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硅星人 剛剛

      全景相機 DJI Osmo 360:大疆的新“電子茅臺”?

      2018 年,大疆推出的 Osmo Pocket 3 系列,用一臺可以裝進口袋的三軸云臺相機,讓 " 人人都是 Vlogger" 的趨勢徹底爆發。當時短視頻時代興起,越來越多普通用戶第一次擁有了穩定、畫質過硬、便攜性極強的個人拍攝設備,內容創作的門檻從此被拉低。

      一人一機,隨時隨地記錄生活,大疆用一款產品重新定義了視頻分享的門檻。那種 " 人人都是導演 " 的時代氛圍,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也是從那時開始,大疆的影像產品正式進入普通用戶們的視野,從無人機到影像,"DJI" 從一個品牌漸漸成為了一種潮流符號:它似乎象征著一種 " 用科技品味賦能表達 " 的生活方式。一機難求的場景更讓 Osmo Pocket 3 系列曾被稱為 " 電子茅臺 ",在社交平臺上擁有極高熱度,排隊不止,供不應求。

      時間來到 2025 年,大疆首次將目光投向全景相機市場,并發布了全新 8K 超旗艦畫質全景相機 DJI Osmo 360。全新方形高動態影像傳感器專為全景相機設計,在實現傳統 1 英寸傳感器的全景像場的基礎上,顯著增強畫質表現,支持拍攝原生 8K 全景視頻,還有效降低功耗,并實現機身的極致輕巧化,助力用戶在騎行、滑雪、潛水、日常旅行等各類戶外場景中自由創作。

      有趣的是,這一產品的熱度同樣從社交平臺先燃起來:預售期間,短視頻平臺的開箱與試用視頻頻頻刷屏,在部分有國補的地區,其價格優勢讓討論熱度進一步攀升。DJI Osmo 360 的發布甚至一度引發競品們的快速調價。

      這一次,大疆又要用自己的標準開辟一個此前并未涉足的全新賽道。

      硅星人也提到收到了 DJI Osmo 360,以及和 Osmo 360 的產品團隊進行了一些交流。全景相機并不算什么新鮮事物了,也并非大疆首創,但在這個時間點推出 Osmo 360,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在這里,我們也希望著重去理解清楚 DJI Osmo 360 的產品理念、技術創新和競爭策略。

      后來者大疆的新定義

      全景相機并非新鮮事物。上一次我使用全景相機還是 GoPro Max,最早可能還要追溯到理光的 THETA。甚至近年來從 GoPro Max 到 Insta360,市場上早已有不少玩家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大疆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入局全景相機市場?答案就藏在 Osmo 360 那顆獨特的 " 定制方形傳感器 " 里。

      在專業的影像領域,全景影像是一個小眾品類,我能想到的還是幾年前 VR 時代的諾基亞 OZO。這幾年,隨著用戶和產品的迭代,全景影像也主要集中在極限運動愛好者和部分自媒體創作者,產品形態多偏向 " 玩具化 "。究其原因,畫質在剪切后不夠清晰,體驗在編輯的過程中不夠友好,和生態使用的配合并沒有很完善的三重短板,阻礙它進入更廣泛的主流市場。

      在產品經理技術分享中,他們坦言,過去 3-4 年,總有用戶問我們什么時候出全景相機。這種呼聲背后,反映的是用戶對高畫質全景影像的渴望。原因在于,全景相機確實有其獨特優勢——它能在沒有人跟拍的情況下解決第三視角拍攝問題,提供獨特的超廣角視野,這對運動拍攝來說是革命性的。

      而且需求也開始發生變化。記錄旅行、戶外運動、沉浸式體驗的趨勢正從單一平面向一體空間化的趨勢延伸,用戶往往也期待一臺設備覆蓋更多場景——既能滑雪時拍第一視角,又能在城市夜景或旅行風光中捕捉完整空間感。既可以拍前,也可以拍后,甚至可以拍上和拍下,畫面最好足夠好。這不僅是極客玩家的興趣,也逐步成為普通創作者的訴求。

      所以,市面上的傳統全景相機的最大痛點也很明顯了:畫質不夠好。

      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傳統 CMOS 傳感器的設計。

      產品團隊告訴我們,為了控制成本和加快產品迭代,市面上的傳感器都是 4000 × 3000 像素的長方形排列,這種源自手機和傳統相機的設計,我們在使用使用手機拍攝時一般會得到一個 " 橫向 4:3" 的畫面。但在全景拍攝時,鏡頭只能覆蓋中間 3000 × 3000 像素的正方形區域,大量像素被浪費。

