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突然病逝的消息傳來,大家如此震驚和心痛,只因笑意滿滿的她一直就像我們身邊的 " 鄰家姐姐 ",那么熟悉,那么親切。
5 月 21 日上午,演員辛柏青發布妻子朱媛媛去世訃告:媛媛于 2025 年 5 月 17 日上午 11 時 39 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在與癌癥抗爭的近五年時間里她并沒有悲觀消沉,依然堅定、自信地面對困難。并把對生活的熱愛,用歡笑和溫暖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她走的時候平靜且從容。她用這種方式,提醒家人不要虛度每一天、每一秒!相信,她去到了她想去的地方
那個在銀幕上演繹過萬千人生的 " 多面手 ",早已將生命的堅韌熔鑄于角色與歲月之中。她是舞臺上光芒灼灼的 " 大滿貫 " 演員;她也會為女兒的學業焦慮到 " 連吼帶叫 ",卻又在金雞獎頒獎臺上,用一座獎杯告訴孩子:媽媽的夢想和你的成長一樣重要。
她把堅韌演成了一生的角色
朱媛媛,1974 年 3 月生于山東青島,童年時父親冒雪騎車載姐妹上學的經歷,在她心中種下了細膩堅韌的種子。這份特質,也貫穿了她的演藝生涯與人生旅程。
從中戲表演系本科畢業后,朱媛媛憑借《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 " 李云芳 " 一角走入觀眾視野。她將李云芳的質樸、堅韌演繹得淋漓盡致。充滿煙火氣的表演,讓她一舉斬獲第 18 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愛女主角獎及第十屆北京市電視藝術春燕獎優秀女主角獎。
此后,她在《家有九鳳》里把 " 七鳳 " 的潑辣刻畫得入木三分;在《孫中山》中,又將宋慶齡的端莊優雅展現得恰到好處;在《我的姐姐》里,更是憑借對姑媽的隱忍詮釋,連續拿下第 36 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和第 34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成為同時囊括金雞獎最佳女主、最佳女配和百花獎最佳女配的 " 大滿貫 " 演員。
在話劇舞臺上,朱媛媛同樣成績斐然。從孟京輝《思凡》中的小尼姑,到田沁鑫《四世同堂》的韻梅,再到《大宅門》中一人分飾黃春、楊九紅、李香秀三個經典角色,她用扎實的臺詞功底和精湛的角色塑造力,一次次征服觀眾。導演郭寶昌曾贊嘆:" 她一站在鏡頭前就與角色渾然一體,這種功力在業內罕見。"
離世前,她剛完成電視劇《造城者》的拍攝,5 月初還在微博宣傳新作。劇組人員回憶,治療期間她仍堅持研讀劇本、參與討論,將未盡的藝術理想都傾注其中。此前,她與黃曉明等合作的《海洋傳奇》《多大點事兒》,也展現出她突破家庭劇框架、探索多元題材的勇氣。
戲外的朱媛媛,與大學同窗辛柏青攜手走過了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之路。從校園相戀到共同在國家話劇院工作,歷經 14 年愛情長跑,于 2006 年步入婚姻殿堂,育有一女。夫妻二人低調不炒作,卻在《幸福密碼》等劇中默契十足。辛柏青在訃告中寫道:" 她教會我們如何用歡笑對抗命運,這份力量將永遠留存。"
她也是一位普通媽媽
第 34 屆金雞獎,朱媛媛憑借《我的姐姐》斬獲最佳女配角獎。按辛柏青描述的朱媛媛曾抗病 5 年推算,那時候,她已經生病了。
彼時,朱媛媛身著一襲素雅長裙,手持最佳女配角獎杯,在聚光燈下袒露著作為母親的柔軟與堅韌。她微笑著分享道,《我的姐姐》拍攝于女兒 " 小升初 " 的假期,這段經歷不僅讓她的事業迎來 " 小升初 " 的新階段,更讓她對生活與家庭有了更深的眷戀與熱愛。在她看來,這座金雞獎杯不僅是對信任、鼓勵她的人們的一份答卷,更是向女兒證明自我價值的有力見證。" 在孩子眼中,我不過是那個連吼帶叫、天天催著寫作業、操心生活瑣事的普通媽媽。"
頒獎臺上的朱媛媛,聲音里帶著一絲溫柔的調侃:" 但這個獎能讓孩子知道,媽媽也能在事業上發光發熱,靠自己的努力收獲認可。"
其時,恰逢記者的孩子處于初三關鍵時期,也面臨升學的艱難時刻。朱媛媛的每一句話,讓同為家長的記者感同身受。那些陪伴孩子成長的焦慮與期待,在孩子升學關鍵階段的忐忑與牽掛,都在朱媛媛樸實的話語中找到了共鳴。這份跨越職業與身份的情感共振,成為往后回憶里溫暖而深刻的一幕。
以此,溫暖懷念朱媛媛。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