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夏天,盡管剛結束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并未宣布降息,但種種跡象表明,未來一年美國利率的大幅下降或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國際金價已經站穩 3200 美金,倫敦銅則在 9000-10000 美元的關口區域醞釀著進一步的突破,而備受關注的中國稀土價格指數亦在不斷攀升。
上述情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政經格局裂變下資源品種正在迎來系統性重估的縮影。
當美聯儲降息預期與債務風暴碰撞,當綠色轉型遭遇地緣博弈,資源板塊正成為資金暗涌的方向。
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又該如何把握資源行情?
多因素交織,資源品價值重估
當前,無論是海內外宏觀形勢還是戰略資源供需結構,又或者是市場周期與政策導向,都在不斷推升資源品的配置價值。
01 美國通脹與債務壓力下的資源價值重估
當前,美國債務規模正在持續擴大,國債規模占美國 GDP 比例高達 124%,而美聯儲降息遲疑,服務業價格高企,存在重演 70 年代后半段通脹 " 死灰復燃 " 局面的可能性。
市場預期,美聯儲最終將會降息以緩解債務成本壓力。一旦降息落地,美元走弱將直接提振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黃金和順周期資源品如銅、原油等。
02 戰略資源面臨供需緊平衡或結構性短缺
從供需結構來看,當前以銅、黃金、稀土等為代表的戰略資源,面臨著供需緊平衡與結構性短缺并存的局面。供需緊平衡或結構性短缺,有望推升資源品的配置價值。
以稀土為例,作為中國特有的優勢資源,稀土在高端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及軍工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貿易摩擦與逆全球化持續深化的背景下,稀土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標的,供需錯配與戰略溢價持續顯現。
03 市場周期與政策導向驅動資源價格上行
資源板塊還面臨著經濟周期與政策導向等驅動力量。隨著后續美聯儲的降息,全球庫存周期有望啟動,新一輪補庫周期開啟,對資源品為代表的順周期資產構成確定性利好。
目前國內產能周期處于歷史底部區間,有望率先反彈;再加上國內政策聚焦加速出清低效產能,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優質產能溢價機制形成,國內資源板塊在新一輪產能周期中具備先發優勢,有望迎來估值上揚。
整體來看,配置資源正當其時。但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如果通過期貨市場投資商品期貨,短期波動難以把握,更為穩妥的方式是通過配置資源主題基金,分享優質資源類上市公司價值重估的投資機會。
在當前市場上,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推薦關注的資源主題基金,是 8 月 7 日起在農業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行的廣發資源智選股票型發起式基金 ( 023834 ) 。
" 主觀 + 量化 ",多策略捕捉行情
從名字來看,廣發資源智選股票發起式基金 ( 023834 ) 是一只看似尋常的資源型主題基金,但我們在招股說明書中讀到一句:
" 本基金通過基本面投資研究和量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自下而上精選具有良好成長性和投資潛力的股票構建股票投資組合。" 看來,這是一只 " 主觀 + 量化 " 相結合的資源基金,也是其與大多數資源主題基金不同的地方。
同時,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相比被動跟蹤指數的基金,主動管理的基金關鍵所在是基金經理及背后的團隊,而這只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是從業近 20 年的老將楊冬。