      這帶來了兩個壞處:兩個鏡頭合起來最多只能得到 5.7K 的全景視頻,而當你把它裁切到傳統相機視角時,實際分辨率只有 1080P,甚至更低。而全景成像實際只覆蓋傳感器中央的圓形區域,兩側近四分之一的面積雖然不參與成像,卻依然帶來額外的體積、功耗和發熱負擔。

      這種行業習以為常的延續路徑,本質上是在開發效率與成本之間的妥協選擇。但大疆選擇了一條更難走的路:既然無效區域對成像毫無貢獻,為什么不從根本上解決傳感器的設計?

      " 我們需要的是一顆能滿足全景影像需求的 CMOS。" 產品團隊說道。于是,大疆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定制一顆專門為全景相機設計的方形傳感器。

      但這也并非是直接切割那么簡單。

      Osmo 360 上搭載的這顆 4000 × 4000 像素的方形傳感器,單像素尺寸達到 2.4 μ m,成像面積與傳統一英寸傳感器作為全景使用時的面積相當,利用率提升了 25%。可以發現,研發團隊重新設計了像素分配邏輯,將高度方向的像素數從傳統的 3000 個重新規劃為 4000 個。配合 13.5 擋動態范圍和 f/1.9 大光圈,Osmo 360 成為業界首款支持原生 8K 全景錄制的相機,無論是日落時的高動態場景,還是城市夜景的暗光環境,都能完整保留細節層次。

      好處也還有一些。在保證一英寸有效像場的基礎上,傳感器利用率不光提升了,還釋放了體積、重量和功耗的優化空間。

      大疆的這種做法讓我想到,當年大疆為無人機定制飛控芯片。這次他們又為全景相機重新設計了傳感器。這種從底層技術開始的創新,也許正是大疆產品總能在同質化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一機全能:Osmo 360 到底如何?

      好了,定制的傳感器有了。前面提到,它保證了技術底層的優越性,也釋放了體積和重量的優化空間。

      所以,Osmo 360 實際上是一個 " 矮胖 " 型的產品。拿到 Osmo 360 的第一感受是:它 183 克的重量,確實比預想中輕上不少。

      它略顯方正的外形設計看起來很 " 敦實 ",比長條看起來更可靠——但這并非只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功能性考慮。

      比如我會使用它去做頭盔下巴視角,我可以剛好把它放在下面,而且不擋視野。實際使用下,這種略矮的方形設計,實際上更適合運動場景的穿戴使用,重心更穩定,不會有 " 頭重腳輕 " 的感覺。

      在實際使用中,Osmo 360 展現出了 " 一機全能 " 的特質。作為全景相機,它能拍攝 8K/50fps 的超高規格全景視頻——這個參數甚至超越了市面上大部分旗艦手機和運動相機。13.5 擋的高動態范圍讓它在日出日落等大光比場景下也能呈現清晰的畫面細節。

      左側按鍵錄制,右側按鍵快速切換鏡頭

      通過單鏡頭模式,Osmo 360 可以變身為一臺超廣角運動相機,支持最高 5K 60fps 模式拍攝,4K/120fps 的極慢動作拍攝。并可以開啟 Action 系列同款的超級增穩和專屬的極廣角模式,焦距最短可以來到 6mm。前后鏡頭可以無縫切換,不中斷錄制,實際使用的時候也很簡單,點擊就可以切換。這意味著你可以在記錄自己的同時,隨時切換到記錄前方的風景或朋友。

      比如這幾天我用它嘗試去拍了一些單鏡頭的場景,包含日間、夜景和一些強對光的場景,可以直接看下它的畫質表現:

      (App 輸出為 4K,網站上傳經壓縮)

      除去單鏡頭模式,全景視頻的另外一大好處是,極大的豐富了我們這些個人內容創作者的便利程度:

      無需他人跟拍,單人就能完成前后雙向的動態捕捉;

      相機可以固定架設,拍攝后通過軟件自動追蹤、智能剪輯,實現類似 " 第三人稱追拍 " 的效果;

      在同一段素材里,后期可以隨意選擇視角和構圖,極大減少了重拍和多機位布置的需求。 這種 " 一個人拍出多機位效果 " 的特性,降低了創作門檻,讓普通用戶也能產出專業級 " 追蹤汽車 " 這樣的鏡頭,成為全景影像走向主流的關鍵驅動力

