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雪
編輯:彭孝秋
硬氪獲悉,「微光啟航」近期完成數千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系北方某產業機構,并對「微光啟航」提供長期戰略支持。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組建團隊和加速核心技術落地。
「微光啟航」成立于 2025 年 3 月,自主研發的 WG-1 微光一號中型液體復用運載火箭,為全球首款融合 " 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動力 + 碳纖維復合材料 + 液氧甲烷 " 核心技術的運載火箭,同時也是國內首款全碳纖維復合材料火箭。
據了解,微光啟航核心團隊擁有多年運載火箭 / 導彈領域從業經驗,由專業火箭總師、發動機總師等多位 " 實戰派 " 國家級研究員領銜,團隊組合及產品頂層設計整體形成了設計端、材料端、制造端、發射端的閉環。團隊累計研制并完成了 50 多種重點型號的飛行試驗。微光啟航創始人兼 CEO 高歡則為原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裝項目負責人、火箭總裝工藝技術 / 技能專家。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產值的年復合增長率達 22.9%,預計該產業在 2025 年產值達 2.8 萬億元。此外,賽迪研究院此前發布的報告也表示,中國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實現快速發展,并有望在 " 十五五 " 末或 " 十六五 " 時期迎來成熟期。
" 大航天時代已經來了。" 高歡表示,太空資源以 " 先到先得 " 為原則,全球各國在抓緊布局商業航天領域,并陸續出臺各項支持政策,搶占太空資源已經進入到緊張的全球競爭階段。高歡認為運載火箭已經不僅僅是通往太空的交通工具,它將成為太空經濟的 " 摩爾定律 " 載體,成本每下降一個數量級,將解鎖 10 倍的應用場景。
例如,SpaceX 通過火箭回收復用技術降低了獵鷹 9 號火箭使用成本,解鎖了星鏈通信場景,SpaceX 的星鏈(Starlink)全球用戶規模已突破 600 萬,其中 2024 年營收已經高達 82 億美元。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載火箭使 SpaceX 構建了由物理層到太空應用層的天地往返閉環生態系統,并形成商業閉環。在太空經濟的初期,火箭以太空送貨這一基本物理應用為出發點,而最終將成為解鎖太空貿易的核心鑰匙。
對于太空經濟初期的市場而言,運載火箭以發射服務為主,全球各國規劃出的星座陸續涌現,目前衛星多、火箭少,全球運載火箭的運力嚴重不足。高歡向硬氪分析,目前還存在三大核心痛點:一是同質化內卷競爭激烈,技術路線單一,缺乏核心技術突破;二是高成本低效率,公斤發射成本高,投入產出失衡;三是無法滿足多元化的商業需求。
因此,微光啟航的解決方案是,回歸第一性設計原理,聚焦突破高性能發動機與輕量化結構技術,解決如何用 " 最小質量代價換取最大速度增量,以達到將每公斤物質加速到 7.9 公里每秒 " 這一本質問題,并采取先進制造技術(3D 打印,計算工程等)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功能和優化設計制造方案,通過提高運載效率降低火箭綜合成本的根本目標。在大航天時代的背景下,火箭成本下降將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由萬元到千元每公斤的時代也終會來臨。
高歡表示,微光啟航自主研發的華光一號發動機,是國內第一個、全球第三個采用的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液氧甲烷發動機,該發動機燃料燃燒效率可達 99% 以上、將提升火箭運載能力 30%。
此外,從材料上來看,與傳統火箭常用的不銹鋼、鋁合金不同,微光啟航在國內首次創新碳纖維技術應用,該材料可覆蓋火箭 90% 結構,幫助火箭運載能力提升 10%、經濟效益提升 25%。
" 在總體設計中,結構減重是核心戰場,尤其對于上面級,每一公斤減重都直接轉化為一公斤寶貴的有效載荷。材料選擇沒有最好,只有最優,對于微光一號中型運載火箭來說,輕量化碳纖維復合材料有可能是最優解。" 高歡稱。
高歡進一步介紹,微光啟航通過采用改性高性能低溫環氧樹脂及先進碳纖維材料,已成功完成 1.4 米和 3.35 米直徑碳纖維貯箱的制造及嚴苛低溫特性測試,關鍵指標(液氧相容性、低溫密封性、蒸發量等)均滿足設計要求。未來,微光啟航將持續推進 3.8 米直徑碳纖維貯箱及部段的工程研制與制造,全力填補碳纖維復合材料在國內中型液體運載火箭上大規模應用的空白。
" 我們回到了火箭的第一性原理,來重新設計火箭高效的動力系統以及輕量化的結構。提升火箭的單位運載能力,并通過 3D 打印、自動鋪絲等增材制造工藝提升制造效率,降低綜合制造成本。因此,我們的火箭在一次性使用下,預計未來單公斤入軌成本將降低到 2 萬元以下,回收復用成本在 5000 元以下,綜合成本則降低 50%。" 高歡稱。
硬氪了解到,目前微光一號火箭的研制工作還在有序推進當中,已完成貯箱樣機制造、水壓試驗、密封試驗、液氧試驗、低溫密封、打壓試驗等工作,發動機已完成總體方案設計及多次方案迭代,在年底將進行華光一號發動機半系統試車,驗證發動機核心技術。高歡透露,微光一號火箭計劃在 2028 年進行首飛,并在 2030 年實現回收復用。
投資方觀點:
北方某產業機構表示:我們堅定地認可 " 大航天時代 " 的發展機會,也非常關注基于新一代技術平臺所帶來的顛覆性變化,微光啟航團隊有著深厚的技術背景同時也具備革命性的創新能力,這樣的團隊是非常少見的,且在技術路線與產品規劃上符合發展趨勢,很榮幸可以參與到微光啟航天使輪投資,更期待公司技術產品上面的持續突破,為中國航天事業添磚加瓦。