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下調法國評級至 A+,債務高企與政治困境引擔憂。
9 月 12 日,惠譽評級發表報告,將法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從 AA- 下調至 A+,比英國低一級,與比利時持平。降級的核心因素包括法國債務占 GDP 比重將持續攀升,預計從 2024 年的 113.2% 增至 2027 年的 121%,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缺乏明確的債務穩定化路徑。
惠譽指出,法國這一債務水平在 A 級和 AA 級主權國家中排名第三,2024 年的債務比率已是 A 級主權國家中位數的兩倍,較 2019 年水平高出 15 個百分點。
惠譽認為法國不斷上升的公共債務削弱了應對新沖擊的能力,任何新的危機都可能進一步惡化公共財政狀況。此外,政治不穩定進一步加劇了財政整頓的難度。
自 2024 年年中舉行臨時立法選舉以來,法國已更換三屆政府,政府在不信任投票中的敗北凸顯了國內政治的日益分化和極化。
惠譽預計,政治僵局很可能延續至 2027 年總統選舉之后,使得將這一目標變得不太可能實現。選舉周期的臨近將進一步限制近期財政整頓的空間。
結構性障礙限制調整空間
法國在削減開支和增加收入方面面臨結構性限制。
惠譽指出,法國的稅收與 GDP 之比高達 45.6%,為歐盟最高,這限制了進一步增稅的空間。
與此同時,旨在控制社會支出的結構性改革在過去十年中成效有限,并遭遇了巨大的政治和社會阻力。法國的社會支出占 GDP 的 32%,遠高于 26% 的歐盟平均水平。
此外,法國在財政整頓和遵守歐盟財政規則方面本就記錄不佳。
報告提到,在過去 20 年中,法國僅有三年將財政赤字控制在 GDP 的 3% 以下,并且自 2001 年以來從未實現過基本財政盈余。
盡管 2025 年的預算目標包含一些臨時性增收措施,如對大公司和高凈值個人征收特別稅,但惠譽預測 2025 年和 2026-2027 年的赤字率仍將分別保持在 5.5% 和 5.0% 以上的高位。
評級仍有穩固基本面支撐
盡管存在上述挑戰,惠譽確認法國的 "A+" 評級仍得到其穩固信貸基本面的支撐。
這些優勢包括法國龐大、多元化的高收入經濟體地位、健全的銀行體系、卓越的融資渠道,以及強大的制度質量和歐元區成員國身份。此外,其經常賬戶預計將保持接近平衡的狀態。
惠譽維持此前經濟增長的預測,預計法國 2025 年、2026 年和 2027 年的實際 GDP 增長率分別為 0.6%、0.9% 和 1.2%。
報告認為,美國對歐盟加征 15% 關稅的間接影響將對增長構成壓力,但高家庭儲蓄率和強健的企業資產負債表將支持作為增長主要驅動力的國內需求。
惠譽將法國的評級展望定為 " 穩定 ",這表明短期內不會有進一步的評級行動。報告明確了可能導致未來評級變化的因素:
如果法國能夠證明其政府債務與 GDP 之比在中期內進入下降通道,例如通過有效的財政整頓或更強勁的經濟增長,其評級可能會被上調 .
反之,如果因未能實施財政緊縮而導致債務持續增加,或經濟增長前景顯著惡化,則可能面臨負面評級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