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全天候科技 12小時前

      瑞銀:具身機器人在五年內難現“電動車時刻”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當科幻的晨光終于刺破現實的地平線,人形機器人,這個曾在阿西莫夫筆下徘徊的造物,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從實驗室的聚光燈下,一步步走向工廠喧囂的產線和未來的家庭生活。

      這場通往 " 機器人紀元 " 征途的終局,無疑是誘人的。瑞銀證券在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具身機器人既是工廠里的生產工具,也能成為生活中的可選消費品。在基準情景下,到 2050 年,全球具身機器人保有量將跨過 3 億臺的門檻,年需求量高達 8600 萬臺。

      一個囊括了硬件、軟件與服務生態的 1.4-1.7 萬億美元市場正徐徐展開,其未來二十五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 40%。這是一個足以讓任何資本市場為之瘋狂的數字,一個堪比智能手機或電動汽車革命的巨大浪潮。

      然而,正如未來學家羅伊 · 阿瑪拉所言,人們總是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而低估其長期影響。瑞銀證券中國工業分析師王斐麗在 7 月 7 日的媒體溝通會上明確指出,盡管長期前景無限,但對于未來五年,市場或許需要調低預期。

      一個關鍵節點是 " 電動汽車時刻 ",即技術瓶頸被攻克后,銷量在 5 年內從 100 萬臺躍升至 1000 萬臺的爆發點。對于人形機器人,這個時刻在五年內 " 不太可能出現 ",甚至可能要等到 2030 年之后。

      這也使得,具身機器人的行業座次,會在未來五年內迎來激烈洗牌。王斐麗坦言," 我們認為從未來三到五年來看,整機廠還是有一定壓力的,而且目前還是很難判斷誰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橫亙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技術鴻溝,其中最核心的制約,來自機器人的 " 大腦 "。

      王斐麗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當前行業面臨兩大瓶頸:其一,缺乏一個成熟的、專門用于機器人訓練的 AI 通用大模型;其二,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集極度稀缺,無論是寬度、廣度還是數量都非常有限。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這一差距,瑞銀創造性地引入了對標汽車自動駕駛的 L0-L5 智能分級體系。如果說 L5 是能在任何場景下自主完成多重任務的 " 完全體 ",那么當前絕大多數的機器人演示,仍停留在需要人工干預或預編程的 L0-L1 階段。行業在 2025 年的目標,也僅僅是邁向能在標準場景下部分自主的 L2。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汽車自動駕駛在 2020 年便已實現了 L2,而至今仍在 L2.99 的門檻上等待法規的完善。這預示著,機器人從 L2 走向更高階的通用智能,將是一條更為漫長的道路。

      軟件層面的挑戰,核心在于缺乏一個成熟的、專為機器人設計的 " 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

      目前的模型遠未達到能讓機器人在新環境中進行自主決策和泛化操作的水平。與此問題相伴相生的,是高質量訓練數據集的極度稀缺。機器人不像自動駕駛汽車可以輕松獲取海量道路數據,其動作、交互的數據采集難度大、數量有限,這嚴重拖慢了其智能化的步伐。

      據瑞銀分析師走訪汽車制造工廠后的觀察,他們發現,即便是搬箱子這類被視為最先落地場景的簡單任務,當前機器人的表現也 " 只能達到人的效率的 30% 左右 "。

      與此同時,機器人的 " 身體 " 也遠未達到理想狀態,硬件的束縛同樣突出。這種束縛首先體現在決定其動作精度與穩定性的核心 " 關節 " 上。在需要極高精密度的行星滾柱絲杠和作為感知力核心的六軸力矩傳感器等部件上,國內廠商與海外龍頭企業相比仍存在技術差距。驅動整個 " 大腦 " 的高性能 SoC 芯片方面,目前也依賴進口。

      不過王斐麗也表示,相信隨著中國企業的技術不停地發展,未來能夠慢慢解決這個瓶頸。

      正是由于軟硬件的重重限制,瑞銀方面認為,具身機器人的 " 電動汽車時刻 ",在未來五年之內不太可能出現,甚至可能要到 2030 年之后才會到來。

      目前,具身機器人只能選擇從最現實、最基礎的場景切入。王斐麗指出,商業化將遵循 " 工業 - 服務業 - 家庭 " 的順序,只有在工業、服務業比較大量的應用,包括未來進入家庭,才能說具身機器人真正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瑞銀預測,未來需要實現超過 70% 的成本下降,才能真正刺激大規模需求,尤其是對價格比企業客戶更敏感的消費者市場。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這場漫長的馬拉松中,把握節奏,在正確的時點押注正確的環節,才是制勝之道。

      瑞銀給出的投資時鐘很清晰:中短期內(未來 3-5 年),產業鏈上游將最先受益。當整機廠商還在為巨大的研發投入和生態建設承受財務壓力時,第一波紅利將流向那些為機器人提供核心 " 筋骨 " 與 " 感官 " 的供應商。

      這其中,價值量占比最高的自動化零部件無疑是最大贏家,特別是構成機器人精密 " 關節 " 的行星滾柱絲杠(約占物料成本 14%)和賦予其感知能力的各類傳感器(合計約占 27%)。除此之外,提供其動力之源的稀土永磁電機、電池,以及賦予其計算能力的半導體產業,都將在具身機器人的浪潮中獲得顯著的增量市場。

      長遠來看,當技術成熟、市場爆發,行業的主導權終將回歸到那些能夠定義產品、掌握生態的中游整機廠商手中。在此之前,產業鏈上游的 " 賣水者 ",無疑是這場淘金熱中最穩健的贏家。

      一個全新的萬億級賽道正在被打開,但通往終點的道路不會一蹴而就。對于所有參與者而言,現在需要的,不僅是想象力,更是穿越周期的耐心與遠見。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全天候科技

      全天候科技

      提供專業快速完整的科技商業資訊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熱門推薦

      查看更多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在线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美女视频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熟女大屁股白浆一区二区|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