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特斯拉推出 Cybertruck 置換服務后,車主在社交平臺 X 透露,一輛售價為 10 萬美元的 2024 款 Cybertruck AWD Foundation Series,在行駛 14550 英里后,官方給出 6.63 萬美元的置換估價。
換言之,特斯拉 Cybertruck 使用一年之后就貶值了 3.37 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 24.33 萬元,一年貶值率高達 33.7%,而且考慮到實車情況,實際收購價只會更低。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的車輛駕駛 6211 英里之后,官方只給出 6.54 萬美元的置換估價,一年貶值率超過 34%,部分私人交易市場甚至出現 45% 的一年貶值率。
說實話這保值率有些扎心。要知道,像福特 F-150、豐田 Tacoma、雪佛蘭 Silverado 等傳統皮卡的一年貶值率普遍在 20% 左右,三年貶值率才會來到 30%-50% 的范圍內。
官方接受置換,說明庫存積壓帶來的資金占用和倉儲成本等壓力過大,需要車輛的流通和銷售促進資金回籠。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特斯拉 Cybertruck 在去年 7 月還獲得「超 10 萬美元最暢銷汽車」的殊榮,官方此前始終拒絕接受置換。
所以,特斯拉 Cybertruck 在這一年時間里到底經歷了什么?
2019 年 11 月底,特斯拉 Cybertruck 便迎來正式亮相,但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太多問題,芯片短缺、電池供應不足等原材料問題,材料加工、裝配等制造技術難題,以及疫情沖擊等等,給特斯拉 Cybertruck 帶來的影響確實太大,憋了足足四年時間才開啟交付。
發布之后,特斯拉 Cybertruck 啟動預定,消費者只需要支付 100 美元訂金就可以預定,根據埃隆 · 馬斯克表示消費者對特斯拉 Cybertruck 的需求很高,交付之前就已經吸引超 190 萬名用戶下定,完全可以實現「年銷 100 萬輛」的目標。
特斯拉只要消化完這 190 萬份訂單,足以高枕無憂。
190 份訂單的水分實在太大,特斯拉 Cybertruck 的真實成績與「年銷 100 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甚至還沒有拉滿工廠 25-50 萬輛的年產能,銷量低迷已成既定事實。
面對成績萎靡的特斯拉 Cybertruck,官方只能推出置換服務,同時還縮減其產能。
其一,產品多次出現質量問題。不少車主表示特斯拉 Cybertruck 車身在淋雨后會出現銹斑,官方表示使用清潔劑就可以去污,但作為一款主打實用性的皮卡,卻沒有做到讓用戶省心。
此外,特斯拉 Cybertruck 上市至今已經召回了 8 次,客觀存在的工藝缺陷和制造問題已經難以取得更多用戶的信任。
其二,定價策略偏離當初承諾。在 2019 年底的新車發布會期間,馬斯克放話特斯拉 Cybertruck 的起售價「不會超過 4 萬美元」,但最終的補貼后起售價已經超過 7 萬美元,頂配版更是來到 10 萬美元。
如果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最終定價不超過 4 萬美元,它必然會威脅到福特 F-150 Lighting 等傳統燃油暢銷皮卡的市場地位,但現在的定價,使得特斯拉 Cybertruck 受眾群體大幅度縮水,品牌聲譽還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大批用戶的退定。
特斯拉 Cybertruck 的品牌定位已經決定了其銷量上限不會高,而且在中國和歐洲兩大全球核心市場,特斯拉 Cybertruck 都沒有上市的消息,其中特斯拉中國早已明確 Cybertruck 不會引入,僅僅作為巡展宣傳。
電車通留意到,不只是 Cybertruck,特斯拉整個品牌的銷量數據都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
Model 3 和 Model Y 的全球核心市場是歐洲和中國。先說中國市場,特斯拉一季度交付 12.72 萬輛,成為 2022 年以來銷量最高的第一季度,但是在 4 月份,特斯拉僅交付 3.07 萬輛,一直統治國內 SUV 市場的 Model Y,已經被吉利星越 L 和宋 PLUS 新能源兩款國產 SUV 超越。
特斯拉的品牌溢價依然得到用戶認可,但由于多款國產電車的入局以及自家產品迭代速度太慢,特斯拉面對的競爭格局尤為復雜,被友商分走部分蛋糕也是在意料之中。
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數據,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在歐盟市場僅僅注冊約 3.6 萬輛新車,遠低于去年同期的 6.6 萬輛,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壓縮至 1.3%,而且這還是在歐洲純電動車市銷量增長 23.9% 的情況下發生的。
當然,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量下滑也受到車市環境的影響,馬斯克發表爭議性言論、推動大規模裁員以及關稅政策影響,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受到沖擊,瑞典、法國、德國等地區對特斯拉持負面看法的消費者逐步上漲。
本以為能借助特斯拉 Cybertruck 稱霸全球純電動車市場,但在內憂外患兩大問題的夾擊下,強如 Model 3、Model Y 難逃被圍攻的命運,若特斯拉不迅速推出新產品,其銷量頹勢恐難以遏制。
相比收獲兩百萬輛預定的特斯拉 Cybertruck,電車通認為真正拉高銷量的新車型,非價格約為 3 萬美元的全新入門級車型 Model 2 莫屬。
然而,關于 Model 2 到底能不能量產的話題眾說紛紜,「將在今年投產」和「被馬斯克叫停」的聲音各占一半。
而在 4 月 22 日的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高管表示廉價車型項目正按計劃推進,只是受限于現有生產線,產能爬坡速度低于預期,生產計劃在 6 月份開始。
換句話說,新車上市以及引入國內市場的時間點最快在今年年底,換句話說特斯拉今年的銷量主力依然是 Model 3 和 Model Y。
不過在電車通看來,現在的特斯拉已經志不在整車市場和銷售數據,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才是最想特斯拉的終極目標。
整個發布會的重點與自動化、智能化緊密關聯,Cybercab、Robovan 可以實現完全無人化的自動駕駛,類人形機器人 Optimus 具備服務人類的能力,預熱很久的 Model 2 都沒有出現。
即便整個發布會充斥著「畫餅」的味道,但我們不難發現,馬斯克想讓行業看到的不是汽車本身,而是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產品。
若真按照這個方向發展下去,特斯拉必然會逐步卸下汽車品牌這一身份,最終成為一家徹底的科技智能企業。屆時,「SEXY」產品線、Cybertruck 甚至是即將投產的 Model 2,或許對特斯拉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封面圖源:特斯拉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