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張 萌
在 2025 年成都車展上,有一個品牌格外獨特—— RELY 威麟,作為此次車展唯一一個純皮卡品牌參展商,它帶著滿滿的誠意與實力,向外界展示了最新的產品信息與技術成果。
RELY 威麟展臺上," 讓科技不再厚此薄彼 " 的 slogan 格外醒目,體現(xiàn)出品牌以 " 技術普惠 " 為核心,推動皮卡行業(yè)從 " 功能滿足 " 向 " 體驗升級 " 跨越的愿景。
同時,RELY 威麟的技術殺手锏——皮卡專屬技術架構 " 威麟開天平臺 " 也受到更多關注。該平臺通過 " 全球化、柔性化、開源動力、數(shù)字底盤 " 四大優(yōu)勢實現(xiàn)技術賦能,為皮卡提供深度定制的全場景整車智能解決方案。
提到 RELY 威麟或許不少人還感到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到它背后的奇瑞控股,恐怕瞬間就能拉近與這一新興皮卡品牌的距離。
傳統(tǒng)皮卡市場高度壟斷,千億美金藍海呼喚新玩家
據市場研究機構 IMARC Group 預計,到 2033 年全球皮卡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2601.6 億美元,未來幾年仍有可觀的增長空間。
但全球皮卡市場長期以來被豐田、福特、雪佛蘭等美日品牌壟斷,其憑借深厚的品牌積淀、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強大的渠道能力,構筑起極高的行業(yè)壁壘。
早在 1998 年長城皮卡就已經開始向中東市場出口。近幾年,隨著中國汽車大舉 " 出海 ",包括江淮皮卡、江鈴皮卡、上汽大通、吉利雷達等自主皮卡品牌均開啟全球化之旅。
然而,不得不承認,在一些海外市場,當?shù)叵M者對中國皮卡品牌認知度仍相對較低,還存有 " 中國皮卡 = 低端產品 " 的刻板印象。
同時,一直以來,中國皮卡品牌海外渠道布局也較為分散,缺乏完善、高效的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產品的市場推廣和用戶體驗,增加了在海外市場突破日美品牌包圍圈的難度。
但 RELY 威麟不同,它背后站著的是連續(xù) 22 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的奇瑞控股。目前,奇瑞集團已在全球 110 多個國家建立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網絡,擁有超 1600 萬全球用戶基礎。
若 RELY 威麟能充分借力奇瑞的全球化體系,其出海之路將如同 " 搭乘巨輪起航 "。
相較于其他中國皮卡品牌需從零搭建海外渠道、適配區(qū)域法規(guī),RELY 威麟可直接共享奇瑞在中東、東南亞、南美等皮卡核心市場的本土化經驗(如針對中東沙塵氣候、東南亞濕熱氣的車型調校,南美市場的改裝需求適配),還能依托奇瑞已有的本地生產基地降低出海成本,等等。
這種 " 先天資源嫁接 " 優(yōu)勢,將大幅縮短其全球市場驗證周期,快速在國際皮卡競爭中快速立足。
從國內市場層面看,與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已接近 50% 相比,中國皮卡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仍低于 5%,這意味著在國內市場,新能源皮卡也有巨大的市場機會。
傳統(tǒng)皮卡智電技術迭代遲緩,中國品牌可 " 降維 " 超越
當然,RELY 威麟要發(fā)展,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硬本事。這個硬本事,只有技術、技術,還是技術。
在這里,也正式向大家介紹在文章開頭埋下的伏筆—— RELY 威麟的技術殺手锏,威麟開天平臺。該平臺是 RELY 威麟針對皮卡品類特征和使用場景深度定制開發(fā)的全場景整車智能技術平臺,是能生長、拓展且可與用戶共創(chuàng)的 " 智能生態(tài)載體 "。
相信每一個了解威麟開天平臺技術細節(jié)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如果這一技術能夠量產落地,將意味著智能皮卡的春天,終于要來了。
