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斑馬消費,作者 | 陳曉京
兩年前,北京匯源順利完成重整,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但復興之路遠沒有預想中那樣順暢,一方面,果汁市場競爭格局發生變化,技術持續升級;另一方面,公司與大股東的關系劍拔弩張,矛盾徹底公開化。
按照公司的說法,大股東諸暨文盛匯既未履行全部出資義務,還上演了私刻公章等鬧劇,致使經營秩序被擾亂,各大電商平臺發生大面積斷貨狀況。
現在的北京匯源,迫切希望終結這場紛爭,但主動權恐非其所能掌控。
" 公章遺失 " 鬧劇
在上海文盛資產傾力幫助下,北京匯源順利完成重整,保住了 " 匯源果汁 " 金字招牌。原本以為各方會攜手,早日讓匯源果汁重續輝煌,哪料公司內部卻是風波不斷。
9 月 12 日凌晨,北京匯源通過官方微信號發布《嚴正聲明》,直指上海文盛資產及諸暨文盛匯所用公司公章及證照,是通過提供虛假資料違法私刻、以虛假掛失信息騙取工商部門所獲得,公司對此概不承認,已在第一時間報警。
私刻公章事件發生于一個月前。
8 月 19 日,北京匯源發現,不明第三方在《中華工商時報》上刊登《遺失聲明》,稱不慎將營業執照正本、副本及公章遺失,并聲明作廢。
針對這種虛假掛失行為,且對方存在冒領或騙取新刻印章及新版營業執照的意圖,公司及時向警方報案。
8 月 24 日晚間,北京匯源對此發布聲明,稱其公章及營業執照等處于安全、有效管控狀態。
8 月 26 日,北京市海勤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律師見證意見》京海函(2025 年第 230 號)顯示,北京匯源原有營業執照、印章,仍由公司總裁辦公室人員妥善保管,不存在遺失、毀損情形。
那么,究竟是誰刊發了《遺失聲明》?澎湃新聞曾向公司大股東諸暨文盛匯等方面求證,均被告知不清楚此事。
在 9 月 12 日的聲明內容中,北京匯源確認,私刻公章乃是上海文盛資產及諸暨文盛匯所為,其提供虛假信息辦理印章、證照的行為,目前已由市監部門立案調查。另外,二者通過虛假手段獲取印章證照用于變更登記(備案),北京匯源請求撤銷其登記(備案)的申請已獲市監部門受理。
由蜜月到反目
2022 年 6 月,上海文盛資產介入北京匯源重整,并通過旗下企業諸暨文盛匯實際運作,于 2023 年 7 月完成重整。
在介入到公司內部治理后,雙方的嫌隙逐漸顯現。
今年 8 月初,諸暨文盛匯提議以北京匯源的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并提議在 8 月 11 日召開 2025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
但當時,北京匯源有大多數債權人暫未受領公司股權,部分債權人仍可選擇股權之外的其他清償方式。
北京匯源擔心,若該提議在臨時股東會上通過,此舉相當于逼迫相關債權人被動確認債轉股,變相剝奪該等債權人的選擇權。
因事關重大,北京匯源在 8 月 9 日發布致公司股東及轉股債權人的公開信,緊急對外求助。
與此同時,北京匯源直指諸暨文盛匯自公司重整以來諸多不當操作,涉及公司利益分配、管理權等重要事項。
讓北京匯源尤為不滿的是,諸暨文盛匯沒有如期完成實繳出資義務,且實繳出資僅占公司注冊資本的 22.8%。根據其承諾,16 億元投資分 3 期完成,但截至發布公開信時仍有 8.5 億元逾期 1 年以上,經催繳 11 次仍未實繳到位。
北京匯源稱,諸暨文盛匯已實繳到位的投資款,除了由管理人支取少量清償破產費用和小額債務,剩余 6.47 億元(含利息及履約金)存入北京匯源名下賬戶,但這個賬戶由諸暨文盛匯直接管控,分文未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中,也未對公司現有利潤產生任何貢獻。
諸暨文盛匯用極小代價,獲得了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絕對多數席位的提名權,掌控了董事會、監事會及總經理的提名權,對北京匯源的經營管理實施全面控制。
而參與債轉股的股東,認繳出資已全部到位,占公司實收資本總額的 47.76%。
公司認為,諸暨文盛匯不應該按照 60% 的股權比例享受股東權益,否則,債轉股股東的權益將有被稀釋的風險。如不對此進行限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據聲明中披露的信息,公司與上海文盛資產及諸暨文盛匯合同糾紛一案,已在 8 月 1 日由北京一中院正式立案。
進退維谷
在主導北京匯源重整過程中,上海文盛資產為自己規劃了一條近乎完美的退出路徑,一手籌劃證券化,另一手尋找接盤方。
不過,籌劃證券化并沒有披露相關進展,接盤方國中水務(600187.SH)倒是屢屢現身。
2022 年底至 2023 年 7 月,國中水務先后 3 次出手,收購諸暨文盛匯合計 36.49% 股權,間接持有北京匯源 21.89% 股權,交易總對價為 9.3 億元。
通過間接投資北京匯源,國中水務經營狀況得以改善。2023 年至 2024 年,公司投資收益分別為 0.83 億元和 0.73 億元,占其歸母凈利潤的 275.77% 和 165.29%
2024 年 7 月,國中水務計劃再次出手,以現金收購上海邕睿持有諸暨文盛匯不低于 51% 股權,以間接控股北京匯源。
盡管計劃周密,但因粵民投突然介入,以侵權責任糾紛為由向法院申請訴訟保全,上海邕睿持有諸暨文盛匯 52.57% 股權被法院凍結。
幾經波折,收購事宜難以繼續推進,國中水務在今年 4 月正式宣布終止收購。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來自投資收益已大幅下降。2025 年上半年,其錄得投資收益 2207 萬元,同比大降 43.76%,這一變化導致其由盈轉虧。
在外部資本動作受阻的同時,北京匯源的經營狀況同樣面臨考驗。2023 年至 2024 年,其營業收入由 27.45 億元降至 24.75 億元,同期,凈利潤由 4.24 億元降至 3.44 億元,扣非凈利潤由 3.93 億元降至 3.30 億元。
諸暨文盛匯曾立下 " 軍令狀 ",2023 年至 2025 年須完成扣非凈利潤合計不低于 11.25 億元,年均不低于 3.75 億元。它是否可以完成業績承諾?
雙方內部紛爭持續之際,千億級果汁消費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變革。技術上,由傳統非濃縮還原汁(NFC)向超高壓滅菌技術(HPP)升級,產品結構向健康飲品迭代,匯源果汁能否抓住這一機遇,繼續穩坐果汁行業 " 一哥 " 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