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汽車穩增長方案,工信部等八部門最新部署:力爭實現 2025 年全年汽車銷量 3230 萬輛左右;進一步規范產業競爭秩序;有條件批準 L3 級車型生產準入;將加快突破汽車芯片;進一步加大力度促進汽車消費。
9 月 13 日,工業部網站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 12 日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 — 2026 年)》,提出 2025 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 3230 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 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 1550 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 20%。
方案設定的 2025 年目標還包括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 左右,汽車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6 年,行業運行將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方案指出,汽車制造業增加值 6% 的增長目標體現了政策層面對行業穩增長的堅定信心,而新能源汽車 20% 的銷量增長預期則遠超整體汽車市場增速,凸顯了產業電動化轉型的加速推進。
該方案針對當前汽車行業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無序競爭等挑戰,提出加強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進一步規范產業競爭秩序。同時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準 L3 級車型生產準入。
方案明確,將加快突破汽車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方案還提出,進一步加大力度促進汽車消費,促進汽車梯次消費、更新消費。
規范競爭秩序成重點任務
面對行業無序競爭問題,方案提出建立 " 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問題反映窗口 ",受理供應商相關問題反映并協調推動解決。這一機制旨在解決整車企業拖欠供應商賬款問題,維護產業鏈健康發展。
方案要求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規范行業數據信息發布,依法打擊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行為。加強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督促重點車企落實好支付賬期承諾。
在企業管理層面,方案提出研究推動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化管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支持龍頭企業做優做強。這將有助于行業集中度提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智能網聯汽車迎政策利好
方案明確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準 L3 級車型生產準入。這標志著中國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方面邁出重要步伐。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方案提出深入開展智能網聯汽車 " 車路云一體化 " 應用試點,加快網聯基礎設施和云控平臺建設。鼓勵汽車前裝 V2X、5G 等高性能通信模塊,加快推進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
方案支持汽車、信息通信、交通等行業企業以數據為紐帶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加快多元化價值鏈培育。這將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造更多商業化機會。
汽車芯片等關鍵技術攻關提速
在技術創新方面,方案明確提出加快突破汽車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這些領域的技術突破將直接影響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方案要求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汽車領域重大科技項目,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充分發揮開源優勢。通過技術創新激發潛在消費需求,以高質量供給引領需求、創造需求。
在人才培養方面,方案提出加大車用芯片、操作系統、基礎材料等關鍵領域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建設,提高復合型人才本土化培養能力。
消費促進政策加碼
方案提出貫徹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鼓勵汽車限購地區優化限購政策,逐步實現從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方案要求推動 25 個試點城市新增推廣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 70 萬輛以上。持續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提升鄉村居民用車電動化水平。
方案還提出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拓展汽車改裝、租賃、賽事及房車露營等后市場消費。落實二手車銷售便利化措施,促進二手車高效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