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工智能無疑是最熱門領域之一。近日,央視《讀書》欄目邀請到 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圍繞人工智能這一核心話題展開深入交流,從日常應用到行業變革,從個人成長到國際競爭,周鴻祎的分享為公眾理解 AI 時代提供了清晰的認知框架。
1、從大模型到智能體:AI 的進化與人類的新角色
" 過去人們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現在內外事不決其實可以問一問大模型。" 周鴻祎點出了大模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價值。但要讓大模型發揮作用,關鍵在于精準表達:" 到了 AI 時代,表達能力特別重要,你說得越細節,它給的建議越有效。"
隨著智能體普及,人類角色將轉變為 AI 的管理者,人來設定目標、訓練模型、評估效果,因此,人的領導力和判斷力會成為核心競爭力。
這種轉變也帶來了人與人之間能力的分化:" 無視 AI、不懂 AI、不會管理智能體的人,注定會被淘汰。" 反之,善用 AI、能管理 100 個智能體的人將成為 " 超級個體 "。周鴻祎強調,AI 不是威脅,而是個體之間能力的放大器,能讓強者更強。
2、AI 的進步速度,如同 " 寒武紀生物大爆炸 "
談及 AI 的發展速度,周鴻祎用 " 寒武紀生物大爆炸 " 形容:" 如今在編程、推理、智能體、圖文生成等領域,AI 每天的進步成果,跟一年前比較,就已是天壤之別。這背后是算力、數據、技術不斷進步和開源生態的支撐。
據了解,納米 AI 近日在產品迭代上持續發力,繼完成從 " 超級智能體 " 到 " 多智能體蜂群 " 的升級后,僅隔半月再度推出 " 納米 P 視頻 " 智能體,依托多智能體蜂群的技術能力,構建起國內首個集 "AI 視頻生成 - AI 剪輯 " 于一體的一站式 AI 影片生成平臺,解決了 AI 生成視頻后難以編輯的用戶痛點。
納米 AI 如此迅猛的產品迭代節奏,正是當下 AI 技術 " 寒武紀大爆發 " 式發展的生動縮影,也折射出全球 AI 領域激烈的創新競逐態勢。在全球競爭中,中國 AI 的表現可圈可點。" 國內幾個開源大模型已進世界一流梯隊,軟件層面差距很小,加上中國人才儲備,AI 領域已追上國際水平。" 周鴻祎更看重中國 AI 的生態優勢:" 競爭是多維度的,開放才是關鍵。中國的很多大模型廠商堅持開源免費,吸引全球開發者參與,形成 " 集中力量辦大事 " 的效應,就連美國公司也在使用 DeepSeek。從互聯網歷史來看,開源一定會戰勝閉源。"
面對這樣的時代,周鴻祎的行動指南是 " 先開槍,再瞄準 ":" 想法不重要,執行力才是關鍵。敢于上場,才有故事發生。" 他建議人們放下對被淘汰的焦慮,主動學 AI、用 AI,在實踐中重塑自己。AI 時代的大幕已拉開,唯有擁抱變化、主動參與,才能成為時代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