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業常說一句話:" 人工智能的盡頭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
在大模型驅動下,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演進,對算力的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而算力規模的增長必然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因此,目前的主流論調是:能源與算力,是新時代的雙引擎。
其中," 算力 " 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作為集信息計算、網絡運載和數據存儲于一體的新型生產要素,是人工智能、元宇宙、工業互聯網等技術落地的關鍵支撐。
而 " 綠色能源 " 則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人民日報》文章顯示:到 2030 年,我國數據中心能耗總量將超 4000 億千瓦時,若不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2030 年數據中心二氧化碳排放或超 2 億噸。綠色電力(如風電、光伏)的引入將大幅降低碳排放。
5 月 20 日,2025 港澳山東周開幕式暨魯港合作高質量發展推介會,于香港舉行。
在本次大會上,山高控股母公司山東高速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 " 綠色算力 + 清潔能源 " 雙輪驅動的新發展模式。
山東高速集團(省屬國企巨頭)和科技龍頭華為達成合作,重點搞兩件事:
一是 " 算力綠色化 ",用清潔能源支撐數據計算,比如用風電 / 光伏發電的清潔能源來驅動數據中心;二是 " 清潔能源智能化 ",就是風電 / 光伏這些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
眾所周知,高算力的背后是高耗能,這會帶來新的能源供應和碳排放問題。更高算力,就需要更高的能耗、更多的能源,就可能導致更多的碳排放。
我們可以看一組數據:2023 年,亞馬遜宣布企業購電協議總購電量達到 8.8GW;同年,Meta 公布了該公司 3GW 的企業購電協議;2024 年 5 月,微軟簽署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清潔能源購買協議;而 OpenAI CEO 山姆 · 奧特曼曾公開表示," 未來的兩種貨幣將是算力和能源,而 AI 技術取決于能源的突破。"
綠色算力面臨的挑戰是算力碳效:不僅要關注算力的更高能耗,還需關注算力的碳排放。
山高控股作為山東高速集團旗下唯一的境外產業投資平臺,以及唯一擁有電算產業板塊的子公司,將成為與華為本次合作展開業務探索的主要承載方,或將充分發揮其在綠色能源和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獨特優勢。
新能源領域,山高控股繼 2022 年以 43.45% 的持股入主山高新能源后,于 2024 年 12 月,再次增持,對后者的持股比例已提升至 56.9%,這表明其在持續加強新能源賽道布局。通過參控股山高新能源,深度布局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充分利用控股股東山東高速集團的資源優勢,山高控股在新能源指標的獲取上取得歷史性突破。
這里稍微介紹一下世紀互聯,這家成立于 1996 年的公司,是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網絡空間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領先的第三方中立數據中心服務商之一,是中國 IDC 市場上唯一以 " 超大規模 IDC 定制 + 新一代 IDC 零售 " 雙引擎同步發展的頭部企業。
在山東高速集團與華為的戰略合作中,山高控股的電算一體化協同優勢將在哪些領域得以發揮?我們不妨從目前華為的業務版圖出發大膽猜測一下。
首先是算力資源整合,建立智算中心。
山高控股旗下的世紀互聯有海量的 IDC 建設定制與資源零售需求,比如在烏蘭察布等地的綠色算力基地,就有著高性能計算設備以及 AI 芯片的需求。而華為擁有昇騰系列 AI 芯片、Atlas 服務器及云計算平臺,因此可以給世紀互聯有提供底層算力以及技術支撐,助力其構建更強勁的 AI 基礎設施,優化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效率。
" 把綠電輸出去、把算力引進來 ",山高控股出綠色能源,華為貢獻 AI 芯片等技術,兩者可一起讓數據中心更高效,滿足市場對算力的需求的同時,促進 AI 產業擁抱綠色算力。
其二是綠色能源與儲能技術協同。
