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股 13F 文件的披露,多家私募機構 2025Q2 最新調倉情況浮出水面。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來看看,景林美股持倉方面的變化。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截止 Q2 景林資產海外子公司合計美股持倉市值達 28.73 億美元,較 Q1 末期的 32.28 億美元降約 11%。
其中,景林美股持倉中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
Meta、網易、滿幫集團、拼多多、富途控股、奇富科技、英偉達、貝殼、新東方和 Nebius Group。前十大倉位比重較 Q1 繼續提升達 88.19%,中概股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持倉情況大致如下:
1. 美股方面:圍繞 AI 景氣度及商業化能力
今年一季度,景林清倉了長期持有的英偉達,對谷歌、微軟的減持幅度也超過八成,彼時,市場的解讀是景林或正降低對美國 AI 的期待。
早前景林的觀點,主要認為的是美股科技股的估值相對飽滿,而由 AI 引發的投資浪潮也已經持續了接近兩年時間,呈現一個 " 高估值高預期 " 的狀態,但 AI 商業化仍然沒有看到明確的方向。
而彼時的中國股市 ( 港股、中概股等 ) 無論估值、股東回報率、未來增長穩定性,都已經具備吸引力。所以我們能夠從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景林高層無論是言論判斷以及持倉方面的動向變化。
而到了第二季度,景林又大倉位新進英偉達,谷歌的持股也翻倍增長 ( +302.13% ) 。此外,景林還對頭部重倉股 Meta,做了增持,這是景林連續三個季度增持 Meta。
這背后的邏輯,可能潛在包含著對于海外 AI 巨頭,商業化落地表現,以及業績方面的認可。
此前研究院在大佬最新點評 AI 和外賣一文中分享過景林的觀點,此刻景林的研判提及海外的 AI 產品,在付費用戶獲取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 各大模型的付費訂閱 ARR 以月度兩位數環比的速度猛增。因此,海外的 AI 產業鏈開始陸續創下新高。看好 AI 落地成為生產力的進程。"
而對于 AI 落地能力稍遜的蘋果,景林則是在二季度一鍵清倉。
2. 中概方面:圍繞競爭、業績景氣等情況
中概股方面,景林主要圍繞著行業競爭情況以及業績景氣情況,做了階段性的調倉。
例如在研究院較為關注的公司中,景林較大幅度減持阿里 ( -22.65% ) 和拼多多 ( -30.54% ) 。阿里大概率考慮到短期外賣領域的投資,對業績方面的影響。
景林在此前的研報中,也提及了對于相應公司整體盈利短期受壓的擔憂。詳見:大佬最新點評 AI 和外賣!此前研究院也分享過外資機構的業績預測,普遍認為阿里 Q2 季度綜合 EBITA 同比下滑 16% 左右。
拼多多方面,或也同樣考慮到了短期業績方面的壓力。
此前拼多多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上,繼續預警 " 短期甚至相當一段時間內,拼多多的利潤將受到很大的壓力和挑戰 "。高盛此前預計拼多多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11%,但調整后 EBIT 同比 -38%。
此外,景林對出行、酒店等板塊領域做了不同程度的增持。例如增持滿幫 ( +10.77% ) ,新進亞朵、華住集團等。高盛此前研報中提及,出行領域展現出韌性,預計滿幫 Q2EBIT 將同比增長 59% 等。
光伏方面,景林 Q2 對于持倉內公司,倉位占比依然較低 ( 阿特斯減了些,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持倉未變 ) 。景林或選擇靜待行業整合深化、過剩產能出清、或海外市場帶來新的增長動能。
PS: 本文內容僅為觀點分享,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