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郭美婷
8 月 19 日,小米集團(01810.HK)交出了今年二季度業績成績單。
財報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營收 1159.6 億元,同比增長 30.5%,連續 3 個季度突破千億;經營利潤 134.4 億元,同比增長 128.2%;經調凈利潤 108.3 億元,同比增 75.4%,連續 2 個季度突破百億。
從細分業務來看,智能電動汽車及 AI 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 213 億元,同比勁增 234%,創歷史新高。
手機 × AIoT 分部收入 947 億元,同比增長 14.8%,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 455 億元,出貨量連續 8 個季度正增長,連續 20 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 387 億元,同比增長 44.7%,創歷史新高,智能大家電收入同比增長 66.2%,互聯網服務收入 91 億元,同比增長 10.1%。
除多項業務營收創歷史新高外,小米在該季度的研發投入同樣創下歷史新高,投入達 78 億元,同比大增 41.2%,預計今年將投入 300 億元。小米集團合伙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今年的研發費用中,約 25% 會投入到 AI 領域,如果按 300 億元規模算,應該在 75 億元左右,相當于二季度的研發投入規模,而在 AI 投入中,最主要的是人才和算力這兩方面的基本投入。
針對汽車和家電業務,盧偉冰明確表態小米不打價格戰、不參與內卷。對于智能手機業務毛利有所下降的情況,盧偉冰認為關鍵在于發力高端市場,未來最重要的技術方向是芯片、OS 以及 AI 三個技術領域。
加碼非洲?
智能手機業務一直以來都是小米的 " 現金奶牛 ",其營收占總收入比例近 40%。
今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大盤整體承壓。據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發布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2.889 億臺,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貨量份額排名前五的廠商依次為三星、蘋果、小米、vivo 和傳音。
同一時期,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 4%,此前年初國家補貼政策帶來的增長效應開始減弱。華為以 1220 萬臺的出貨量重奪市場第一,占據 18% 的市場份額。小米出貨量為 1040 萬臺,從一季度的第一位降至第四。
財報顯示,小米在手機品牌上持續推進 Xiaomi 和 REDMI 雙品牌策略。智能手機出貨量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4220 萬部增加 0.6% 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4240 萬部,主要原因是小米該季度在中國大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增加了 3.6%。同時,該季度小米以 1150 萬臺新機激活量登頂國內第一,市場份額為 16.8%。
從價格段來看,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高端智能手機銷量在整體智能手機銷量中的占比達 27.6%,同比提升 5.5 個百分點;4000-5000 元價位段市場份額為 24.7%,居國內第一;5000-6000 元價位段市場份額為 15.4%,同比提升 6.5 個百分點。
國際市場方面,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 8 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在 60 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三,69 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五。分地區來看,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在東南亞地區排名上升至第一,市占率增至 18.9%;歐洲地區排名重回第二,市占率增至 23.4%;中東和拉美排名穩居第二,市占率分別為 18.7% 和 19.6%;在非洲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增至 14.4%。
而據小米 2024 年財報,2024 年小米在非洲的市場份額為 11.3%。
近日據市場消息,小米正在加碼布局非洲市場。消息稱,小米 8 月對非洲市場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任命劉社全擔任非洲地區部總經理兼任西非戰區負責人,向國際銷售部總經理林恩匯報。
這也與此前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在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上的表態呼應。雷軍稱,小米已經在埃及、南非、尼日利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肯尼亞等 16 個非洲國家開展業務,下一步將加大在非洲大陸的投入。
據媒體報道,近日,小米在非洲唯一直營店也已于摩洛哥開業。
另外,財報顯示,小米穩步推進小米新零售戰略。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環比凈增的小米之家數量超過 1700 家,總店數超 17000 家。小米在境外地區的新零售門店數達到約 200 家。根據第三方數據,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智能手機線下渠道銷量市占率為 12.2%,同比提升 1.8 個百分點。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
不過,從整體營收和毛利率來看,小米智能手機在第二季度同比去年有所下跌。財報顯示,小米的智能手機收入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465 億元減少 2.1%,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455 億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機出貨量增加所抵銷。
智能手機的 ASP 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每部 1103.5 元下降 2.7%,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每部 1073.2 元,主要是由于今年 4 月發布的 REDMI A5 系列導致境外市場 ASP 下降,部分被中國大陸市場的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比提高帶動的 ASP 上升所抵銷。
此外,智能手機毛利率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12.1% 下降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11.5%,主要是由于境外市場競爭加劇及毛利率較低的產品收入占比增加所致。
對此,盧偉冰在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一方面,今年內存價格的上漲幅度遠超原本的預期,這一情況對中低端產品的影響較大;同時,電池材料價格也整體上漲,而今年各家廠商都推出了大電量的手機產品,種種因素疊加使得今年手機的成本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小米第二季度屬于新品發布淡季。兩重因素共同導致了第二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 整體來看,今年第四季度將會迎來我們新品的集中上市期,屆時毛利率會有所回升。" 盧偉冰表示,但從長期來看,要解決毛利問題,關鍵還是要發力高端市場。高端市場站穩了,中低端市場自然也能穩步發展。而要在高端市場立足,前提是持續進行技術投入,小米認為未來最重要的技術方向是芯片、OS 以及相關的三個技術領域。
盧偉冰稱,在今年年初或者去年年底,行業對整個手機市場的大盤普遍抱有樂觀預期,各個品牌的目標也都是相對積極的。然而,上半年過去之后,大家發現整個市場的增長并未達到預期水平。當各品牌的進貨量增多后,自然就引發了價格戰,這其實是一種基本規律。
他表示,到了今年年中,各品牌的庫存基本都處于合理水平了,下半年整個市場會變得更加理性。從目前來看,全年全球手機市場大盤幾乎不會有增長,或者說只會有微乎其微的增長,可能僅為零點幾個百分點,這種增長幅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 基于這樣的市場情況,小米今年也對自身目標進行了一些修正,最終將目標定在 1.75 億部左右。" 盧偉冰說,按照這個目標,相較于去年,小米能實現 5% 到 6% 左右的增長,這一增速也遠高于大盤的增長水平。不過,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小米對于產品結構的優化以及 ASP 的提升,重視程度要高于對規模增長的追求。這是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