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冰冰
編輯 | 阿至
36 氪獲悉,海寧云荒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荒新材」)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毅達資本,資金主要用于補充公司現金流及客戶市場開拓。
「云荒新材」成立于 2022 年,是一家專注于高端電子漿料研發與生產的新興科技企業,致力于打破國外巨頭在電子功能材料領域的壟斷。近兩年,「云荒新材」重點投入產品研發和客戶測試工作中,研發產品近 60 個,覆蓋片式電阻、鉭電容、射頻器件以及厚膜集成電路等方面應用場景。
目前,「云荒新材」已經在主要片式電子元器件應用的全球前列的客戶群里,形成批量供應,2024 年底開始形成大規模客戶群供貨。2025 年上半年實現千萬級銷售,加速商業化進程。
一、從市場需求出發,目標國產替代
電子漿料作為電子制造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是由功能粉體(金屬 / 陶瓷顆粒等)、有機載體(樹脂 / 溶劑)、無機粘結劑(無機氧化物 / 玻璃粉等)組成的膏狀復合材料,通過絲網印刷、輥涂等工藝附著于基板,經燒結形成具有導電、介電或電阻功能的核心層,廣泛應用于電子元器件、射頻通信、半導體電子封裝等產業,關系到 AI、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物聯網設備等終端產品創新。
不同于科研創業者先在實驗室做技術創新、再推向市場拓展客戶的發展路徑,「云荒新材」從最開始就將產品定位為解決客戶實際問題。
" 我們核心團隊十幾年一直在電子漿料行業,跟這個行業的很多客戶打過交道,所以非常清楚目前整個市場上客戶碰到的重點問題是什么,以及美系、日系等國外主流供應商的產品實際問題是什么。"「云荒新材」創始人蔡良敏舉例,在電子元器件板塊,「云荒新材」解決了傳統供應商抗靜電偏差、溫度系數偏負等問題,其產品的抗靜電能力、負載能力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證了客戶生產的高良率。" 我們在沒有丟失原有基礎技術性能的同時,還提升了其他過去薄弱的環節。"
產品性能之外,響應速度是市場的另一大痛點。蔡良敏介紹,主流供應商都比較強勢,通常從客戶需求提出到內部研討完成要數月時間,響應速度比較慢。「云荒新材」構建了快速響應機制:客戶訴求提出至樣品交付僅需 2-3 周,基于反饋,產品迭代周期壓縮至 1-2 周,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
" 不像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這些終端產品供應商擁有成百上千的客戶群體,整個全球主流的被動元器件生產廠商集中在四五十家,解決客戶核心痛點是切入高度集中市場最快捷的突破口。" 蔡良敏介紹,「云荒新材」將以中高端市場為主,目標是美系、日系供應商的替代,加速高端電子漿料的國產替代進程。
二、從原材料到產品體系,構建技術壁壘
國產替代并非易事,從場景用途來看,光伏銀漿等電子漿料國產化程度已經很高,但車規級片式電阻、鉭電容、MLCC、射頻通信等應用的高端電子漿料國產化率普遍不足 10%,蔡良敏分析,其技術壁壘體現在三大層面:
產品體系復雜性:體系化的產品研發對元器件專用高端電子漿料十分重要。以片式電阻為例,需構建包含十余款產品的兼容適配體系,全系列通過客戶端驗證方可批量導入。每個片式電子元器件應用領域都需要以單個應用為基礎構建不同體系,其復雜程度遠超傳統光伏領域,這是電子元件行業體系的差異性與復雜性。
配方設計高壁壘:配方設計需要考慮多種貴金屬粉體的粒徑選型、表面包覆、貴金屬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后處理,基于燒結以及功能性要求搭配多種無機玻璃粉以及氧化物,同時兼顧考慮有機體系的設計來適應客戶端制程工藝要求,任何的設計偏差都可能帶來產品性能的變化,配方的研發設計壁壘極高。
分散工藝技術瓶頸:電子漿料的分散對材料加料順序、粉體預混的要求十分嚴苛,工藝參數也極為敏感。原材料選型中會使用高比表面積納米級的鈀粉、銀鈀粉、釕粉和亞微米級銀粉等,而這些小粒徑粉體極易在分散中形成造粒或者團聚,需要實現 50-100 公斤大批次生產中的粉體均勻分散,同時在高能的分散過程中不破壞粉體形態,才能保證整體產品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行業中還有很多未被公開的工藝細節,需要在行業有長期積累的團隊在經驗的基礎上創新。" 公司并非簡單延用過去的傳統工藝流程與技術,而是通過自研創新技術實現降本增效的實質性突破。" 蔡良敏總結道。
客戶拓展方面,經過一年半到兩年的客戶驗證,「云荒新材」已經和行業頭部客戶產生合作,開始批量供應,目前正式產生金額交易的客戶共 9 家,更多客戶持續導入中。2025 年上半年,銷售訂單超千萬,蔡良敏預計,隨著理論驗證完成,客戶導入加速,今年業務量將達到數千萬規模。
按規劃,「云荒新材」將逐步完善片式電阻、鉭電容、射頻領域的特殊應用解決方案,同步推進片式電感、厚膜集成電路、MLCC 等領域的產品布局,預計 3-5 年內實現電阻、電容、電感三大核心業務的全面覆蓋。
36 氪未來產業
「36 氪未來產業」持續關注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尋求報道可郵箱聯系 wangfengzhi@36kr.com 或掃碼聯系作者。
此外,今年 36 氪正式推出《36 氪企業投資指南內參》,依托在經濟圈產業群、區域重點推進規劃與招商領域的深厚積累,36 氪通過提供深入詳細、更為及時、獨家專有的全面信息服務,為政府部門提供高效、精準的產業項目內參;助力項目方匹配產業資金、鏈接關鍵人脈、快速融入新的產業生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36 氪未來產業 ",作者:張冰冰,阿至,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