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向好的局面能否持續?在今天舉行的公司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山東玻纖董事、總經理朱波表示,當前市場對價格修復通道已形成基本共識,基于供需結構的漸進式改善,預計 2025 年玻纖市場價格將延續筑底升態勢,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運行格局。
" 玻璃纖維紗從去年開始已經多次復價,玻纖紗市場需求逐步回升,預計未來繼續有望穩中向好。實際的價格走勢將最終取決于宏觀經濟形勢、行業供給及需求等多方面影響。" 朱波進一步表示。
對于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朱波表示,公司沿著 " 補齊供應鏈、強化生產鏈、延伸產業鏈 " 的發展路徑,一是加強上游葉臘石及化工原料等原材料供應,同時做好下游玻纖制品及復合材料方面的工作;二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完善高強高模纖維產品矩陣,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中美貿易摩擦對公司帶來的影響方面,朱波透露,公司對美國的直接出口規模較小,前期美國加征關稅,公司下游客戶出口壓力上漲,間接導致公司出口成本上升,產品競爭力下降。美國此次對關稅政策的調整,使得公司從美國進口化工原料的成本下降,但公司下游客戶出口壓力緩解還需一定的傳導時間。
目前玻纖行業競爭格局依然穩定。
公司獨立董事安起光分析道,玻纖行業集中度高,全球前三大玻纖企業約占據 50% 的產能,寡頭競爭格局在過去十多年未有變化。行業較高的進入壁壘和下游復合材料行業對玻纖成本、品牌、品質、企業知名度的重視,以及龍頭企業成本逐步下降、產能持續擴張,使現有競爭格局難以被打破。
針對國內玻璃纖維紗總產量連續兩年維持低速增長的現象, 公司董事長張善俊認為,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內部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競爭后,正逐步從 " 內卷式 " 惡性競爭漩渦中走出來。頭部企業積極主動應對行業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開展產能調控和產品結構優化。
與此同時,他進一步表示,作為戰略性新材料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玻璃纖維下游應用市場規模仍具備長期成長性,傳統市場中汽車、風電、電子等規模化市場需求穩定,光伏新能源、安全防護、海洋開發、智慧物流、綠色建材等新興市場正在逐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