M2 同比增速負剪刀差持續收窄,反映資金活化程度增強,居民的消費和投資意愿出現邊際回暖跡象。近期兩融余額站上十年新高,反映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正在持續回升。在 " 資產配置荒 " 背景下,牛市思維正促進居民資產配置向權益類資產傾斜,居民增量資金入市將成為本輪 " 慢牛 " 行情的重要驅動,仍看好下半年 A 股沖擊 2024 年高點。
人工智能領域再迎技術突破,中信證券發布研報指出,OpenAI 最新推出的 GPT-5 模型在推理能力方面顯著提升,在通用場景和幻覺測試中表現優異,性價比相較前代模型明顯增強。同時,該模型在編程、醫療等垂直領域亦展現出良好的拓展潛力。模型廠商的持續迭代推動了科技巨頭在 AI 領域的競爭,并帶來算力需求激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