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 9 月 18 日訊 在產能過剩、價格廝殺、行業整體承壓的光伏寒冬中,永臻股份憑借海外差異化產能與前瞻性業務布局,在 " 逆風 " 中跑出了一條獨特的增長軌跡。
2025 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57.0 億元,同比增長 61.24%;歸母凈利潤 5163.43 萬元,同比下滑 70.76%。盡管盈利端承壓,但其營收規模逆勢攀升,尤其在 Q2 實現營收 31.12 億元,同比增長 51.48%,展現出在面對行業深度調整時的強大韌性與應變能力。
" 反內卷 " 進行時:行業困局中尋出路
2025 年,中國光伏行業站在喜憂參半的十字路口。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上半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 11 億千瓦、同比增長 54.2%。然而亮眼裝機數據的背后,是全產業鏈價格暴跌、企業普遍虧損的殘酷現實。
產能嚴重過剩,是行業陷入 " 內卷 " 的核心矛盾。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顯示,截至 2024 年末,國內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大主產業鏈產能均突破 1100GW,而 2025 年全球光伏市場樂觀需求量僅為 600GW。嚴重失衡的供需結構,導致企業為爭奪訂單不斷壓價,鋁邊框等環節加工費持續下滑,行業陷入 " 越生產越虧損 " 的惡性循環。
面對嚴峻挑戰,工信部等國家六部委聯合召開光伏行業座談會,明確傳遞出引導產能有序出清、遏制惡性競爭、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信號。一場政策引導與行業自救相結合的 " 反內卷 " 行動正在扎實推進。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永臻股份 2025 年上半年仍展現出經營韌性,實現了業務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海外產能布局與精益運營管理,永臻股份通過提前布局越南生產基地,有效規避了國內市場的同質化競爭,為其在逆周期中保持穩定提供了關鍵支撐。
化壓力為動力:越南基地成業績增長關鍵引擎
永臻股份很早就意識到單一國內市場的風險,2024 年永臻股份越南基地順利完成建設并正式投產,2025 年上半年該基地產能快速釋放,不僅為公司實現海外業績增長,更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構建了難以復制的先發優勢。
永臻股份越南生產基地聚焦歐美、印度等高潛力市場,避開國內紅海競爭,憑借較高的加工費水平與利潤率優勢,已成為公司增長的核心引擎,為其在行業低谷期中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和市場支撐。數據顯示,孫公司永臻越南在報告期內表現亮眼,實現營業收入 8.23 億元,營業利潤 1.06 億元,凈利潤 1.05 億元。
半年報中,永臻股份還表示,針對歐美市場供應鏈本土化趨勢,公司越南生產基地規劃年產 18 萬噸光伏鋁邊框,產品直接供應美國、印度以及其他潛力地區市場,原材料均采用國際采購模式,規避潛在貿易壁壘風險。
與此同時,永臻股份在國內的產能擴張及業務延伸亦未停滯。今年 4 月,包頭基地年產 100GW 光伏鋁邊框及 60 萬噸鋁合金新材料熔鑄項目正式奠基,為公司未來市占率提升和行業地位鞏固打下堅實基礎。6 月,永臻股份通過全資孫公司投資建設儲能電站項目,推動主營業務與電站系統集成融合發展,深化包頭一體化大基地戰略。
于變局中開新局:切入熱管理系統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面對主業競爭加劇,永臻股份積極通過外延并購開辟新增長極。
今年 7 月,永臻股份完成對浙江捷諾威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捷諾威 " ) 的收購,以期拓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儲能、數據中心等應用場景,快速切入具有高潛力的熱管理系統市場。
據悉,捷諾威憑借先進的 " 扁擠壓 " 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及液冷系統、儲能電池托盤及數據中心冷卻系統、5G 天線、軌道交通及高端裝飾材料等領域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客戶基礎。
隨著新能源車、儲能、AI 數據中心等行業的爆發式增長,液冷市場正迎來黃金發展期。據國際數據公司 ( IDC ) 預測,2025 年中國液冷市場規模預計達 33.9 億美元,同比增長 42.6%,市場空間廣闊。
" 此次收購不僅是技術整合,更是戰略協同。" 一位長期跟蹤永臻股份的券商分析師指出," 永臻可借助現有的鋁合金材料研發與制造能力與捷諾威的擠壓技術,快速實現相關產品量產,形成強產業鏈協同效應,有效平滑行業波動。"
當光伏行業的競爭在從 " 產能規模 " 轉向 " 價值深度 ",永臻股份此時交出的半年報不僅是一次階段性業績的展示,更傳遞了其變革決心與戰略邏輯:以海外產能的先發優勢、第二曲線的戰略布局、不斷深化的產業鏈整合能力,走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隨著行業自救與政策引導相結合的 " 反內卷 " 行動扎實推進,行業供需結構逐步改善,以往靠 " 低價廝殺 " 的時代將逐漸落幕。屆時,永臻越南產能全面釋放,以及液冷新業務的逐步貢獻,一個更加多元、更具韌性的永臻,或將在光伏新一輪周期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