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虎嗅APP 昨天

      始祖鳥,機場的“救命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 商業觀察,作者:林美汕,頭圖來自:AI 生成

      這個五一假期,當你拖著行李穿梭在機場出發層時,有沒有留意到,越來越多的高端運動品牌,正在把門店開進機場。

      在上海虹橋 T2 航站樓,始祖鳥的登山包與沖鋒衣陳列在通道轉角,迪桑特的中島店緊挨著 70 號登機口,不遠處的 40 號登機口旁邊,可隆品牌圍擋已經布置了小半年,預計今年開業。

      在此之前,機場曾是免稅店和奢侈品的天下。而今,高端運動品牌和客人雙向奔赴了,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曬出早上 8 點的虹橋機場 lululemon 門店,感慨 " 沒想到咪咪小一家店里都是人 "。

      "DT 商業觀察 " 好奇,作為交通樞紐的機場,怎么就成了戶外中產的購物天堂?品牌遷徙潮背后,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一、高端運動品牌,排隊開進機場

      機場里的戶外品牌越來越多,并不是一個錯覺。

      "DT 商業觀察 " 統計發現,過去兩年間, lululemon、始祖鳥、迪桑特等高端戶外品牌正在加速進入機場。

      lululemon 可能是最早進入機場的高端戶外品牌,早在 2021 年,就在上海虹橋機場開設了機場首店。

      到了 2024 年,lululemon 將虹橋機場店從旅游零售商拉格代爾手中收回,重新裝修推出直營店,并在這一年入駐深圳寶安、成都雙流和北京大興三大機場,2025 年又入駐北京首都機場和昆明長水機場,完成了從一線到新一線機場的鋪開。

      而安踏旗下幾家戶外品牌,更是在機場渠道上打出一張組合牌。始祖鳥落地上海虹橋和深圳寶安,迪桑特在上海虹橋和成都雙流開出兩家門店,可隆上海虹橋機場首店,預計今年開業。

      除了近兩年火熱的戶外品牌們,在 " 中產戶外品牌 " 略顯掉隊的加拿大鵝,也在 2024 年開始布局機場渠道,將國內機場首店開到了成都雙流,2025 年更進一步挺進上海虹橋。

      與其他門店相比,這些戶外品牌的機場店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全品類、商務化、強互動。

      首先是貨品齊全。

      據 lululemon 介紹,虹橋機場店提供全系列產品,包括瑜伽、訓練、跑步、日常通勤等運動休閑服飾及裝備。

      小紅書網友 @chovo 在上海逛了好幾家 lululemon,熱門衛衣 scuba 基本都是沒貨,或者顏色和尺碼不合適,最后在機場店入手了喜歡的款式。

      不止一位消費者反饋稱,機場的貨比較全,甚至買到了在其他店里斷貨的產品。

      比如網友 @搖搖樂搖搖 在上海虹橋機場成功 " 捕鳥 "(指始祖鳥),并表示 " 某物和某東要么漲價要么斷貨的帽子,居然在虹橋 T2 的專柜店里貨這么全!"

      迪桑特機場店,則覆蓋 Dualis 商務、Ski 滑雪、Golf 高爾夫、Allterrain 高端機能全地形四個系列產品。

      此外,機場渠道的運動品牌,在產品陳設上更偏向商務和通勤。

      迪桑特虹橋機場店將 Dualis 商務陳列在最顯眼的位置,以滿足商務人士的需求。lululemon 虹橋機場店考慮到旅客群體需求,增加了通勤系列產品的比例。

      此外,部分品牌還針對機場客群推出了輕量化產品,比如 lululemon 推出襪子、可折疊瑜伽墊、隨行包等小包裝產品,既適配 " 說走就走 " 的差旅需求,也滿足了購買伴手禮的特殊需求。

      最后,機場店不光帶貨,也在努力 " 整活兒 ",吸引路人的注意力。

      尤其是 lululemon,在整活上很積極,在各大機場門店設計了城市主題行李貼墻,不需要消費即可領取,有消費者表示," 現場上海的卡牌沒有了,還能添加微信給郵寄 "。

      今年年初,lululemon 上海虹橋機場推出熱汗新年活動,帶大家體驗尊巴課程;lululemon 大興機場開業時,還推出過 "100 磅啞鈴挑戰 " 活動,不需要消費,參與活動就能領取隨機禮物。

      當高端運動品牌們紛紛進入機場渠道,為什么機場成為了品牌必爭之地?機場店對于品牌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二、高端運動品牌為什么需要機場?

      不可否認,很多大城市的機場比商場還好逛了。

      以前的機場,可能只有便利店和特產店,如今的候機廳里,奢侈品門店鱗次櫛比,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品牌商業大片,很容易讓人產生 " 進了個購物商場 " 的錯覺。

      以上海虹橋機場為例,它不僅引入了米其林一星餐廳人和館、Shake Shack 全球機場首店、%arabica 全球機場首店等餐飲品牌,還打造了一條 360 米長的 " 一線品牌大道 ",匯集了愛馬仕、LV、Dior、Prada 等奢侈品牌,被網友稱為 " 小恒隆 "。

      不光一線城市機場升級,其他機場也在積極引進奢侈品大牌,營造 " 高端商場 " 的感覺。比如成都天府機場,2021 年正式通航,短短幾年時間已經成為新晉 " 土豪機場 ",坐擁全成都最全面的重奢品牌,包括且不限于愛馬仕、LV、Dior 等。

      由此可見,機場已經從單一的交通樞紐,升級為集餐飲、購物、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重要商圈。