楊冬是廣發基金自主培養的基金經理。他于 2006 年入行,2009 年開始管理專戶,2021 年 7 月起陸續管理公募,并取得優秀的業績。例如,他參與管理的廣發多因子 ( 002943 ) ,連續七年 ( 2018~2024 年 ) 跑贏三大指數 ( 滬深 300 指數、萬得偏股混合、中證 800 指數 ) ,市場上能取得這一成績的基金只有 2 只。
值得一提的是,楊冬和他帶領的基本面量化團隊,在 " 主動 + 量化 " 上已有豐富的探索和出彩的業績。下面,我們就展開介紹一下廣發資源智選 ( 023834 ) 背后的團隊有何特點、又是如何運作的。
01 " 主觀 + 量化 " 獲取優異的歷史業績
楊冬管理的 " 主動 + 量化 " 的風格增強產品,定位于在貝塔的基礎上提供阿爾法,其中任職時間較長的是廣發東財大數據、廣發穩健策略,前者持倉偏景氣成長,后者持倉偏紅利。
以廣發穩健策略為例,這是一只 2019 年就成立的老基金,可投資于 A 股和港股通標的。楊冬在 2024 年 1 月 4 日接手后,開始重倉 A 股和港股的高分紅標的,而且加入了量化策略,基于 " 景氣度 " 和 " 量價指標 " 配置了一批高股息資產。
2024 年,在紅利風格占優的情況下,廣發穩健策略取得了 25.93% 的收益率,跑贏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 7.17%。今年 1~7 月,紅利指數漲幅雖不及過去兩年,但廣發穩健策略通過在 A 股和港股優選高股息股票,依然取得 16.7% 的回報,跑贏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約 14 個百分點。
楊冬管理的廣發東財大數據精選也有不錯的投資回報。截至今年 7 月 31 日,楊冬在廣發東財大數據精選 A 任職回報為 28.46%,相比業績基準的超額收益率為 16.34%。
圖:廣發東財大數據精選 A 凈值走勢圖
除了廣發穩健策略和廣發東財大數據,楊冬團隊在今年 3、4 月還分別開始管理行業主題的增強基金——廣發制造智選、廣發科技智選,分別專注于投資制造業和科技創新類公司。截至 7 月 31 日,廣發制造智選、廣發科技智選的累計凈值為 1.1659 元和 1.1452 元。
可見,無論是風格型產品,還是行業增強型產品,楊冬團隊的投資表現都可圈可點。
02 依托團隊采用多策略管理模式
在投資管理中,主觀的優勢是大勢研判和個股挖掘,量化的優勢是挖掘非線性規律,兩者結合后的超額來源更多元。對于 " 主觀 + 量化 " 相結合的產品,楊冬主要是依托團隊,采用多策略的模式管理。
關于量化和主動如何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作用,楊冬在《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廣發基金楊冬團隊給出了多策略的答案》一文中給出了清晰的闡述:
對主動投資來說,量化體現在將選股技巧策略化。我在實踐中產生的想法或者抽象的經驗,由研究員用量化手段進行客觀驗證,檢驗這種方法是不是在特定的風格下,抗干擾性比較強、勝率比較高。經過反復驗證,把那些能在大多數時間里戰勝市場的想法和經驗留存下來,二次開發形成策略。
對量化來說,主動體現在策略配置中加入主觀判斷。研究員通過追蹤因子指標的表現,發現特定信號驅動的股票,每周實時生出備選股票池。在此基礎上,我們加入財務指標進行篩選,找行業研究團隊做基本面研究,最終決定不同個股的配置比例。
也就是說,楊冬在管的風格增強產品中,主觀是風格輪動與搭配擔當,量化則負責風格子策略的搭建。
例如,體現在廣發穩健策略的管理上,主觀負責捕捉港股主觀紅利機會,交易量向頭部集中,主要由楊冬負責;量化主要聚焦 A 股量化紅利,在股息率 2% 以上的紅利股票中進行精選,由楊冬團隊的量化研究員負責。
同時,廣發穩健策略還會利用機器學習因子在紅利股票池中挑選標的,基于景氣度因子和價量因子不斷篩選被低估的紅利品種。
從投資團隊、管理模式、產品業績維度來看,對于有扎實主觀研究功底的楊冬而言,依托團隊的力量,搭配量化多策略,有助于更好地適應風格多變的市場,獲取持續穩健的超額。
結語
從華爾街交易大廳到智利銅礦深井,從美聯儲會議的爭吵到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所有線索都指向同一個結論:當美元舊秩序還在債務與通脹中搖晃,資源品已從周期輪回的配角晉升為全球資產配置的核心拼圖。
對于看好資源配置價值的投資者,建議關注擬由楊冬擔任基金經理的新產品——廣發資源智選混合發起式基金 ( 023834 ) ,該基金于 8 月 7 日至 8 月 20 日在農業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認購。(來源:資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