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再度飆升至 4.5% 以上。
無獨有偶日本 20 年期國債拍賣投標倍數僅 2.5 倍,創下 12 年最低紀錄,40 年期國債價格更是直線跳水。
日本國債的崩盤和美債收益率的異動有什么關聯?這次特朗普和美聯儲想出什么招數來挽救這場敗局?
暴風雨前夜的全球金融震蕩
根據美國媒體彭 · 博 · 社 5 月 20 日的報道,因為美國國債失去了最后一個 AAA 級信用評級,可能會迫使香港強制性公積金拋售它手里持有的美國國債。
金額雖然不大,但是對處于風雨飄搖的美債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除此之外,市場也是會聯想的,香港地區目前在國際上的金融地位和新加坡,瑞士等地區類似。甚至很多法律法規也是如出一轍。
當香港被爆出要拋售美債的時候,新加坡和瑞士這些地區是否也會有拋售的欲望,美債是否會發生擠兌現象才是市場最擔心的事情。
日本 40 年期國債價格隨后暴跌,收益率飆升至 3.6%,為近年以來最高。
這不禁讓人想起 2022 年日本央行被迫 " 接盤 " 國債的場景,當時非居民投資者單周拋售 4.86 萬億日元,創下歷史紀錄。
特朗普打開了關稅 " 潘多拉魔盒 "
美國國債之所以能夠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全靠特朗普政府的 " 對等關稅 " 政策徹底打亂了全球資本流動邏輯。
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美債價格暴跌,而中國、日本等債主為規避風險,紛紛減持美債。美國政府為填補財政窟窿,不得不發行更多國債,形成 " 越借越窮 " 的惡性循環。
日本正陷入 " 美債拋售 " 與 " 自身債市崩盤 " 的雙重絞殺。
日本財務省持有 1.1 萬億美元美債,若跟風拋售,將加劇美債危機;但是如果,日本央行被迫維持超低利率,導致國債收益率曲線扭曲,市場流動性枯竭。
是否犧牲自己拯救美國,日本必須要做出自己的決定。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美國即將與日本開啟新一輪貿易談判,市場猜測特朗普可能逼迫日本簽署 " 廣場協議 2.0",要求日元大幅升值以緩解美國貿易逆差。
如果特朗普得逞,那么將會意味著日本可能將會再次陷入失去三十年的經濟困局之中。
雖然目前日本政府對媒體的表態都顯示的比較強硬,但是最終結局尚未揭曉誰也不知道會出現什么結果。
而在另外一頭,特朗普已經沒有其他什么多余的選擇,世界已經對美債的信任程度下降到歷史最低。
甚至就連美國華爾街也在拋售美債加大對黃金的持有量。
這場金融風暴的余波遠未結束。高盛警告,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可能短期上探 5%,而日本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可能引發全球債市 " 共振 "。
中國連續 5 個月增持黃金,俄羅斯將人民幣儲備比例提升至 23%,全球 " 去美元化 " 正從 " 口號 " 變為 " 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