      而始祖鳥、lululemon 等高端運動品牌,本來就偏好在一線城市核心商圈,貼著奢侈品開店,如今也很自然地進入機場商圈,與愛馬仕等奢侈品牌 " 肩并肩 ",在機場這個商圈里分一杯羹。

      和普通商圈相比,機場商圈的優勢可圈可點。

      首先,機場擁有超大規模的客流,為品牌提供高曝光機會。

      根據民航局公布的數據,2024 年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 14.6 億人次,同比增長 15.9%。其中,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超過 6000 萬人次。

      其次,機場不僅人流量大,而且有不少高凈值客群,能讓品牌實現有效轉化。

      《機場商業評論》主編及機場咨詢公司埃爾坡創始人祝偉龍曾表示,商務人群是主要的消費人群," 因為他們經常在機場來往,大部分時間在出差,要么在機場,要么在去機場的路上 "。

      一線和新一線機場的商務旅客,往往消費能力強,價格敏感度較低,與高端運動品牌的目標受眾相契合。

      再加上機場獨特的候機場景,為品牌創造了絕佳的觸客機會,有助于促成轉化。

      當普通商圈面臨客流分散、停留時間短的難題時,機場憑借著高凈值客流和相對封閉的購物場景,端出 " 斷貨款 "" 隱藏款 " 等產品,就容易讓消費者因為 " 時間緊迫 " 而加速消費,將高凈值人流轉化為銷售業績,因此成為品牌曝光 + 轉化的黃金渠道。

      那么,反過來看,機場為什么要擁抱運動品牌?

      三、機場為什么需要高端運動品牌?

      實際上,不僅僅高端運動品牌要搶占機場渠道,機場也在吸納更多高端運動品牌入駐。

      這關乎著機場能不能多賺錢。

      從機場的收入結構來看,機場收入分為 " 航空性收入 " 和 " 非航空性收入 "。

      航空性收入包括飛機起降費、停場費、客橋費等,根據民航局規定實行政府指導價。也就是說,機場的航空性收入,直接取決于航班量、旅客吞吐量及貨郵吞吐量。

      而非航空性業務的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參考民航資源網對機場行業業務發展周期的分析,旅客吞吐量達到 3000 萬人次 / 年的大型機場的盈利能力如何,就看非航空性業務的發展。

      為什么呢?

      因為在非航空性收入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許經營收入。

      以北京首都機場為例, 2024 年非航空性收入中,特許經營收入占比 55.6%,租金收入占比為 34.7%,資源使用收入占比為 7.6%。

      所謂的特許經營,就是指機場可以通過授權第三方經營廣告、零售、餐飲、貴賓服務等業務,獲取經營權轉讓費。這部分費用通常根據銷售額分成,或依據約定好的保底金額,根據 " 兩者孰高 " 原則來確定收入。

      也就是說,機場商戶經營狀況越好,機場獲得的分成收入就越高。因此,機場自然希望優先引入高坪效品牌,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

      如今,高端運動品牌成為中產群體消費熱點,始祖鳥、lululemon、迪桑特等客單價較高的中產品牌,也就成了機場希望招攬的客戶。

      當然,機場需要高端運動品牌的另一個原因,是曾經賺錢的業態,沒那么賺了。

      在高端運動品牌之前,奢侈品牌和免稅業務一直是機場的 " 香餑餑 "。

      大概從 2018 年開始,奢侈品牌開始加速布局中國機場。2019 年,Louis Vuitton 在北京大興機場,開出國內首家機場有稅區門店,并在隨后幾年開進了上海虹橋、北京首都、成都天府和廣州白云機場。2021 年,Dior 在成都天府機場開設國內機場有稅區首家精品店,Prada 也在 2021 年將國內機場首店入駐深圳寶安機場。

      彼時,lululemon、始祖鳥等品牌還沒有成為 " 中產標配 ",機場的奢侈品門店是商務人士和名媛貴婦的消費打卡地。然而最近兩年,奢侈品牌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很多人選擇去海外市場購買,或是尋找平價替代。

      免稅收入的下滑,也影響了機場非航空性收入的恢復,倒逼著機場尋求 " 補位 "。

      要知道,免稅收入曾是機場的 " 利潤奶牛 "。2019 年,日上上海(中國中免旗下)為上海機場創造了 52.1 億元收入,相當于上海機場全年營收的 47.6%。

      然而,免稅店正在度過一個艱難時期——出境游恢復后,消費者轉向日本、韓國等地的免稅購物,電商平臺的 " 價格戰 " 也讓機場免稅店的吸引力下降。

      2024 年,上海機場免稅收入 12.12 億元,僅僅恢復到 2019 年同期的 23.3%。

      在這樣的背景下,接替奢侈品和免稅業務成為中產 " 心頭好 " 的高端運動品牌,開始成為機場商業的優選客戶,被寄予帶來更多非航空性收入的希望。

      寫在最后

      機場和高端運動品牌之間的 " 雙向奔赴 ",正在重塑機場的商業邏輯。

      未來的機場,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等飛機的場所,而是成為融合了運動健康、休閑社交的新型生活方式中心,讓旅客的候機從被動等待,變成品質享受。

      正如新加坡樟宜機場,通過健美操、瑜伽、普拉提等團課活動,成功把 " 路過 " 的旅客轉化為 " 停留 " 的消費者,中國機場也可以進一步探索和品牌的更多可能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 商業觀察,作者:林美汕

      相關標簽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虎嗅APP

      虎嗅APP

      有視角的商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aⅴ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