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疆,格外熱鬧。
熱鬧不止于新業務層出不窮,比如推出掃地機品牌 ROMO、全景影像品牌 Osmo 360 等;其主力業務消費級無人機還迎來新玩家。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 C 端產品上時,卻忽略了大疆另一核心業務——更廣闊的工業級無人機解決方案。坦白說,農行業級并不性感,需要穿叢林、進高原、跨山河。但正是這批隱匿在人群外的他們,幫助一個個農業、電力巡檢、消防等領域提質增效。
更關鍵的是,全球政策正開始迎來重磅利好。中國在 2023 年《低空經濟專項行動計劃》中提出,到 2025 年低空經濟規模超 1 萬億元;美國 FAA(聯邦航空局)已批準部分無人機公司開展商業物流試點;歐洲 EASA(歐盟航空安全局)推動無人機物流立法,預計 2025 – 2026 年全面落地。
需求爆發、政策松綁,這都是一個賽道爆發的必要條件。更關鍵的是,大疆早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積累出了綜合能力,比如飛控系統、供應鏈、量產優勢、多場景運用等,也深刻體現在工業無人機領域上。
從 FC30 到 FC100,大疆的兩次跨越
小宋是一名 00 后飛手,盡管今年才 22 歲,但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此前,小宋主要通過大疆農業無人機在宜昌秭歸進行橙子吊運。
秭歸擁有近 40 萬畝臍橙種植區,早期依賴的是人工肩扛背馱,一筐臍橙大約 120 斤,下山過程極易遇到落石,存在很大安全風險。薪資方面,每天大約 200 元。當地政府也優化了運輸方式,比如引進索道和軌道車,但因地勢過于陡峭,普及很難。
小宋這樣的飛手便應運而生,他們最開始嘗試用大疆的 T30 吊運橙子,每日可運 2000 斤,相比人工有了飛躍,但還是達不到理想效果。大疆也伴隨推出 T40、T50、T60。小宋一干就是 4 年,也見證了公司銷量一年從賣 5 臺無人機到 400 多臺,整個縣城無人機保有量超過 600 臺。" 背橙客 " 也轉型為摘橙果農,日薪從 200 元升至 300 元,工作環境更安全。
去年 6 月,大疆宣布其運載無人機 DJI FlyCart 30(簡稱 FC30),全球首次完成珠峰大本營物資運輸實測,創下民用無人機最高 6000 米運輸記錄。測試顯示,FC30 在珠峰地區飛行海拔最高達 6191.8 米,6000 米海拔地區可穩定載重 15 公斤。
這也吸引了小宋的關注,但他并沒有入手,而是等到 FC100 的出現。據他透露,此前用農機運輸水果、竹子、木頭單日收益約 2000 元,使用 FC100 后單日收益可達 2600 元左右。這就是效率的提升。
從 FC30 到 FC100,作為大疆運載銷售負責人的金昊感受更明顯,他表示:FC100 雙電載重從 30 公斤提升到 65 公斤,提升率超 100%。同時,飛機動力還預留 100% 冗余,就是為了應對更想不到的風險。雙目視覺 +3 個毫米波雷達,也讓避障能力更強大。價格方面,FC100 也實現了 35% 的成本下降。
至此,大疆運載產品矩陣能力就有了繼續加強,特別在豐富載重能力和飛行距離方面。有農機最新機型 T100,保證農林牧漁場景;FC100 作為真正的運輸無人機,場景覆蓋更充分。
" 好的運載無人機應該長什么樣,就寫在每一個場景中。大疆的運載無人機始終聚焦在全面、可靠、普惠、合規方面,做真正能解決問題的運載無人機。" 金昊說道。
在四川甘孜,平均海拔超 3500 米,地形以高山、峽谷、密林為主,交通條件艱苦。特別是電力運維巡檢,傳統運輸需要人力翻山越嶺數小時,人背馬馱解決 " 最后一公里 " 物資投送。具體來說,要么從地面點把物資運輸至塔位,要么從塔位運輸至地面點,亦或者從塔位 A 轉運至鄰近塔位 B。最要命的是,如果抵達維修地后突然缺失某個物資,傳統運輸幾乎無效。
但現在由大疆運載無人機承擔起絕緣子、金具、工具等檢修物資的精準運輸任務。它從山腳的公路旁直接起飛,直線飛抵鐵塔塔基。效率提升高達數倍乃至數十倍,實現了從 " 小時級 " 到 " 分鐘級 " 的跨越。
中國無人機,從引領到引領
在大疆運載品牌媒體活動甘孜現場,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及原院長的王英勛分享了一段故事。
他說,我做了一輩子無人機,經歷了從玩具到工業用具,但民用無人機真正開始是在 2010 年。如今對低空的定義是指 3000 米以下,背后的低空經濟發展肯定要靠無人機引領。10 年前,公司名字帶無人機的只有 400 家,現在已經翻了 10 倍達到超 4000 家。
" 不論是從數據,還是趨勢來看,運載無人機行業都應該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爆發式增長。當其它國家還在技術實驗階段時,中國已經進入規模化落地。"
王成是四川成都昂鴿無人機學院負責人,已經從業 10 年。據他回憶,2020-2021 年行業開始如火如荼,特別是 2023 年國家頒發無人機管理條例后更加爆火。王成所在培訓學校每月培訓人數就超 300 人,如今整個四川每月考證人數約 5000 人,是之前的近 5 倍。
另一個不應忽視的數據是,大疆盡管已在全國開設了 1300 多個植保無人機代理售后點,但人手仍舊緊缺,因為用戶對時效性、快捷性要求提高更多。大疆農業每年培訓 6000 人維修人員,但缺口依然存在。售后增加,意味著前端飛機銷量在爆發。
事實上,解決問題的提升,成本明顯下降,這才是行業爆發的根本原因。王成也以 FC100 舉例表示,FC100 在同類型大載重無人機中價格低,僅為進口同級別產品的 60% 左右;其次,FC100 的有效作業半徑為 20 公里,景區運輸能將原本 2 - 3 小時的人工搬運時間縮短至 30 分鐘內。
在中國之外,目前比較主流的物流無人機玩家主要有美國的 Zipline,曾融資超 10 億美元,對應估值 60 億美元,但主打的是醫療物流;其次是谷歌旗下的 Wing,其已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做配送試點,累計飛行超 30 萬次。
但相比而言,大疆運載的載重能力、充電速度、安全系統、空吊系統、降落傘保護、軟件解決方案等綜合能力更強。
當大疆運載無人機深入偏遠山區,成為新一代關鍵基礎設施,全球物流體系或將被迫重構。一個超級賽道,往往在起點最容易被忽視。消費級無人機之后,大疆運載,可能就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超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