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德林 編輯 | 劉振濤
張齊春現在可以長舒一口氣了,他創辦的上市公司東方通走到了死亡邊緣,造假者黃永軍被證監會抓了個現行,而他可以一家三口一起在家數錢,11.79 億現金,一家三口不眠不休,要數幾十天。東方通 5 年間,通過重組換莊、財務造假,上演了現實版 "K 線修羅場 "。
中紀委國家監委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與北交所共同出品的金融反腐微短劇《K 線成長記》正在熱播,而曾經的 " 通信安全龍頭 " 上市公司東方通正將《K 線成長記》照進現實。2014 年上市的東方通因連續 4 年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處以 2.29 億的天價罰單,實控人被處以 10 年禁入市場,公司可能被深交所強制退市。從財務造假到欺詐發行,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東方通 2014 年上市后,其實際控制人張齊春一家三口限售期 36 個月,期間,最高漲到 141.2 元,到了 2016 年 1 月,股價開始暴跌,單月跌幅超過 34%。2016 年 2 月,股價再跌將近 20%。距離解禁期還有一年時間,眼見著股價一跌綿綿無絕期,張齊春決定拯救股價。他看上了大數據信息安全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微智信業,以 5.51 億收購微智信業 100% 股權。
微智信業的收購以定增方式進行的,其實控人黃永軍獲得了東方通 928.64 萬股。后經轉增及少量增持,黃永軍持東方通 6.72% 的股權。并購重組往往能獲得市場的追捧,東方通在收購后股價最高拉升到 83 元以上,可是 2017 年老股東解禁的預期,令股價從 2016 年 12 月開始稀里嘩啦地下跌,當月跌幅超過 19%,2017 年 1 月跌幅超過 14%,4 月跌幅超 27%。
黃永軍昭告天下要增持總股本的 3.61% 股權時,東方通當天的收盤價為 14.29 元,以 2016 年的定增定價看,黃永軍賬面出現了虧損。黃永軍在 2017 年 11 月進行了兩筆增持,合計增持 2.02%。同期,張齊春與其子通過 6 筆大宗交易賣出了 2% 的東方通股份。到了 12 月公告還要在未來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 3% 的東方通股份。彼時,張齊春一家還持有 12.21% 的東方通股份。
好戲終于要開始了。
2018 年 1 月 16 日,張齊春與黃永軍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張齊春將持有的東方通 12.21% 的表決權與提案權授權給黃永軍,作為其唯一與排他代理人。如此一來,黃永軍接受張齊春的表決權委托后,將擁有東方通 21.09% 股份的表決權,取得東方通的實際控制權黃永軍開始謀劃在東方通搞個大動作,當年 12 月收購了泰策科技 100% 的股權,成為其造假的工具。
2019 年至 2022 年期間,東方通通過泰策科技虛構業務、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收入 4.32 億,虛增利潤 3.14 億。黃永軍作為造假總指揮還是很有藝術的,虛增收入占當期營收保持在 12% 以上,最高不超過 18%,而虛增利潤的幅度前三年占當期利潤總額 35% 以下,2022 年不知道是最后一搏,還是之前給自己挖的坑實在填不平了,虛增利潤占當期利潤總額的 219% 以上。
2022 年 6 月開始,東方通就多次說要定增募資,到了 2022 年 11 月 15 日終于獲得了定增注冊批復。到了 2023 年 6 月 7 日,發行 1.06 億股,募集了 21.99 億。而定增的財務數據從 2019 年至 2021 年的,被證監會認定為用造假數據進行欺詐發行。而在造假的過程中,黃永軍還在不斷增持東方通的股票,到 2021 年 4 月,正式成為東方通的實控人,而張齊春則在跑路。
東方通從 2019 年開始造假,對于黃永軍來說是想搞一大筆錢。而對于張齊春一家三口來說,股價上漲,他們才能套現更多。2019 年造假開始,東方通的股價果然開始上漲。當年 1 月漲幅超過 4%,2 月漲幅超過 36%,3 月再漲 22%。到了 2019 年 9 月,經過三個季度的造假,整體業績預期已經非常明確了,東方通的莊家們開始大幅拉升,當月漲幅超過 70%。
張齊春一家三口從 2018 年 4 月到 2020 年 7 月期間,不斷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合計減持東方通 1887 萬股,占總股本的 6.71%。按照上市公司監管規則,投資者及一致行動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達到 5% 時,權益變動應該公告的,可是張氏家族打槍的不要,悄悄地套現。不公告,也不停止套現行為。他們甚至還超額套現。深交所不得不發函監管。
東方通從 2014 年上市以來,股東們累計套現超過 29.5 億,其中張氏家族套現 11.79 億,違規減持期間套現 9.59 億。黃永軍造假拉升股價,就是想在高位募集一大筆資金,而張齊春之所以把表決權委托給黃永軍,也就是方便黃永軍操控公司,反正造假的業績能刺激股價的上漲,自己正好可以在股價上漲期間套現走人,唯一受害者就是可憐的投資者們。
財務報表是上市公司的體檢報告,審計報告就是體檢報告的診斷意見,如果說體檢報告事關人的健康安全,那么審計報告則事關上市公司的財務健康安全,會影響到投資者的決策。尤其是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突然從行業平均的 6.8 次驟降至 2.1 次,經營活動現金流連續三年與凈利潤嚴重背離,大華的審計師對審計報告還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師娘教的審計課?
假的真不了。東方通造假后遺癥就是 2023 年巨虧 6.73 億,到了 2024 年再虧 5.76 億。2025 年上半年虧損 5500 萬元。審計機構終于給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原因是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是否得到充分披露。說白了,就是審計機構已經舉手了,說,這家公司的業績咱沒法保真啊,你們小心為妙。
東方通的修羅場里,K 線早已暴露出各方的野心與陰謀。
張齊春作為東方通的創始人,上市后股價一飛沖天,那個時候的 K 線猶如一枚榮譽勛章,市場的認可不僅僅是財富的增長,更是對其創業多年對產業貢獻的肯定。可在解禁期到來之前,股價不斷下挫,甚至腰斬,K 線猶如一把刀,讓紙面財富灰飛煙滅,更讓創始人在股東面前顏面掃地。這樣的現實總是讓不少創始人開始焦躁不安,拉升股價成為他們的主要目標。
張齊春選擇了跟黃永軍合作,收購了黃永軍的資產,引入成為東方通的股東、管理者,還將表決權等決定公司命運的股東權利托付給黃永軍,在黃永軍連續大規模造假期間,張齊春不僅沒有阻止,相反在造假營造的虛幻繁榮中趁著高股價進行套現。殊不知,他們的一切表演都在 K 線的翻滾中進入監管的視線,結果是巨額的罰沒、禁入,上市公司將強行退市。
現在好了,塵埃還未落定,股價已經開始灰飛煙滅,數萬人的財富和夢想破滅了。東方通的財務造假、欺詐發行不是唯一,更不是終結。監管者將真實案例改編成《K 線成長記》這樣的微短劇,就是要讓歷史照進現實,照進市場的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才能共同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才能避免東方通這樣的悲劇不斷上演。面對東方通的悲劇,也許,老百姓會說,他們那些造假真是閻王爺拉二胡,鬼扯的很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