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小米的15周年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
相信很多差友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玄戒 O1 的具體性能了,畢竟這幾天網上吵了這么久,終于要揭曉誰是被打臉的那一個了,想想還是讓人有點小興奮的。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咱們還是來按照慣例,先來總結一波:這回小米發布的產品極多,有搭載玄戒自研芯片的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手表 S4,專為年輕人打造的全能輕薄旗艦Civi 5 Pro ,空調、冰箱、洗衣機、凈水器以及電視等家電新品,以及只發布了技術細節但沒有價格的新車 YU7。
首先是新機小米15S Pro ,其實也就是之前15 Pro 的換芯換皮版。
從外觀來看,它跟15 Pro的主要區別在于,用上了之前 MIX Fold 4 同款的龍鱗纖維后蓋,后蓋上的小米logo是燙金的,電源鍵的凹槽換成了金色設計,閃光燈模組也印上了 XRING 標志,并且還有一個遠空藍配色可選。
之前很多人猜測小米的自研芯片會定位中端,性能可能只會是中上水準,畢竟當年的澎湃S1也是先從中端開始試水,誰也沒敢想小米的進步會這么大。
"哐!"3百萬的安兔兔跑分就這么展示在大家面前,直接對標了蘋果、高通和發哥目前的旗艦芯片性能。
因為它從工藝到架構都是奔著第一梯隊的性能去的。
工藝上,玄戒 O1 吃上了第二代3nm工藝,跟驍龍8 Elite 、A18 Pro、天璣9400 算是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單從這個架構設計來說,其實也相當于回應了,之前網上關于小米用公版架構"拼好芯"的言論。
因為目前無論是蘋果還是高通、聯發科,都在搞全大核架構,盡量地減少叢集,像小米這種四叢集的做法,目前旗艦SoC中確實只有這么一家。
不過,像雙超大核這種行業都在用的版本答案,小米確實是直接開抄了,畢竟蘋果已經給大家驗證過了,雙超大核在應對日常的瞬時爆發場景時確實可以更加流暢。
而且小米這回還把這兩顆 X925 的主頻拉高到了 3.9GHz,比天璣9400+的3.7GHz還要高。
該說不說,果子這單核還是猛啊。
這波啊,這波是ARM公版GPU上大分了屬于是。
估計是之前吃過虧了,現在雷軍的調門都不敢提太高了,這是怕被反噬了嘛。
除了性能之外,玄戒O1給小米15S Pro帶來的另一個升級就是影像。
在后置相機的參數上,小米15S Pro跟之前的15 Pro并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基于玄戒O1的小米第四代ISP影像處理器,它獲得了更好的全焦段4K夜景錄像表現。
并且作為15周年紀念版,小米15S Pro的包裝盒里面,除了機器本體外,還會有定制保護殼、定制化身以及15周年紀念徽章等象征身份的配件,我是覺得還挺有誠意的,就看米粉們愿不愿意買單了。
說完手機和玄戒O1,咱們來聊聊大伙期待了很久的第二個重頭戲,小米汽車的第二個成員,AKA 小米的第一臺 SUV 車型: YU7 " 御七 "。
雖然在發布會以前有很多聲音說今晚不會有太多的干貨,包括雷總自己也發了微博說今晚不會發布價格信息。但他今晚還是用了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把 YU7 重要的基礎信息基本全部介紹了一遍,而且,亮點很多。
沒有售價,也沒有預售價,但是下單 SU7 的兄弟天塌了一半。因為雖然 YU7 和 SU7 一樣分了三個版本,但是每個版本相比 SU7 都有著不小的提升。如果最后的價格跟 SU7 差距不大,比如 23 萬起售,那 SU7 車主們的另一半天就也塌了。
首先外觀的部分,因為此前小米已經公布過 YU7 的官圖,所以沒有太多的新信息。整體的比例我就不多說了,反正甭管從哪個角度看,都跟那個意大利馬拉內羅的跑車品牌的那個不是 SUV 的 SUV 很像。
雷總還在發布會上強調了這一點,笑死。。。
兄弟們覺得這回這個寶石綠好看咩?我們哥幾個一直認為鈦金屬色整體的感覺會帥很多。
來到車里,可以看到 YU7 的座艙風格雖然和 SU7 一脈相承,但在幾乎所有的細節上都和 SU7 有著明顯區別。
就比如 IP 的層次變得更多、中控扶手的結構也和中控屏連在了一起。主駕和副駕前方都有一個環抱形的結構,和法拉利阿維塔的方案類似,座艙的沉浸感會更強。
這玩意簡單來說,是通過風擋上的黑色涂層來反射下方屏幕的畫面,好處是可以讓人們的視線不偏移路面就能看見各種信息,且畫面顯示不會遮擋路面、眼睛也不需要像傳統 HUD 那樣一直切焦。