華為產業智能化版圖下轄智能光伏軍團,旨在助力光伏產業智能化。而山高控股在風電、光伏領域擁有超 4.5GW 的裝機規模,可與華為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和儲能技術緊密結合,比如其 FusionSolar 系統可提升電站運營效率,并通過虛擬電廠技術實現電力靈活調度與交易,解決新能源發電波動性問題。同時華為的能源管理系統可實時優化能源生產與消費鏈路,為大規模綠色能源應用提供可復制的管理樣板。
其三是 5G 網絡與邊緣計算的場景化應用。
面向能源、交通等行業的產業智能化需求,華為可為山高控股聯合提供定制化 5G 專網服務,結合 AI、IoT、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 AI 場景化落地,比如面向能源行業提供遠程監控風電場、實時運維光伏電站等智能化服務?;谌A為的 5.5G(5G-A)技術,山高控股旗下數據中心網絡可滿足高帶寬、低時延要求,尤其在邊緣計算節點布局中,可更好地支持工業質檢、AI 推理、輔助駕駛等實時性極強的業務,給智能交通、無人化運維等數字化 AI 創新探索奠定基礎。
其四是進行 ESG 投資協同與透明化管理。
比如華為與山高控股雙方可聯合開發基于區塊鏈的綠電溯源系統,確保數據中心使用的綠電來源透明化,增強投資者對 ESG 戰略的信任。再比如,華為的數字能源云平臺可幫助山高量化碳減排效益,優化 ESG 報告披露,并推動綠色算力基地獲得國際認證。
此外,依托風電、光伏電站和烏蘭察布數據中心等項目產生的穩定碳減排收益,山高未來甚至還可聯合華為發行綠色債券或 ESG 主題基金,吸引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形成 " 綠色資產 - 金融產品 - 市場認可 " 的良性循環。
其五是資本聯動與全球化拓展。
山高控股可借助華為的全球網絡,在 " 一帶一路 " 沿線國家推廣 " 電算一體化 " 模式,探索海外綠色基建項目的投融資機會。在金融領域,華為的區塊鏈技術可與山高控股的綠電交易場景結合,開發可信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例如為數據中心客戶提供 " 綠電消費 + 融資 " 打包服務。雙方還可共同發起 " 綠色算力 + 清潔能源 " 產業基金,華為提供技術聚集與支持,山高貢獻項目資源,構建 " 技術 + 資本 + 產業 " 的生態閉環。
如今山高控股不僅是投資者,更像是產業生態的構建者。與華為合作,是其加速 " 能源 - 科技 " 跨界聯姻的又一顆落子,這意味著其在繼續加碼兩個萬億賽道:左手抓清潔電力,右手抓算力基建,玩轉產業協同。
山高控股并不是今天才開始布局雙萬億賽道。2021 年起,山高控股就將產業投資轉型核心錨定為 " 綠電 " 和 " 算力 ",并用三年時間,成功將電算一體化從公司頂層設計發展成為業務核心引擎,探索出 " 能源 - 科技 " 產融協同的新范式。
比如 2024 年末,山高控股烏蘭察布源網荷儲融合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其配套的新能源指標獲批,數據中心建設與客戶簽約同步加速,2025 年內將實現階段性落地,為整個行業提供發電、消納、算力應用一體化的生態閉環實踐范本。
產業投資方面,山高控股已迎來豐收。世紀互聯作為中國領先的第三方中立數據中心服務商,其 " 超大規模 IDC 定制 + 新一代 IDC 零售 " 雙引擎模式展現出強勁增長潛力。隨著業績改善疊加 AI 浪潮下市場預期的提升,2024 年底股價較此前入股價上漲約 71.85%,產業與資本的雙輪協同帶來了豐碩回報。
新能源指標更是 " 拿到手軟 "。2024 年度,山高控股旗下山高新能源累計獲取的新能源指標超 4 吉瓦,創下歷史新高。在山東省 " 十四五 " 第二批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中,取得超過 350 兆瓦集中式和 175 兆瓦分散式風電指標,近兩年累計獲取風電指標已達近 1 吉瓦,超過存量裝機五分之一。
如今山高控股聚焦戰略升級,不再只做財務投資者,而是成為產業建筑師,藉由 " 電算一體 " 的產業閉環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龍頭。
人工智能爆發推動千行百業智能化。在 AI 工業化浪潮中,算力需求急劇增加,電力消耗極速膨脹。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算力產業與綠色電力產業協同是大勢所趨," 電算一體化 " 既能數字經濟和 AI 工業化的基礎,也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山高控股順勢而為,前瞻布局 " 綠色電力 + 算力中心 " 雙引擎發展模式,足見其擁有不凡的戰略眼光與創新精神。通過用綠色能源打基礎、用算力技術謀突破,山高控股正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