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晚間,中國船舶(SH600150)、中國重工(SH601989)發布 2025 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中國船舶的預計凈利潤規模高于中國重工,中國重工的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則快于中國船舶。
具體來看,2025 年上半年,中國船舶預計歸母凈利潤為 28 億元至 31 億元,同比增加 98.25% 至 119.49%,中國重工上半年預計歸母凈利潤為 15 億元至 18 億元,同比增長 181.73% 至 238.08%。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原因分別包括交付民船價格提高、交付民船數量增長等。
兩 " 船 " 合并,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船舶表示,船舶行業整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公司手持訂單結構升級優化。中國船舶報告期(今年上半年)內交付的民品船舶價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當,營業毛利同比增加。此外,中國船舶聯營企業的經營業績持續改善。
中國重工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把握船舶行業發展態勢,進一步發揮主建船型批量建造優勢,強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并著力提升效率效益,交付的民船產品數量大幅增加。公司營業收入因此相應增長,經營業績同比明顯提升。
7 月 1 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高效協同。7 月 4 日,中國船舶吸收合并中國重工重大重組事項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議通過,待中國證監會簽發注冊批文,并由上交所完成發行上市安排后,即可正式實施。
A 股造船龍頭 " 合體 " 在即,中船集團旗下兩大船舶總裝核心上市平臺將如何引領船舶工業實現轉型升級?
中國船舶曾在 5 月 20 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通過核心資產及業務的專業化整合,加上技術、人員、生產能力、客戶、品牌、供應鏈等核心資源的協調,中國船舶將吸納中國重工旗下的大連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優質資產,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
布局深海科技產業開拓利潤增長點
目前,中國船舶在手訂單已排期至 2029 年,公司將努力提高生產效率,爭取早交船、多交船。
當前,全球船舶行業正處在大周期的上升階段,船舶老齡化趨勢持續推動船舶更替需求擴大。在綠色低碳的大背景下,老舊船型的更替進程進一步加快。中國船舶表示,交船任務明顯增加、生產邁入提速發力期,這對公司管理運行、生產資源整合統籌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將通過不斷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船舶交付總量、降低船舶制造成本,努力實現更大效益。
2025 年,中國船舶的經營目標為完成營業收入 805 億元,具體來說,包括實現民品造船完工 89 艘、修船完工 270 艘,實現應用產業產值 16.10 億元。
在造船方面,公司介紹,當前市場的訂單需求擴張,主要集中在技術門檻高的大型 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VLCC(超大型原油運輸船)等船型。
此外,中國船舶還表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深海科技將催生探測、通信、裝備、材料及服務等方面的新需求。其中,與船舶行業緊密相關的深海裝備具有典型的高技術、高附加值屬性。公司將布局深海科技產業,進一步增強深海裝備研制能力,促進產業創新協同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