座椅方面,YU7 的前排座椅提供了主副駕雙側零重力座椅的配置,按雷總的話說 YU7 是一臺適合自己開的車,只給后排配零重力座椅 8 行。( 狠狠同意了 )
當然后排的乘坐體驗也被照顧到了,因為 YU7 的比例偏運動,所以后排的頭部空間理論上不大。為了兼顧這個問題,YU7 的后排座椅最大躺倒角度可以達到 135°,算得上半個零重力(后備箱空間估計就夠嗆了)。
眾所周知,SU7 分成了三個版本并且等級森嚴:基礎版沒有懸架配置沒有智駕沒有 800V ,Pro 版多了個智駕,Max 版多了空懸 CDC 、多了 800V 平臺和智駕,以及從單電機后驅變成了雙電機四驅。
這個配置規格要我說,就只有頂配的 Max 才能算得上 SU7 的完全體。但這個情況在 YU7 上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Pro 版相比標準版提升也非常明顯,單電機變成了雙電機,多了雙腔空簧。Max 相比 Pro 提升的更多是性能方面,雙電機的功率變大、卡鉗變成了 brembo 、電池包也從磷酸鐵鋰電芯變成了輸出功率更大的三元鋰電芯。
最后就是 YU7 跟主被動安全有關的部分了,輔助駕駛上這次雷總沒有太多展開功能的介紹,而是著重說了 YU7 各種標配的硬件,1 個激光雷達、1個 4D 毫米波雷達、11 個攝像頭和 12 個超聲波雷達,外加英偉達最新最強的 Thor 芯片( 看算力大概率是 Thor U ),基本已經做到了沒法挑的程度。
被動安全上,YU7 是業內第一個用上了 2200 兆帕強度( 沒說是拉伸還是屈服 )的高強度鋼材,并把它們放在了車門和 AB 柱上,也讓 YU7的車身扭轉剛度沖到了恐怖的 47610 牛·米/度( 老款 Model Y 的數據是 21700 牛·米/度)。
畢竟都 2025 年了,毛豆 Y 就算更新了也還只能低壓慢充呢。
聊完了手機和車,咱們再來聊聊小米平板7 Ultra ,它被雷軍稱之為小米平板的巔峰之作。
那它"巔"在哪里呢?
光是屏幕大還不夠,雷軍說他們一咬牙一跺腳就狠心地上了OLED屏幕,并且這塊屏幕還用了M9發光材料,有著3.2K分辨率、120Hz自適應高刷。
而且這回小米也跟華為一樣,給你提供了納米柔光屏版本,通過AG 納米級蝕刻+AR抗反光鍍層,來消除屏幕上的反光,這樣看東西的時候眼睛會更舒服。
更騷的是,小米為了讓你能夠了解到這個平板的音質有多好,還搞了一個聲音可視化的測試,用聲場相機來拍攝音樂播放時,小米平板7 Ultra和iPad Pro的外放效果,那結果毋庸置疑的小米更好。
性能方面,雖然小米平板7 Pro同樣搭載玄戒O1,但我發現PPT上的寫的主頻才3.7GHz,比手機上的那顆O1更低。
講道理,這是不應該的,平板的散熱空間更大,明顯有利于榨干芯片性能,難道是小米挑了那些體質較差的芯片用在平板上?具體如何,大家可以等我們后續買一臺平板回來測測看。
在配件方面,除了觸控筆之外,小米還給它專門打造了全尺寸的懸浮鍵盤,直接對標iPad的妙控鍵盤,這在安卓平板里面屬于是比較少見的了。
接著說手表,這回的小米手表S4使用了鍛造碳表圈、氟橡膠編織表帶,并且表圈上還有專屬的玄戒徽印。
而它搭載的是玄戒T1這顆芯片,其實小米在之前的紅米手表5上,就已經偷偷地放了這顆芯片做驗證,這回算是直接開誠布公了。
除了前面那些有點重磅的新品外,這回發布會上還有一些走個過場的產品,我這里就給大家速通一下。
先說小米Civi 5 Pro,前面咱們已經出過評測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來看看。
這次雷軍是給了這臺機器更明確的定位,就是全能輕薄旗艦,主打一個輕薄和精致,面向的人群也主要是女性用戶。
價格方面,冰美式配色的價格跟之前普通版本是一樣,也是2999起售。
U1S1,這兩年小米的家電確實猛,連我的長輩現在都知道家電可以買小米了。
米家空調Pro搭載雙毫米波雷達,可以感知人體活動,做到風隨人吹,掛機售價是3999元,柜機售價是8999;
因為市面上配置拉滿的水桶車型,特別是純電 SUV 實在太多,多到大伙已經審美疲勞了。
除了YU7,我覺得玄戒O1則是更大的一個驚喜。
雖然小米是用公版架構攢出來的這顆芯片,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去干這么一件事,而且這件事說到底一點也不容易,一旦失敗還有可能像之前澎湃S1那樣,再被人嘲笑十年。
至于這顆玄戒O1和YU7到底能給出多少分的答卷呢,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我們后續的測評。
撰文:粿條&歪歪
編輯:面線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小米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