      小行星模式

      這些全景相機通用的功能不再贅述。在軟件層面,桌面端新推出的 DJI Studio 和移動端的 DJI Mimo 共同支持全景視頻編輯全流程。智能追蹤功能可以自動鎖定人物、車輛、寵物等主體,大大簡化了后期制作的復雜度。體感取景功能更是讓全景視頻剪輯變得直觀——只需輕移手機,就能快速鎖定理想視角。

      Mimo 編輯畫面

      對于已經習慣大疆生態的用戶來說,這種 " 即拍即用 " 的閉環體驗延續了其一貫的口碑優勢。

      比如 Mimo 中也內置了智能跟蹤,它可以智能識別畫面里面的主體,并實現對主視角的智能跟蹤,大幅提升了便利性。

      Mimo 基礎的剪輯和操作也非常流暢,更多是針對 " 初級 " 用戶進行設計,和很多其他 App 的功能類似,通過關鍵幀選取屏幕和滑動視頻來進行全景視頻的快速剪輯。

      gif 經過壓縮

      一段時間使用下來,給我們的一個明顯感受:過去全景相機往往被當作 " 極客設備 ",而 Osmo 360 有望成為一臺真正可取代多機位的主力相機,它的軟件生態,甚至是服務給與了對普通創作者的加持,這意味著拍攝門檻進一步降低——只要一根自拍桿,就能獲得跟拍團隊才能完成的復雜鏡頭。

      為什么選擇大疆?

      如果僅僅是硬件參數的提升,Osmo 360 可能尚不足以成為 " 現象級 " 產品。真正讓它與眾不同的,是背后完整的 DJI 生態體系。

      Osmo 360 支持 OsmoAudio 雙麥克風直連,可以同時連接 2 個 DJI 麥克風發射器,無需接收器就能實現高質量收音。這種無縫的設備互聯,正是蘋果生態讓用戶 " 上癮 " 的原因。

      Osmo 360 的電池也與 Action 系列完全通用,這意味著如果你已經是 Action 用戶,升級成本會大大降低。快拆系統同樣兼容 Action 系列配件,1/4 螺紋接口又能兼容市面上所有全景配件。這種 " 向下兼容 " 的設計,可以說大疆對老用戶投資保護做得相當到位。

      在色彩科學方面,Osmo 360 全規格支持 10-bit 色深,D-Log M 模式提供了廣闊的后期調色空間。對于專業創作者來說,這意味著它能很好地與其他專業設備進行色彩匹配,不會因為畫質或色彩差異而成為 " 拖后腿 " 的設備。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現象:Android 手機往往會率先搭載很多新功能,但行業內外的人都在等蘋果什么時候跟進這些功能。為什么?因為大家相信蘋果會把硬件、軟件和生態的配合打造得更完美。

      這也是我們想強調的另外一個觀點:大疆在影像設備領域似乎也有著類似的地位。

      雖然全景相機市場已經有不少玩家,但當大疆入局時,人們期待的不僅僅是參數的提升,更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從硬件設計到軟件優化,從配件生態到后期工作流,大疆有能力將這些環節都打通,提供一站式的創作體驗。

      過去幾年,全景視頻內容創作一直受限于設備成本高、操作復雜、畫質不夠等問題。而隨著設備的小型化、畫質的提升和操作的簡化,給與了全景影像從小眾走向大眾的空間。

      似乎也能在大疆的定價上考慮到這層維度,大疆也在探索新的可能性。DJI Osmo 360 標準套裝售價 2999 元,暢拍套裝 3799 元(部分地區還可疊加國補),這個價格也一度引發了競品創始人 " 下場 ",甚至開啟了統一調價。

      大疆還同步推出了 DJI Care 隨心換保障計劃,在周邊的一些目標用戶心中,大疆的服務和售后系統似乎被認為是一個長期優勢。從產品重新定義到內容生態的建設,再到完善的售后服務,大疆正在構建一個圍繞全景影像的完整商業閉環。

      回到最初的問題:DJI Osmo 360 會成為下一個 " 電子茅臺 " 嗎?

      從天空到地面,從平面內容到沉浸式視頻,大疆又在打造一個新的場景需求。也許,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就像十年前很少有人能預料到短視頻會如此普及一樣。

      對于大疆來說,它的意義可能不僅是第一臺全景相機,但很可能是第一臺真正適合大眾用戶的全景相機。

      相關標簽
      硅星人

      硅星人

      硅是創造未來的基礎,歡迎登陸硅星球。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亚洲国产一区国产亚洲|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色一乱一伦一区一直爽|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久久|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韩国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