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中,數據的保護與利用成為焦點議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 " 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 " 的重要部署。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生產要素,數據 " 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 " 的實現路徑,已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課題。安恒信息 CTO 劉博在 2025 國家網安周網絡安全產業鏈協同論壇上分享了《大模型時代數據 " 保護與利用 " 的探索成果及安恒實踐》,為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參考。
數據 " 供得出 ":以多元連接器搭建數據流通基礎
要數據實現價值,首先需解決 " 供得出 " 的難題。安恒信息 " 數由器 " 是連接數據的載體,缺少 AI 智能體的連接器,便如傳統汽車缺失智駕與智能座艙,難以適配新時代需求。據此,安恒信息打造了標準型、全能型、增強型等多種形態的 " 數由器 ",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同時,構建以 " 數據合規流通數字證書(數據交易發票)為抓手的數據全流程交易合規監管模式,助力建立 " 政府包容審慎監管、企業誠信自治自證 " 為原則的數據流通制度,為數據 " 供得出 " 筑牢安全底座。
數據 " 流得動 ":可信數據空間破解流通難題
數據 " 流得動 " 是釋放要素價值的關鍵,而可信數據空間與隱私計算技術,成為解決數據 " 流得動 " 的核心支撐。《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 年)》明確,可信數據空間是基于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的重要基礎設施。安恒信息構建 AI 原生 " 可信數據空間 ",通過數據資產探查、數據產品智能登記上架、風險識別與控制、安全審核等多種智能體實現全流程智能化。
在關鍵技術層面,安恒信息深耕隱私保護計算,形成分布式安全多方計算(MPC)、聯邦學習(FL)、可信執行環境(TEE)三大核心能力,實現數據 " 可訓不可見 "" 可用不可見 "。相關技術獲得信通院首張大模型安全訓練證書,并斬獲 " 星河杯 " 全國隱私計算大賽一等獎。
數據 " 用得好 ":賦能多領域釋放實體經濟價值
數據 " 用得好 " 是賦能產業升級的關鍵。在智慧農業領域,安恒信息基于可信數據空間打造番茄生長模型場景,構建 " 數據采集 - 建模 - 應用 " 全鏈路體系,通過鏈式授權提升農業安全治理效率,實現數據在多方間的安全流通與價值共創。該案例入選國家數據局 " 數據流通安全治理典型案例 ",預計 3 年內使用該番茄生長模型的番茄產值將從億元躍升至百億。據悉,在 2024 年,安恒信息為衛健委醫學人工智能主題賽提供技術支撐,實現了大賽過程中 " 數據可訓不可見 " 目標,規避了醫療數據泄露風險。。
數據 " 保安全 ":全流程動態安全
" 保安全 " 是數據利用的前提,隨著數據要素化發展,安全防護已從靜態升級為動態全過程。安恒信息推出 " 安恒數盾 3.0",以 " 全、智、聯 " 為核心,依托恒腦大模型 + 恒腦智能體:" 全 " 維度構建全場景、全流程、全周期、全自研保障體系;" 智 " 維度通過大模型驅動數據分類分級與全生命周期高效防護;" 聯 " 維度以行業領先數據安全管控平臺為承載,實現場景化全棧產品互聯互通。最終構建起 AI 賦能的數據安全防護格局,為數據安全防護注入高效、精準的智能化動力。
數據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其 " 保護與利用 " 的平衡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安恒信息通過在數據 " 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 " 四大環節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探索,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提供了安全可行的路徑。未來,隨著大模型技術與數據要素的深度融合,安恒信息將持續深耕數據安全領域,以高水平安全守護高質量發展,讓數字世界充滿信任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