傳統(tǒng)汽車品牌如豐田、福特等,在皮卡車型的電動化轉型進程中始終保持著探索與投入。不過從當前市場反饋來看,這些品牌旗下皮卡產品在電動化與智能化技術的迭代節(jié)奏上,與乘用車領域的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速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以曾引發(fā)廣泛關注的福特 F-150 Lightning 為例,這款車型在 2022 年推出時,憑借雙電機四驅系統(tǒng)、V2X 技術、BlueCruise 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及 SYNC 4A 智能座艙系統(tǒng),一度搶占全球汽車行業(yè)新聞頭條,市場關注度與特斯拉 Cybertruck 不分上下。
正當人們以為 " 電動皮卡 " 將成為新一代潮流時,福特 F-150 Lightning 在續(xù)航表現(xiàn)、充電效率方面的不足逐漸顯現(xiàn),同時智能駕駛技術的更新速度、智能座艙生態(tài)的開放性等方面,也面臨著進一步優(yōu)化的挑戰(zhàn)。
受技術研發(fā)進度影響,福特不得不將下一代電動 F 系列皮卡的發(fā)布時間從 2027 年底調整至 2028 年中期。
從行業(yè)整體來看,福特 F-150 Lightning 的轉型探索具備一定代表性。然而目前多數(shù)品牌的皮卡產品仍處于電動化升級的初期階段,像在乘用車市場已較為普及的快充技術、L2 級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以及場景化智能座艙等配置,在傳統(tǒng)皮卡車型上的應用普及度還有待提升。
若這些技術能真正落地,意味著 RELY 威麟皮卡的技術迭代能力將躋身智能電動乘用車第一梯隊水平,實現(xiàn)與主流乘用車在新能源化、智能化領域的 " 同頻競爭 ",成為皮卡界的 " 新勢力 ",而它推動的 " 技術普惠 " 則能夠讓全球皮卡用戶享受到技術發(fā)展的紅利,踐行其 " 讓科技不再厚此薄彼 " 的愿景。
而對于仍停留在傳統(tǒng)燃油架構、智能化配置薄弱的傳統(tǒng)皮卡產品而言,這種 " 乘用車級 " 技術和價值觀將直接形成 " 降維打擊 ",但同時也能夠推動皮卡行業(yè)從 " 工具車技術邏輯 " 向 " 智能終端技術邏輯 " 加速轉型。
從工具車到全能車,未來皮卡大有可為
如果說智能化、電動化技術是傳統(tǒng)皮卡的 " 技術飛升 ",那么皮卡產品本身的形態(tài)和功能的提升,還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傳統(tǒng)皮卡產品功能設計均圍繞 " 工具車 " 展開,適用場景局限在貨運、工程等有限領域,普遍存在后排空間狹窄、NVH 表現(xiàn)欠佳、底盤調校偏硬等問題,拉貨可以,載人可以說毫無舒適性可言。可偏偏新一代皮卡用戶又有能拉貨掙錢,又能家庭出游、戶外露營等全能用車需求。
新一代用戶就是既要又要。
新勢力挖空心思在七座 SUV、MPV 車型上掏空間,給后備廂里塞上十幾個行李箱,后備箱不夠用再 " 挖 " 出一個前備廂來給用戶裝東西,對于皮卡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最關鍵的,就是新皮卡從工具車走向全能車的過程中,如何優(yōu)化其舒適性。
傳統(tǒng)皮卡品牌當然也洞悉到用戶不斷升級的需求,但受困于皮卡技術平臺的原生設計短板,如果不從頭設計一個全新的皮卡技術平臺,就無法誕生顛覆性的新皮卡產品。
同時,基于威麟開天平臺,品牌規(guī)劃了覆蓋緊湊型到全尺寸、從燃油到純電的 16 種以上產品組合,可全面匹配城市、越野、戶外、貨運等 8 大核心場景和超過 120 類細分用途。
當然,新一代皮卡用戶也有更強烈的節(jié)油、低碳需求,威麟開天平臺首創(chuàng)開源動力平臺,能組合出 18 種動力搭配,根據用車場景進行選擇。
如果 RELY 威麟是那個全球皮卡市場的破局者,那么威麟開天平臺就是它最核心的技術底氣。
在這個舊秩序仍在、新規(guī)則漸起的時代,RELY 威麟能否真正改寫市場格局,仍需時間檢驗,但值得我們期待。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