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再多的不如意都將是暫時的。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嚴旭霞
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市場大亂斗,無論是哪家車企,想必在這個時候都對未來的發展有了新的認知。于情于理,都很難以過去按部就班的競爭模式套用在當下的環境上。
今年 1~7 月,都說,相比民企,作為國有大型車企的廣汽集團,感受到了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市場寒意。廣汽菲克、廣汽三菱離開的陰影還未散去,面對空前上漲的競爭強度,自主和合資板塊的雙重承壓,讓整個集團不得不做出新的調整。
從數據上看,這并沒有什么錯。截至上個月底,廣汽集團的累計銷量來到了 87.48 萬輛,不比往年。但這是否意味著,隨著全行業加速轉型,其現狀將無法得到改善?說真的,以馮興亞為首的新領導班子,一定不會視而不見。
而事實上,從去年年尾開始對集團整體體系加以重塑開始,到今年旗下各大子公司進行戰略調整,我們不妨將廣汽現在所經歷的一切看成是再次起跳前的深蹲。市場的強烈震蕩,也許誰都無法阻擋,可只要身在中國市場,努力過后,市場總會還以積極響應。
最明顯的就是,合資和自主兩方業務與時俱進的樣子,很是讓人感受到了屬于廣汽集團的新氣象。
是的,分版塊來看,7 個月累銷 17 萬輛的廣汽本田似乎并不符合廣汽整理再出發的模樣。但不得不說,隨著廣汽豐田能以鉑智 3X 的熱銷和鉑智 7 所獲得的好評向市場亮出合資車企不輸于人的一面,我更愿意相信,廣汽的合資業務只是在不斷的嘗試中摸索著正確的道路。
既然,和廣汽本田試圖用 P7 叩開合資純電發展之路并不暢通的現實相比,廣汽豐田很是準確地摸清了新的消費心理,那么,作為旁觀者,不妨給廣汽再多一點時間。在打通發展的任督二脈后,也能讓廣汽本田盡快延著廣汽豐田的發展軌跡,回到發展的快車道上來。
最近,就有消息稱,具有廣汽豐田高管任職背景的高洪祥,將接棒李進擔任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經理職務,而李進則調回集團總部。
但事到如今,由于廣汽本田正處于合資協議續簽的關鍵時期。要想在 2028 年年中順利合資下去,廣汽本田要的不只是戰略上的重新布局,銷量的整體爬升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反觀廣汽豐田,即便整個合資品牌在 2025 年還在處在中國車企群起而攻之的狀態中,可就是這樣的打擊反而讓廣汽豐田積極摸索出了一嶄新的道路。
和 P7 一樣,鉑智 3X 也是廣汽豐田為中國用戶打造的純電 SUV,可出于自身對消費趨勢進一步解構,以及中國目前經濟大環境不比往日,價廉物美的鉑智 X3 顯然更具爆款的潛質。
因此,在銷量的把握上,前 7 個月售出 40.27 萬輛新車的廣汽豐田,自然成了廣汽合資往后該如何發展的范本。
甚至可以說,威蘭達的換代成功與否一邊將決定廣汽豐田整個蘭達家族的未來走勢,另一邊也在給廣汽豐田油電兩手抓的愿景鋪墊了基礎。
總的來看,在合資業務僅剩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今天,廣汽很是希望兩者能一同進步,來填補上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終結后的窟窿,但有一說一,與之相比,廣汽大自主的強與弱還是在廣汽的事業版圖中,占有更核心的位置。
換言之,廣汽集團在今年年初宣布將昊鉑品牌從埃安體系中拆除,決定在傳祺體系中創建一個更高端的產品線——向往系列,或是和華為成立名為 " 華望 " 的新公司,進一步跟上產業發展進程,都不是簡單的發展規劃。一定程度上,這些決定都將成為廣汽大自主歷練偉大的開始。
而最近這段時間,關于傳祺和昊鉑,廣汽又決定從外部引人新的力量。有著華為榮耀、小鵬背景,此前在極越任職的敖志一執掌傳祺營銷,同樣來自極越的殷爽則領銜昊鉑的發展。
特別是后者,在 7 月新增了 437 支自建直流快充樁后,埃安在全國布置的充電柱總量達到 14096 支,重點打造的 "6 縱 11 橫 " 高速充電網已初具規模,覆蓋全國核心經濟帶和中西部關鍵通道。其服務網絡更是覆蓋 31 個省市、202 座城市,自營站 1691 座,自營公共樁超 17980 支,同時已接入全國超 112 萬第三方充電樁,力求讓用戶補能無憂。
距離 2025 年結束還有 5 個月,我相信,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時間里,廣汽仍將以目前布下的戰略決策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全部子公司積極投身轉型的動作。所以,再多的不如意都將是暫時的。7 月的成績是上半年的延續,可在我眼里,亦是下半年開局的預演。一切未到年尾,都將充滿不確定性。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著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