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化妝品觀察
茅臺的 " 美妝圈 " 又擴大了。
近日,康維健生物宣布完成 B 輪融資,由茅臺基金、普華資本、廣東晟景、東方嘉富、鼎暉投資、基石資本、德聯資本等投資。
據悉,康維健生物創立于 2019 年,是一家生物合成技術平臺公司,業務涵蓋化妝品原料、食品及保健食品原料等領域,產品包括抗壞血酸棕櫚酸酯、L- 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等。官網顯示,其年營收為 6500 萬元。
這并不是茅臺投資的首個美妝相關企業——茅臺基金于去年參與投資的虹摹生物,備案了一款名為巖藻糖基乳糖的化妝品新原料。
投資合成生物企業,或將成為鏈接茅臺與美妝圈的重要紐帶之一。
全球領先,已獲 4 輪投資
茅臺此次投資的康維健生物,系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
官網顯示,康維健生物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物酶法生產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生產線。其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生產廠占地 4 萬平方米,總設計產能 3000 噸,現已投資建成一期年產量 1200 噸,達產后將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生產企業。
官網還提及,康維健生物研發出的 " 零排放 " 酯類酶法合成工藝技術平臺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實現了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的環保生產,因全球沒有類似工藝,公司參與了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康維健生物擁有發明專利 7 項,實用新型專利 10 項,在申請中專利 15 項,技術秘密幾十項。
據《智藥局》報道,康維健生物正在江西龍南建設植物甾醇酯產線和酶制劑產線,項目總投資 12 億元,一期建成投產后預計年主營業務收入達 7.5 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康維健生物主打產品 L- 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可應用于化妝品。
這一產品,不僅在官網介紹里標注了 " 化妝品級 ",同時也寫明了相關應用:由于 L- 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具有抗氧化和美白的作用,因此被廣泛用于化妝品中,特別是抗衰老和美白的產品中。此外,這一原料亦可應用于保健品及藥用輔料等領域。
或正是康維健生物的領先技術和旗下產品的廣泛應用場景,短短一年內,其已獲得 4 輪投資。這幾輪融資里,有多家國有企業和頭部投資機構參與,包括國投創合、茅臺基金、基石資本、普華資本、東方嘉富等。
茅臺跑步入場美妝圈?
嚴格來說,茅臺此次投資康維健生物,核心看中的是后者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具備的全球領先技術。該技術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等領域,或許更多屬于附加價值。
但不可否認的是,茅臺的業務觸角,正廣泛地向美妝領域延伸。
再以茅臺投資的企業為例,茅臺基金于去年參與投資的虹摹生物,于今年備案了一款名為巖藻糖基乳糖的化妝品新原料(國妝原備字 20250002)。據公開信息,巖藻糖基是一種天然存在于海藻、菌類和真菌中的多糖,具有保濕、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種生物活性。
此外,茅臺于 2023 年申請的專利 " 一種醬香型白酒大曲抗菌多肽及其在制備抗炎藥物中的應用 ",其中提及的 " 抗菌多肽 " 可用于食品、化妝品或者消殺劑的制備(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公示)。
與此同時,茅臺學院(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由茅臺集團開設的本科高校)已與多家美妝企業展開合作。
茅臺學院曾聯合膜法世家,加碼發酵原料的研發和運用,雙方歷經數年的科研探索,推出科研成果 " 醬香酵母(INCI 名稱為半乳糖酵母樣菌發酵產物濾液)"(詳見《攜手茅臺學院,膜法世家再添科研碩果!》)。
不僅如此,其還與上海全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 全麗 "),在學術和科研上展開多年深度合作,雙方合作項目圍繞生物科技應用,再細分成數個領域的子項目,譬如初代基于茅臺酒糟提取物在護膚品中的應用研究,還有基于極端微生物發展出來的化妝品抗衰老原料等(詳見《茅臺要做化妝品了?》)。
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曾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茅臺利用合成生物學來開辟生物經濟方面的新賽道,其中之一便是 " 食 "" 美 " 賽道。" 茅臺有非常寶貴的微生物資源庫,可利用合成生物科技探究微生物代謝路徑,進而衍生相應的‘食’‘美’產品,實現產業化運作。"
合成生物學,正在 " 重構 " 美妝產業
實際上,不止茅臺押注,這個被譽為引領 " 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 " 的朝陽產業——合成生物學,正在成為美妝行業迭代的新引擎。
政策端,自國家發改委印發《" 十四五 " 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來,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等多個省市也出臺了相關支持和規范政策,推動合成生物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
就在本月,深圳市發布《深圳經濟特區促進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將多舉措推動縮短合成生物產品的入市周期,拓寬合成生物產品的應用場景和推廣渠道。在 " 三新食品 "、化妝品新原料等領域強化央地協同,與國家、省有關部門聯動建設合作平臺,共同培育符合條件的技術審評機構。
投資領域,今年截至 7 月,合成生物學領域雖僅錄得 4 起融資事件,但單筆投資規模顯著提升——其中 1 起達 1.5 億元,2 起接近億元級,最低單筆亦達數千萬元,行業平均單筆融資額較 2024 年同期增長約 260%。(詳見《400 億熱錢,資本不再尋找下一個歐萊雅》)
企業層面,華熙生物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進行產品或原料的優化迭代。譬如,其將不同分子量透明質酸免疫調控技術、第五代合成生物發酵技術、組織再生與細胞培養基核心技術,分別賦能米蓓爾、BM 肌活、夸迪等品牌,確保主要品牌解決關鍵問題的科研基礎與公司活性物及基礎研究優勢高度匹配。
福瑞達于今年 6 月亮相的最新研究成果——合成生物王漿酸及其創新應用,是中國化妝品產業內首次對 " 王漿酸 " 緊致、修護等多功效靶點機理研究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國乃至國際首次實現以合成生物技術實現王漿酸產業化轉化。
今年 3 月,上海家化成立創新研發中心 - 合成生物,這一中心將通過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院校的緊密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美妝和醫美科技原料和產品,實現從技術到商業的全流程價值創造。
此前,業內已有共識:一場由合成生物學引領的產業變革浪潮將至。
如今,從頂層設計的政策導向,到真金白銀的資本加碼,再到日新月異的產業應用,這股浪潮正以加速態勢席卷而來。而茅臺的入局,無疑為這條熱門賽道再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